碧痕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碧痕鎮位于晴隆縣城西南面,距縣城28公里,東面與雞場鎮、大廠鎮接壤,南面緊靠大廠,北抵沙子鎮,西面與普安縣接壤。全鎮總面積97.14平方公里,人口2.12萬人,轄4個行政村,66個村民組,居住有漢、苗、黎、彝、布依、蒙古等民族。
該鎮資源豐富,有天然的溶洞2000多處可開發作旅遊景點的有300多處。[1]
氣候條件
屬溫涼濕潤的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光能資源較好,年均日照時數1462小時,全年總輻射量為103.26千米/cm,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4°C,總降水量在1500-1650毫米之間,無霜期約320天。資源:煤、金、銻等礦產資源。
建制沿革
明代初葉,碧痕鎮為安南衛在南部設置的三營五寨之一的必黑寨,為隴姓土司的領地。清代曾一度在該地設營駐兵,稱必黑營。該營都司為討吉利,以必黑二字的諧音,取碧玉無痕、淨潔無瑕之意,謂之碧痕營,碧痕一名始定,隸屬安仁里。民國初年,這裡的建制尋廢。
1932年3月,縣始作行政區劃為6區1鎮10鄉,設置碧痕鄉,屬第五區轄,區公所駐碧痕營。
1941年調整行政區劃,碧痕鄉為第三區轄。
1950年4月2日成立晴隆縣人民政府,隨即調整行政區劃為3區1鎮10鄉,碧痕鄉隸屬第一區。
1958年改設碧痕管理區,1963年撤管理區設碧痕人民公公社,隸屬碧痕區。
1984年取消人民公社稱謂,復置碧痕鄉,仍隸碧痕區。
1991年撤區並鄉建鎮,將箐口鄉與碧痕鄉合併建碧痕鎮,鎮人民政府駐碧痕營。[2]
自然概況
碧痕鎮還蘊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主要的幾種有煤、銻、金、銅、鐵等)。這些礦產資源還有待開發,該鎮農戶的整體生活水平偏低,據2003年統計資料顯示,全鎮人口年終收入低於425元以下有2.04萬人,年均人收入低於625元以下有8310餘人,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60%,因此,為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使該鎮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接軌,不僅要加強農民的科學技術提高全民素質,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還要靠其他各行各業的發展、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吸納大量的科技人才、爭取多方的支持,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開發蘊藏的礦產資源,發展農、林、牧、漁業,作為增加經濟收入,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一條渠道。
經濟發展
2021年4月28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財政部"2021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旅遊景點
烈士陵園
碧痕鎮烈士陵園1950年縣剛解放,境內匪風極甚。3月20日,匪首張明才、唐順甫糾集潰敗的"西南野戰軍獨立師"殘匪約1200人,從四面向碧痕進攻。駐守碧痕的人民解放軍49師145團1營的一個排戰士,會同一個中隊的民兵當即應戰。下午4時許,在普安開會的1營教導員程金滿獲悉碧痕被匪眾圍攻的情況後,經49師師長兼興仁軍分區司令員汪家道同意,即率一偵察排從普安乘車馳援碧痕。6時趕到碧痕,立即展開反擊,殲匪30多人,匪眾不支,愴惶潰逃。取得了碧痕保衛戰的勝利。6月7日,碧痕鄉人民政府鄉長李奠邦、公安助理員焦文新(解放軍戰士)、通信員余國清(蓮城人),率民兵30餘名到地久一帶徵糧,途經箐口樹戛村,不料被百餘名土匪伏擊。李奠邦、焦文新和余國清因掩護其他戰友撤退,身負重傷後被俘。土匪對李奠邦三人大施酷刑,但李奠邦三人寧死不屈,終被土匪殘酷折磨後殺害。李奠邦、焦文新、余國清三烈士,被安葬在縣烈士陵園。三人的英勇事跡,一直在人民群眾中傳頌。鎮南隅建有烈士陵園,安葬有在縣南部剿匪戰鬥中犧牲的部分烈士。
仙人橋景點
位於二望坪西側溝塹之端,岩石上的小溪常年淘蝕,形成一塊巨大的石穹,長約30米,寬約35米,下部空間高約4米,面向溝塹方向敞開。石窩中央溪流端頭形成一約3米直徑的開窗,溪水由此下注成瀑,瀑下成潭,潭水漫出跌入谷中往下遠去。彎頂岩石表現平坦如礁,與溪畔草原相接,形成鬼釜神工的奇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