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磨山之光(王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磨山之光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磨山之光》中国当代作家王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磨山之光

1

与磨山结缘,是1992年的春天,我认识了他,那个与我共度一生的人。磨山是他家乡的山。

出生在湖区的我,与他相识之前,没见过真正的山,对他常挂在嘴边的磨山,竟有种种向往,磨山的风景真的很美吗?

终于见到了磨山,在那年仲夏,我去了他父母的家。父母的家在王店镇政府院内,出门经过一条长长的街,街的那头,是火车站,穿过铁路涵洞,便到磨山脚下。

磨山不高,海拔仅百余米。记得那次,我们从山北而上,那里山势较为平坦。放眼望去,磨山山石裸露,灰褐色的土层,显得单薄而贫瘠,山头光溜溜的,草木不多。上得山来,从北至南,走过一遭,来回不过半个时辰。山上除了镇电站一间破旧的房子,南端的林木稍微浓密外,没什么特别的风景。所见之处,残石碎片,坑坑洼洼,积水成凼,水中还漂着细密的绿苔。生活垃圾,到处散落,简直惨不忍睹;几个面色苍老的石匠,手执器具,不停地在石块上敲打,那叮叮当当的声音,在风中飘荡,格外震耳……这就是他常念叨的磨山吗?没有奇花,没有异草,我心中有些许的失望。

真正认识磨山,感受其美,是几年后。那时,我和爱人已从孝感调回孝昌工作,离磨山近了。一天,喜欢民俗风情的父亲,拿着他写的一首诗,让我帮他润色,说是县里要编撰《孝昌风情》,他想撰稿。父亲的诗云:

一里三庙古迹多,玉皇阁下打儿窝。

百冲汇集千口堰,十八滚桥贤人坡。

商周台子书声朗,春水玉塘荡碧波。

西造仙境千秋业,东架长虹万民歌。

——《王店磨山八景》

磨山有八景,我怎么没发现呢?父亲说,磨山之景,在其历史,在其文化。它的美,蕴含在八句诗中。原来,事物之美,并非表象,就像一个人穿着华丽,没有内涵,徒有其表。我为先前对磨山浅薄的印象汗颜。

喜欢地域文化的我,对磨山产生浓厚的兴趣。读着父亲的诗句,十多年来,我不停地探访、挖掘、研究,寻觅磨山的风情和韵律。我发现,磨山之光,照拂在悠悠岁月里。

2

磨山之光,在其神奇。千百年来,磨山之境,流传甚多传说,“秦始皇赶南山塞北海”为其中之一,虽是传说,却让人无限臆想,这儿曾是一片水域吗?或许是,或许不是,抑或远古时期的地壳运动,让一片汪洋变成了山陵。大自然真是奇妙,竟然在这个地方,长出无数块石头,石块摞积成山,便有“摞山”之名。摞山的石头为黄砂岩,石质坚硬,花纹秀美,为上好的石材。就如世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一样,十万块石头中,没有相同的花纹,这是大自然馈赠的宝。

不知何年何月,摞山有了烟火气。周围的人,用摞山石打造各种生产生活器具,最为神奇的是石磨,“磨出的面粉白细,磨出的豆腐白嫩,磨出的大米晶莹。”石磨畅销大江南北,千古不衰。因磨闻名,不知不觉中,“摞山”易名为“磨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八仙是否来过,不得而知,真有“八仙地”之名,在磨山对面。传说最早来磨山的“大人物”,是楚国皇室熊驿的曾孙熊鄂。熊鄂喜欢云游,某年春天,他乘着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从古城荆州出发,一路游历名胜古迹,待他游到孝感磨山时,被一片碧翠的山林和浓郁的花香吸引,觉得这儿是风水宝地。于是,他从荆州移居磨山。

《康熙孝感县志》记载:“磨山,距邑九十里,楚蒙谷不受爵禄,自弃于磨山之中。磨城,子胥所筑,盖以此山名城也。”史料为证,蒙谷曾隐居孝感磨山,亘古千年的磨城为伍子胥所建。蒙谷何许人也?他是春秋末年楚国的士大夫。吴人攻入楚都郢,蒙谷冒死抢出楚国法律大典,后来楚国打败吴国,他把这部大典献给了楚昭王,使楚国大治。史秋其功,“与存国担若”。楚昭王论功行赏,蒙谷却不愿受封,一走了之。伍子胥亦为楚国士大夫,至于为何在磨山筑城,史书没有记载。正是有了这些“贵人”,磨山才更有灵气,更为敦厚,才有了台子湖殷商文化遗址,有了千口堰天子坟的传说,有了“一里三庙”袅袅千年的香烟……

3

磨山,不仅迸发神奇之光,还闪耀红色之光。那光,霞彩四射,彪炳千秋。还记得70多年前的那场战役吗?

1946年的7月1日(农历6月初3),一支由王树声和刘昌毅率领的中原突围南路军,经过5天的迂回行军,1万余名将士匍匐在王家店磨山以南,卫家店邹湖以北,平汉铁路以东的山林中。上午8点左右,天空乌云密布,突降暴雨。随着王树声的一声令下,勇士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国民党66军13师37团和38团的碉堡发动猛攻。血与火的较量,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南路军血战竟日,于当天下午1点,成功冲破了国民党的“立体封锁线”。

这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之战,不仅实现了中原大军转移最关键一步,而且调动牵制了大量的敌军,在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上,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是两年之后的一场遭遇战,让当时身为刘邓大军6纵18旅旅长的肖永银懊悔一生。那是1948年的1月16日,18旅为了摆脱国民党第28师的追剿,行至王家店磨山边时,肖永银看见战士们都很疲惫,决定在这个地方休整一晚再走。他在王家店的东南北三面都有布兵防守,唯独西面是来路,故未布兵。哪晓得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同一天,从河南罗山插过来的国民党,由胡琏整编的第11师也到达王家店。敌军派了一支便衣侦察队,摸清了18旅的的防守情况后,果断地向他们发动进攻。因西面没有防守,敌军很快进入王家店街上。肖永银听到了枪声,他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于是从南边抽了一个连去西边阻击。但是北边、南边和东面枪声大作,敌军的大部队压了上来,更糟糕的是,驻扎在王家店街上的直属队,因没有枪支,已被敌人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要救他们,必须集中兵力发起冲锋,可是这样,将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位号称“横扫八百里”的将领,左思右想,不竟引颈长叹,他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救人法子。为了减少伤亡,他命令52团先撤,自己带着54团殿后,边战边撤,终于突围而出,而直属队的战士们,却永远沉睡在这个鄂北的小镇。

这是肖永银一生的痛,这种痛令他无法释怀。1998年,从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休的他,回到曾经败走麦城的地方,想起那些为革命献身的将士,他感慨万分,老泪纵横……

我理解肖司令的心情,因为70年后,为了探访那段历史,我走访了一名亲历者—王店镇河口村李家堰裴修敏老人。“那一年我11岁,记得那天傍晚,解放军来我们塆,各家各户都住有解放军,我家住了12人。”老人说,“多好的战士啊,哈是年轻人,一来我家就帮忙挑水,把水缸盛得满满的,还到处清扫。可是他们打完仗,住我家的只活了2人,你说惨不惨,都是爹妈养的。”我的到访,让老人开启了一段痛苦的记忆。

在磨山,还有一场惨烈的战斗,磨山村齐家楼83岁的齐步郎老人记忆犹新。那是1948年的秋收后,国民党残部厉泽成带领一个营向北逃窜,被解放军围追堵截。为了与我军对抗,厉泽成残部在磨山上修建了工事碉堡,四周拉铁丝网和垒石墙,在南华寺边筑起了南城门,还架起了三挺重机枪防守,整个磨山俨然铜墙铁壁。

那时,解放军的指挥部,设在齐家楼村民齐平波家中,因他家是革命家庭,叔叔齐步勋是烈士,叔爹齐儒柏是新四军五师的一个排长。齐步朗老人有个表哥叫汪定元,被解放军请去护理炮台,炮台架在“八仙地”的东南角,与磨山正对,相隔一里余。据汪定元当年讲,一个午后, 解放军向磨山发起总攻,但由于敌军盘踞有利地形,火力凶猛,我军伤亡很大。解放军的指挥官命令炮手向磨山南城门开炮,第一炮打偏了,第二炮打近了,误伤了很多战士;主炮手战战兢兢,准备开第三炮时,副炮手看其状态不好,说让他试试。副炮手气定神闲,一炮开发,射中目标。磨山的南城门被炸开,敌人的重机枪成了哑巴。解放军趁机吹起冲锋号,势如破竹,厉泽成瞧着大势已去,带着他的残兵败将,从磨山西边抄小路至侯寨仓皇而逃。

这场战斗,双方伤亡惨重。齐步朗老人说,曾听长辈们讲过,这样的伤亡可以避免的,因为就在那天上午,解放军在磨山的南桥边,活捉了国民党一位姓郭的班长,那人主动投诚,并央求解放军放他回磨山,说是做厉泽成的工作,放下武器,弃暗投明。可是,哪晓得这家伙假意投诚,一上磨山,他就向厉泽成说解放军根本没实力,因此,厉泽成才负隅顽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磨山经过火与血的洗礼,更加沧桑,更加凝重。随着时光的流逝,生活在磨山边的人们,渐渐忘却那些沉重的记忆,就连磨山对面的陈家塘,那个曾经掩埋无数尸骨的大坑,早已夷为平地,种上了庄稼,找不出一丝历史的印痕,唯有那11块无名战士的墓碑,伫立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他们的灵魂与磨山同在,与日月同辉。

4

再次爬上磨山,是2017年的春,应邀与一群文友采风。我们从磨山南端而上,因山林茂密,脚下似乎没有路,若不是朋友当向导,一路扒开丛草,我们不会顺利到达山顶。发电站依然还在,只是房屋废弃,新的电站建在107国道边。

站在磨山之巅,向西而望,欣欣之景,尽收眼底。山脚下,南来北往,北来南往的火车,时而飞驰在京广线上,穿境而过;远处的田野,绿的麦苗,黄的油菜。绿得葱茏,黄得纯粹,一派和美之景。

我们从南至北行走,满眼是绿,就像沐浴在天然的氧吧中,一路听清脆的鸟鸣,一路闻野金银花的清香。磨山变化真大!朋友说几年前,幸得中央下令禁止山林矿产乱伐乱采,满目疮痍的磨山,才得以喘息生养。难怪山上没有听到刺耳的叮当声,也没看到弓腰驼背的石匠……

磨山之美,不仅在于自然,还在于人文。不是么?磨山脚下的磨山村,那拙朴的村史馆,那丰藏的石艺博物馆,那开阔的石艺广场、生态广场、休闲广场,那清凌的春水塘,神秘的仙姑洞,望仙亭,连心桥,那些优美的诗词石刻………每一地,每一品,都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如此之美,无愧于那块“湖北省秀美乡村”的授牌。

从曾经有名的上访村,县里重点的贫困村,到如今祥和美丽的省级最有影响力的村庄,磨山村的变化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它益于国家乡村振兴之策,益于省市县三级精准扶贫工作队之智,益于王店镇政府领导及磨山村两委的“群众为本、生态为基、产业为要、文化为魂,以文化为统领的四位一体”之功。无疑,磨山是幸运的,磨山村也是幸运的。

5

“遥想当年枪雨急,感怀时下岫云妍。” 磨山是王店镇人民的根与魂,自古以来,散发出熠熠之光。磨山之光,庇护着它世世代代的子民,也寄托着远离家乡游子的乡愁。

如今,越来越多的,越来越远的人,知晓磨山,亲近其美。浸润在不老的时光里,磨山不老,故事弥新……

2018年9月4日

上 梁

明代官吏徐师曾,把古代建房上梁时,诵唱的《上梁文》进行了阐释,收集在其《文体明辨序说》中。文曰:“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世俗营构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面(馒头),杂物称庆,而因此犒匠人,于是匠人之长,以面抛果,而谓文以视之,其文首尾皆用俪语,而中陈之诗,诗名上句,以按四方上下,盖俗体也。”寥寥数语,生动描绘了古代建房“上梁”时的市井之像。

“上梁”之风,历史悠久,流传甚广。这种民间仪式,功用在于,祈求根基牢固,诵祝房舍平安。在鄂北孝昌北部,一直延续“上梁”民风,其过程与上文所言相似,程序更为繁复。“上梁”风俗,不仅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乡土文化的传承。今年端午节,我有幸见证了四叔家的新房上梁盛事。

“上梁”喜事,必请一位懂行的木匠师傅主持。辟邪之物,“出梁”和“喊彩”(诵上梁文)诸事,都由他亲自完成,其他人皆当配角。四叔家请的木匠师傅,是同塆的族哥道祥。道祥师傅七十余岁,精神头极好,说话声音洪亮;头发虽花白,腰却没佝偻。在村中,他算是德高望重之人,是“上梁”的老师傅,周围村庄只要有诸如此类之事,都会提着好酒上门请他,听说他儿子传承了这门技艺。

新房“上梁”前晚,须要“偎梁”。这天,亲朋好友送来鞭炮和烟花,或者礼金,以表祝贺。“偎梁”必得备梁,梁或买或借,一般为上好的材木,大小长短依在建房屋而定。

“吉”和“借”,读音相近,“吉梁”也叫“借梁”。在我乡,“借梁”其实是“偷梁”。房前屋后,丘陵山野,只要是嘉木,都有被“偷”的可能。世风之下,偷之有理,“借梁”不算偷盗行为。“借梁”一般在深夜进行,防不洁之物撞见。看中哪一方木 ,请几个精壮男人,锯断并抬回新房。若是人家栽种的树木,“借梁”的主家,都会在树兜旁搁一提篓,内置些礼品,食物或钱币,以示补偿。四叔家的梁是在山上请的,杉木长五米,半径二十公分,八个大力士,吭哧吭哧地抬回,衣服汗透得能揪出水来。

晚上,“借梁”的队伍出发,道祥师傅没闲着,忙着准备辟邪之物。他把一张大红纸对折,再对折,对折了好几次。然后用剪刀剪裁,像剪“喜”字那样,但不是喜字,剪得像一朵“花”,其手法灵巧娴熟,完全不逊女人。剪成的铺展开来,“花”又不是花,而是圆形的“汉纹”图样,寓意吉祥。道祥师傅把图样一面沾上浆糊,平铺在一个新米筛里。又剪了些红纸条和三个箭头,以备后用。

接着制作“桃弓柳箭”,即把桃枝弯成弓,柳条做成箭。知是迷信之举,聊作乡人心灵慰藉。就如每年清明,农家的大门上,插有桃枝和柳条一样。道祥师傅做好桃弓,用红纸条沾上浆糊,缠绕在桃弓上,并以红线作弦。柳箭要做三支,也用红纸条包绕箭身,把纸质箭头沾在柳头上,三支箭用七彩线固定在弓弦上,再系在筛子的背部。做好“桃弓柳箭”后,“汉纹”纸上搁一面镜子,名为“照妖镜”,同样用红线系好。立放的筛子,上方覆盖一块青布。如此这般,辟邪之物一一完备。

“出梁”是第二天清晨的活。要想借来的“梁”华丽变身,还得请道祥师傅出手。鸡鸣五遍,叫醒了勤劳的乡民。道祥师傅喝过四婶煨的骨头汤后,干劲十足,抡斧子,动刨子,三下五除二,约莫个把小时,乌黑的树皮散落一地,树干出落得光滑平整,一根灵净的大梁,展现在众人眼前。

“出梁”之后,准备“上梁”吉事。贴对联。两幅对联,爱人早已书写好。一幅“新居轩昂老少安居绵世泽,华堂迪吉子孙衍庆振家声”,贴在院落大门。一幅“吉日立柱凝百瑞,良辰上梁集千祥”,贴在上梁的两面墙壁,横批贴在大梁上。

准备“敬神”之物。一个木质长方“搁盘”,其内置一对燃起的红蜡,三柱香,“三生”(肉、鱼和米)。白花花的米,米用旧时的升子盛,满满的。米内插有三物,一为杆秤,再为米尺,另为剪刀。不知何讲究,问道祥师傅,答曰祈求富贵之意。酒是必不可少的,三杯白酒,七个糖包(也可五个)。七个意为七子团圆,五个意为五子登科。一只肥公鸡,一块红布,花生和糖果若干。

一切准备就绪,道祥师傅开始“喊彩”,一群人在旁边“和”着。他喊道:

福义天地开张(哟),

日吉主梁(啊)。

主梁主梁(哟),

听我言张(啊)。

生在哪处,长在何方(哟)?

昆仑山上么样生来么样长(啊)。

风吹木子,天降雨露生木浆(哟),

五载长起树木来(啊)。

鲁班师傅从此过(哟),

得见此木放霞光(啊)。

鲁班师傅将它伐断(哟),

倒在城寨偶遇四大金刚(啊)。

搬到沙滩上(哟),

只等五月十三龙水涨(啊)。

飘飘荡荡见佛光(哟),

过了洞庭到汉阳,

过了汉阳到孝昌(啊)。

有钱一东君(哟),

手拿银票数十两(啊)。

大苗木买了数余双(哟),

小苗木买了数余对(啊)。

请了老师傅和小少将(哟),

又请出力之士送回家乡(啊)。

老师傅请了十余对(哟),

少师傅请了几余双(啊)。

道祥师傅抑扬顿挫地唱着,每唱一句,旁观的人大声地和一句“有”字。唱完一段,楼下鞭炮声响起,甚是热闹。唱完了这段,道祥师傅拿起剪刀,戳破一只早已准备好的公鸡鸡冠,以鸡冠血祭梁。接着唱道:

手捉金鸡喜洋洋(哟),

金鸡听我说端详(啊)。

日在昆仑山上放(哟),

夜在自笼架上跳(啊)。

吃了粘米和糯米(哟),

喝了五湖四海水(啊)。

闲日无事不乱叫(哟),

只等丑时金鸡啼(啊)。

金鸡开口叫一声(哟),

敬重天上的紫薇星(啊)。

紫薇星听到金鸡叫(哟),

急忙起来坐朝廷(啊)。

金鸡开口叫二声(哟),

敬重有钱一东君(啊)。

东君听到金鸡叫(哟),

急煮神户敬良辰(啊)。

金鸡开口叫三声(哟),

敬重各位师傅们(啊)。

师傅听到金鸡叫(哟),

急忙恭贺义忠君(啊)。

金鸡开口叫四声(哟),

敬重各位近乡邻(啊)。

乡邻听到金鸡叫(哟),

起来恭贺笑哈哈(啊)。

金鸡开口叫五声(哟),

敬重各位童子们(啊)。

童子听到金鸡叫(哟),

急忙都来抢点心(包子、糖果和花生等物)。

唱完这段,道祥师傅把斟满的三杯白酒,仔细地淋在梁头、梁腰和梁尾上。以酒祭梁,酒香四溢。唱道:

东君送我一瓶酒(哟),

此酒不是凡间酒(啊)。

此酒开瓶十里香(哟),

我用此酒敬大梁(啊)。

一杯酒来祭梁头(哟),

子子孙孙做王侯(啊);

二杯酒来祭梁腰(哟),

脱了褴衫换龙袍(啊);

三杯酒来祭梁尾(哟),

发财自从今日起(啊)。

唱毕,道祥师傅把一块准备好的红布,庄严地蒙在大梁的中央,他又唱开了:

东君赐我一匹棉,

我用匹棉将梁缠。

右缠三圈出贵子,

左缠三圈中状元。

两头造的是龙和凤,

中间造的丹凤朝阳。

凤凰送来七个公子,

大公子中头名状元,

二公子是国家栋梁,

三公子是三朝元老,

四公子是四品皇堂,

五公子又是状元郎,

六公子是朝中丞相,

七公子是七品皇堂。

……

“哟”声,“啊”声,“有”声,此起彼伏,铿锵有度。唱和几段之后,上梁的仪式接近尾声。随着道祥师傅一声令下,八大金刚抬起主梁,迅速将其穿入两墙斗中。待筛子悬在主梁之上,窗外,鞭炮烟花齐鸣,响彻云霄,村落的上空,弥漫一种祥和之气。看热闹的男女老少,脸上都溢着欢乐的笑意,连空气也是香甜的。此时,道祥师傅又扯起喉咙,一边唱,一边撒花生和糖果。

东君送我一蔑箩,

蔑箩足有十满手。

一把满手撒天上,

一塆老小笑哈哈。

一把满手撒满地,

一塆老小笑嘻嘻。

……

2018年6月20日

笔架村行

要不是朋友老宋的那个招募帖,这天寒地冻的,我是不会到笔架村的。帖子实在让人心动,既可体验山村年味,又可购买无公害农产品,还能去山泉层叠的响水沟峡谷,参观新四军野战医院旧址——水口庙,这么丰盛的“宴会”,岂容错过!

这是我第二次去笔架村,前次为公干,来去匆匆,不容细细端详笔架村的美。而这次,则与朋友相约同行,赏景购物两不误。

笔架村位于孝昌县小悟乡境内,与武汉黄陂区蔡店姚家山相邻,平均海拔700余米,为本土海拔最高和人口最少的行政村。笔架村在笔架山脚下,因山形酷似笔架而得名。一般笔架有三个尖,两个岔,而笔架山却有九个尖,八个岔,故又称“九角尖”。相传,它是天上的文曲星遗落在人间的笔架,那是昆仑山神送给他的宝贝,用昆仑山的翡翠玉石雕琢而成,难怪笔架山一年四季葱郁如碧。

从县城到小悟乡青石,路平坦通畅, 可一过田山村,便崎岖盘旋,有的转弯处几乎呈九十度,驾车须谨慎才行。去时阴天,窗外空濛,天地混沌,我看不清远处的山,只觉阵阵耳鸣。记得两年前,我陪市局领导到笔架村,这里还是山石路,仅一车身宽,又无护栏。坐在车里,我不敢朝外望,心紧揪着,生怕司机慌张,掌握不好方向盘。市局开车的是一个年轻人,到达笔架村时,他说他的腿一直“弹棉花”,头上早已沁出细密的汗珠。如今的路况好多了,不仅安有绿色护栏,还劈山扩路成两车道,新修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村广场。这是扶贫工作带来的红利。

两年间,笔架村的面貌,几乎脱胎换骨。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笔架村以前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其村共有56户,248人,“八分山,两分地”,地少且贫瘠,长不起庄稼,人均收入少得可怜。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谋生,带走的不仅仅是劳力,还有村庄的生机和活力。

笔架村的民房,呈一字排开, 房前有条一米余宽的路。路的左边,是一丈多高的陡坡。先前,路边没有任何防护带,若是雨雪天,或是黑夜,人畜不慎失足,轻者破皮,重者折胳膊断腿。现在,笔架村的大路上,房屋前,由县市两级扶贫工作队,筹措资金购买了32盏太阳能路灯,一盏盏路灯,蓝白相间,站立成一道道风景,像黑夜里的阳光,不仅照亮了漆黑的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农闲时节,上了年纪的男性村民,自发组织劳动,利用房前屋后废弃的砖瓦,在路边筑起了半人高的护栏,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还有那些摇头摆尾的小生灵们,再有不怕风高夜黑了。

更具风情的,是村中的老民居。民居外观修整如新,一律白墙黛瓦,高挺的马头墙,与村前一口清澈的月塘,和村中一棵虬枝苍劲,五百岁的古银杏树相映成辉,显得古朴静雅。整个村落,背枕绿山,前抱碧水,真乃风水宝地,又如世外桃源。

更像世外桃源的,是村西的响水沟峡谷。那天,给我们当向导的,是笔架村的村干部刘主任,边走边介绍这儿的风物。他说,因为这里山高林密,生态环境好,野兽繁杂,野猪最盛,若是独自在山间行走,不甚安全,须结伴而行。在阡陌之上行走,看到田地坑坑洼洼,便知是野猪觅食苎麻的“杰作”。

离村不足一里,我们便看到一座古庙,两棵碧翠挺拔的柏树,像卫士一样伫立在庙前。古庙门楣上写着“水口庙”,庙里供奉着观音菩萨、文曲星等菩萨和神仙。刘主任说,这座庙建于明末清初 ,占地200多平方米,砖瓦结构,墙体和屋面风化严重。水口庙先前不建在这儿,也不叫“水口庙”,而叫“笔架庙”,是为了感谢文曲星对当地的恩泽和福佑而建。相传有一天,一个阴阳先生路过“笔架庙”,仔细观察“笔架庙”的地形后,他找到笔架村的头人说:“天上的文曲星把翡翠笔架给你们,是要你们饱读诗书,走仕途经济之道,村里早晚会出状元郎,可你们把庙建在笔架山的龙脉上,破坏了风水,状元郎怕是出不了啊。”头人听了赫然失色,跟村民商议迁庙之事。又请这个阴阳先生堪舆,他建议庙迁至西面冲田的水口,说是“两山对峙,狮象把口”,“水口,锁千水之口也。”庙址迁了,笔架村至今虽未出状元郎,倒是读书人越来越多。村支书刘柏成自豪地说:“笔架村的孩子读书向来勤奋,自知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之道,村里平均十二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有四个研究生。” 这也许是文曲星照拂,抑或是淳朴村风的福祉。

几百年来,水口庙不仅承载着村民诸多美好的向往,还曾是村民的避难地。1937年某日,国民党部队进山剿共,放火将整个笔架村房屋烧毁,人们躲进水口庙,因水口庙被群山遮挡,村子里看不到庙,因此人们才幸免于难。在抗战时期,小悟乡曾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中心活动区。据县文物部门考证,因地理位置隐蔽,当年新四军五师的后方医院就设在此庙中。庙的不远处,在小瀑布群附近,有一个天然石洞,石洞可容纳百余人,是当地村民躲避战乱,后为野战医院伤员躲避敌人搜山的庇护之地。

我们继续在山中前行。路是下山之路,蜿蜒崎岖,好在有石阶,行走并不觉得累,这是笔架村村民出山的一条捷径,一直通到山下的刘河村,大约两三公里。放眼山中,可见古木参天,苍藤旁逸斜出,乱石层层叠叠。一年四季,山泉叮咚,峡谷因而得名“响水沟”。清澈的泉水,如一条白练,顺势而下,一路奔流,一路欢歌。我们不时地用相机定格山中美景。山中四时之景不同,各有各的美。若是春天来,在天然氧吧中,不仅可赏火红灿烂的映山红,还可品清香四溢的兰草香,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声……

刘主任说:“先前,因为僻远,笔架村的美,藏在深山无人知,自从驻了扶贫工作队,路修好了,村容村貌变了,还实施茶叶和林木产业扶持,来这儿玩的人越来越多。你看,村里有3户开了农家乐,以后会越来越多,明年扶贫工作队计划筹资,建一个1000平米的停车场呢。”

听着刘主任热情洋溢的话,看他燃烧希望的眼神,我们坚信,也许不久,笔架村会沸腾起来。

2018年2月14日

记忆中的味道

“卖炒米糖果啊”,“卖炒米糖果啊……”一位骑着三轮车的中年妇女,大声沿街叫卖。

“卖炒米糖的,多少钱一袋?”对面的邹老师,从三楼的窗口探出头来问,显然她听到了吆喝声。

“十元,下来看看,纯麦芽糖。”女人刹住车轮说。听到“麦芽糖”三个字,我从工作室走出来。这年头,很少能吃到真作的炒米糖果,街市上卖的多是参了白砂糖。

小时候,家中境况不好,平日难以吃到零食,每年腊月二十以后,妈妈才准备过年小食,如炒蚕豆,炸年糕,炒炒米,裹糖果。瓜子和花生买得少,水果和水果糖是奢侈品。因此,又香又甜的“炒米糖果”,是我幼时的最爱,那味道早已植入心田。

家乡的“炒米糖果”,是用炒米、芝麻和麦芽糖揉裹而成。炒的是阴米。制作阴米,是一个繁复的过程。稻谷从播种,生长,收割,打碾,加工,几乎耗费半年光景。每年秋收后,母亲会把上等的糯米,淘洗净后送入木甑,蒸熟的糯米饭,不仅糯香绵软,还带有杉木的清香。再将糯米饭倒入簸箕,趁热用竹筷扒开饭团,饭团扒得越散越好,因糯性粘黏,冷却后的饭团很难扒开。糯米饭在室内摊放三五天,用手搓揉成粒,置于太阳下暴晒。饭粒在阳光的照拂下,水分升腾,渐而“收衣”。晒干的饭粒,谓之“阴米”,色泽青干,晶莹剔透,温润饱满

糖是米糖,从米到糖,麦芽发酵,古法熬制。少时看过祖父扯糖。他把琥珀色的糖片绕在一个木桩上,使劲拉扯,拉扯次数越多,糖色越白,糖质越好。如此繁复的造制,凝聚了民众的智慧创造力。

先前,乡间有很多扯糖的作坊和师傅。秋冬农闲时节,师傅们或挑担,或拖车,担着大块米糖,沿村走卖。那时候,米糖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家家户户必备,或用钞买,或用米换。可裹糖果,可当零食,可置于碗中蒸溶,趁热而食,能养脾,能润肺,能治咳。米糖易粘,存放有道。把炒熟的米粉撒在米糖上,两面皆撒,再用干净膜布包好,存放于阴凉之处。如今,坊间熬糖者稀少,老手艺渐而少传,想吃正宗的炒米糖,实非易事。

至于炒米糖果,我曾目睹母亲粘裹。阴米提前炒好。先在大铁锅中盛少许水,然后把米糖置于水中。大火,使糖溶化成稀。再把炒米、芝麻和花生米置于锅中,迅速用两锅铲左右翻转,使之与糖稀融合粘连。熄火。用手捏成圆形。制方形糖果,则把融合好的炒米糖,盛在洗净的木盆里,蒙上一块洁净纱布,纱布上搁一木板,在木板上搁重物。待炒米糖冷却紧实后,把木盆倒扣在面板上,倒出炒米糖,用刀切成小块。米糖香脆酥口,好吃至极。

“我姑娘在网上卖,卖得可好啦。”女人笑着说,把我纷飞的思绪中拉回眼前。三轮车斗中的炒米糖,有圆形和方块两样,简易食品袋包装,每袋不足一斤。最引入注目的是“商标”,“ 商标”似未工商注册。其纸质土黄,清新雅致,贴在封口处。“商标”上端为圆形,印“老余家”“手工制作糖糕”字样,还留有联系方式。下端为长条,除标明米糖制作原料外,与时俱进,还有一个二维码。

女人递给我们糖片,让我们品尝。我轻轻咬一口,脆脆的,甜甜的,满嘴留香,是那个味道!

提着炒米糖果,我回到工作室,取出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 [1]

作者简介

王瑛,湖北孝南人,笔名 十里荷花和竹影疏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