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禮不下庶人

來自 世界華人報 的圖片

lǐ bù xià shù rén

中文名:禮不下庶人

拼 音:lǐ bù xià shù rén

出 處:《孔子家語•卷七•五刑解第三十》

釋 義:禮不下達庶人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對於這句話爭議頗多,如果要深入了解,就要了解西周禮制形成的時代背景。

首先,說一下怎麼產生的誤解呢,這是由於我們對「上」「下」的認識不全,常將它們誤解。其實「上」「下」還有尊卑之意,原意應為不會因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罰;也不會因為是平民,就將他們排除在文明社會之外。出自《禮記•曲禮》。亦見於《孔子家語•卷七•五刑解第三十》。[1]

其次,西周禮制的內容和規模空前發展,上至國家政權組織制度,下至社會成員的衣食住行,都與禮密切相關,受到禮的嚴格制約,禮被認為是「經國家,定社禝,序民人,利後嗣」的最主要規範,所謂「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雖然春秋戰國時期周禮逐漸喪失了其規範社會的作用,但西周禮制的許多內容尤其是其所倡導的「孝」「忠」觀念仍為後世儒家繼承和發揚,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並深刻影響着整個東方世界。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里「西周封建社會根據兩條原則辦事:一條是禮;一條是刑。禮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貶來控制君子即貴族的行為。刑則不然,它只適用於庶人;或小人,即平民。這就是《禮記·曲禮上》中說的禮不上庶人,刑不上大夫。」因為天子、諸侯、大夫都是以血緣和姻親相互聯繫着,他們之間都保持着社會和外交的接觸,如果有什麼事情需要處理,他們就遵循之間的君子協定。所以說,他們是尊禮而行。天子、諸侯高高在上,不直接與老百姓打交道。這樣的事都交給大夫去處理,每個大夫都統治着領地里的百姓。他們採用刑法,保證百姓服從。 [2]

再來看《孔子家語》中冉有的疑問「先王製法,使刑不上於大夫,禮不下於 庶人,然則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於禮平」可以作為大眾對這句話的普遍 誤讀,而孔子對此做出的解釋,則很詳細的指出大夫有罪並非不可加刑,庶人有禮儀只是不必苛求全禮儀像貴族一樣齊備。

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實際上刑和禮都是規範,刑罰可以加於大夫,但對於大夫是有優待的,這裡的優待指的是如果他們犯罪,就應該「自請罪」、「跪而自裁」(類似於後來封建王朝的賜死,當然賜死和刑不上大夫都指向於讓貴族保有最後的尊嚴)。典型的例子其實有白起,

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日: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

而至於禮不下庶人,實際上禮所規定的義務庶民也需要遵守,只不過所遵守的禮儀跟貴族不可同日而語。

比如說婚姻制度問題,實際就是禮,沃盟、對席、合登、酸余這些儀貴族和庶民都要遵守,貴族 有貴族的婚禮等級,用什麼不用什麼都有講究,而庶民的婚禮也需要有講究,舉個小例子:

《詩經國風衛風氓》從側面記錄了一些的小民的婚禮準備環節。

等者按《說文》記載:娛,民也。又有《周禮地官遂人》說:凡治野以下劑致氓,以田裡安娓,以 樂昏擾氓,以土宜教氓稼穡,以興鋤利氓,以時器勸氓,以強予任氓。無疑民在先秦社會地位較低,所以後世稱下民齊民

至於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是商鞅變法以後的事情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