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后备基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社会后备基金,又称“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积累基金的组成部分。包括使用价值形态的物质后备和价值形态的财政后备。有全国性的后备、地方性的后备以及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后备。社会主义国家的后备基金是国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为防备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断和保持国民经济平衡以及防备战争、自然灾害等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储存的物质。 [1]
简介
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中用于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等特殊需要的基金。又称社会保险基金。它是防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断和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积累基金的组成部分。在实物形态上,既包括各种器材和原料、燃料等生产资料的储备,又包括粮食和其他主要日用消费品的储备。此外还包括价值形态的财政储备。
分类
1.国家集中形式的后备基金 2.分散自保形式的后备基金 3.保险形式的后备基金用途播报编辑社会后备基金在积累基金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其重要性却不能忽视。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也要预防自然灾害如水、旱、巨风、地震等的袭击,并且还存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可能性。当这些意外事件降临时,为了减少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并保证能应付天灾和能在同外敌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建立后备基金。此外,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也难以完全避免不平衡现象出现。如固定资产的更新,数量的多少逐年不同。如果在某一年数量很大,下一年就会很小。在前一种场合,就可能发生固定资产的折旧基金的供给和需要之间的不平衡,这就需要用社会后备基金来补充。马克思曾把这种后备说成是“社会对它本身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控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27页)。物资储备应留多少,必须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储备的状况和生产能力来确定,以及部分地根据概率论来确定。如果后备过多,用于当前扩大再生产的物资就相应减少,同时会形成物资和资金的积压,影响扩大再生产的速度。后备过少,则不能满足客观的需要,不能应付意外事件和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财政后备基金是指在一定的财政年度内,国家预算中设置的用以准备应付意外事故和保证预算资金临时周转需要的资金。由国家预算总预备费、周转金和财政结余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预算总预备费是中央和各级预算预备费的总称,它是当年的机动经费。这部分经费在编制预算时,不安排具体用途,预算执行中不发生特殊性临时性需要,不得动用。 [2]
财政后备基金主要用作国家平衡计划,应付紧急事变和特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或救济等支出,对国营企业平时的损失,很难给予补偿,对集体单位,群众个人的损失,更难保证。保险基金则不同,它是由保险公司.根据大数法则制定出的保险费率,通过向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纯粹是货币基金,它的专门用途,就是向被保险人提供经济补偿或给付保险金。它采取经济手段补偿经济损失的方法,按照契约规定对凡是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因遭受灾害事故所致的经济损失,随时给以经济补偿,或在被保险人遭受人身伤亡或丧失劳动能力时,给其本人或家属以经济补助。
视频
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