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祭灶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祭灶神

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 [2-3]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4] 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 [5]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着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5-6] 祭灶習俗編輯 語音 《釋名》:「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民間傳統上的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着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6-7]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灶神是漢族民間最富代表性,最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流行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漢族民間還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風習,故祭灶僅限男子。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流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請灶君吃吃喝喝,賄賂灶神,讓他醉飽上天,不要議論人間短長,回來時最好帶點兒錢來分分,祭灶不僅是為了免災,更重要的是為了祈福。 祭灶的時間各地不一,北方為臘月二十三,南方為臘月二十四。中國民間還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舉行祭祀。 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焚燒香表後,屋內香煙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念念有詞。念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祭灶 祭灶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祭灶果。祭灶果有紅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腳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裡都是又甜又粘。供畢,將貼了一年的「九天東廚司命灶君」神像與紙紮的馬一起燒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無災愁」。祭灶果則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腳骨健健過」。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來,即將新購來的灶君神像貼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點名冊,所以家庭成員都要回家過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於全家人。 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小年是中國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糖瓜)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麵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灶。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爺、灶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根據匯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具體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面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灶神扎一草馬,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這個過程被稱為辭灶。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灶神請回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祭灶節實際是中國古代世俗社會秩序的一種反映,表現普通人對皇帝及其基層官員的恐懼,以及對基層官員賄賂的風氣,所謂「瞞上不瞞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員賄賂好,皇帝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小有觸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懲罰。作糖瓜、祭灶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從此後就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人們精神上開始放鬆。 祭灶糖、祭灶湯 河南人祭灶歷來由,民間傳說,月亮屬陰,灶君屬陽,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陽等地,也有家庭主婦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條、白菜、海帶等作成「祭灶湯」,老灶爺牌位前,再供上用糖糊或麥糖飴製成的芝麻酥,「祭灶糖」,「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於祀時以糖餅粘神口使勿言」。還烙制十八個火燒,並用公雞一隻,夾其兩翼,放在灶神前,將一些草、豆放在一邊以「秣神馬」。主祭者先將酒灑在雞冠上,燃香、燭於神案前,並燃放鞭炮,口念禱詞,內容多種多樣,為求助祈福之語。將灶神像從牆上揭下,用灶糖輕輕在其嘴上抹一下,於紙馬上焚燒,高呼「送灶爺騎馬升天」,祭祀便告結束。年關:中國成立以前,祭灶節後也是貧苦人家難過的日子,稱作「年關」,地主多派人到窮人家討債要帳。難以還債者只好躲出去,「躲年關」,年三十貼了對子後再回家,俗有「年三十兒貼花門」之後外人便不可進家的規矩,稱「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聯」。 填倉 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餅和共進晚餐。進晚餐多用麵條等素食,不食葷腥,講究吃得越多越好,稱「填倉」。 年事準備 過了祭灶節,中國民間認為「神煞上天,百無禁忌」,婚娶也不用選日子,二十三日後至三十日前均可。因此,此時舉行婚娶大禮者頗多。祭灶節後各家各戶開始衛生大掃除,二十四日便稱作「掃塵日」,洗澡理髮,以「掃年」、「掃塵」,同時置辦各種過年食品等。中國民間兒童唱的「迎年曲」稱:「二十三祭灶倌,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去買花,二十九去沽酒,年三十兒都捏鼻兒(包餃子)」或「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剃精細兒(理髮),二十八剃憨瓜(理髮晚了),二十九裝香爐(準備祭祖),年三十兒貼花門兒(貼對聯,掛年畫),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兒(拜年)」。 祭灶飲食 祭灶節,中國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過了二十三,中國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家,清理箱、櫃、炕席底下的塵土,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祭灶歌謠 晉東南地區中國民間流傳着兩首歌謠,其一是「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中國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余),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種戲劇故事,中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於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了中國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中國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祭灶對聯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中國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 ,六畜興旺」;「米麵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臘月二十三以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中國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污穢。中國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一,上聯:上天言好事;下聯: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 二,上聯:上天言好事;下聯:回宮降吉祥。橫批:四季平安。 典籍記載編輯 語音 鄭玄注《禮記·記法》說:「(灶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這說明至少到漢代,灶神已經具有偵查人民的過錯並進行報告的職能。同時也暗示出,當時人們祭灶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民間活動。 [3] 《晉書》卷十九《禮志上》中記載,祀灶這一活動最終被確定為國家儀軌最早是確定於漢朝,漢武帝「以李少君故,始祀灶」,並規定「立夏祀灶」。而在更早的《史記·孝武本紀》曾記載載:「是時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文中是說,李少君曾經把祠灶與辟穀都當做是長生不老的成仙方術進獻給了皇帝。 [3] 《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着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 灶神是和群眾生活最接近的神。灶神的觀念,先秦時代已經出現,但當時是在初夏或臘日祭祀它。宋代盛行於臘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北宋范成大的《祭灶詩》詳細敘述了當時男人們用美酒嘉肴款待灶神,希望它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當時,女性已不參與祭灶活動。元代周密《乾淳歲時記》所記錄祭灶的祭品是花餳米餌(糖餅)和糖粥。 [8] 傳說從臘月二十三小年,一直到除夕,這幾天都是灶神回宮的日子。除夕當天,則要重新請灶神下降,百姓都會先貼上灶王爺的神像然後再開始準備除夕的年夜飯。雖然各地宮觀中也都保留着祭灶的活動,但教內的祭灶儀式和百姓平時家中的祭灶活動還略有不同。除了在儀軌等方面更正規外,宮觀中通常都會以祀灶作為新的一年迎請眾神的標誌。這是因為灶神是率領眾神下降人間的神仙,只有先拜過灶神,接下來才能對眾神進行朝真。其他諸位神仙在人間過完年後,各自返歸仙班值守,只有灶王爺依舊留在人家中,保護這一家人一年四季的日常。 [3] 時屆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塗灶醉司命,男兒酌獻女兒避。 認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報告的事,在晉代早已有之。晉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東京夢華錄》:「都人至除夜,備酒果送神,以酒糟塗灶門上,謂之醉司命。」後來祭灶移至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稱「小年」。范成大《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中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後將舊像焚之,謂之送灶;除夕又買新灶王畫像供上,謂之迎灶。人們相信灶神上天述職後,玉帝是要在臘月二十五來人間巡視的,看看灶神匯報的情況屬實與否,如果屬實就會對浪費糧食或偷竊、說人壞話、罵天罵地的人處以減壽或破財的懲罰。在小農經濟狀況下,對於希望自己來年莊稼豐收,衣食有餘,財源滾滾的百姓人家來說,由敬畏而「媚灶」、「謝灶」,巴結、賄賂灶神,以達到讓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功利目的,是晉代最基本的民俗心理。 [2] 灶神傳說編輯 語音 傳說中國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禮記·禮器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台,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日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說來張灶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灶,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閒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張灶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廿三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聽他吩咐,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着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 祭灶 祭灶 有一天,他終於想出了個好點子。在臘月廿三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裡,畫師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着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從此以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和睦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廿三夜裡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製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此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廿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實際上,不同地區還流傳着許多不同的傳說。還有一種說法是:灶王爺原來是一個富家子弟,姓張名禪,娶妻之後,生活過得十分美滿。誰知沒過幾年,張禪便心生邪念,他喜新厭舊,硬把自己好端端的結髮妻子給休了。妻子無奈,只好另居他鄉艱難度日。從此,張禪不務正業,過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不料一年冬天,張家突遭大火,把個偌大的家業燒得精光,而張禪的雙眼也被燒成了瞎子。面對如此慘狀,張禪只好四處乞討為生。一日,他討飯來到一家門首,好心的女主人見他可憐,便把他請到家中,做了好菜好飯招待他。言談之中,張禪發現這位女主人竟是自己休了的前妻,於是羞愧難當,便一頭撲進灶火里活活燒死。後來,玉皇大帝得知此事,覺得他是浪子回頭,還可利用,便封他為灶君,即灶王爺,讓他司察人間的功德善惡,並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回天庭去匯報一次人間的實情。豈知這位張禪,自當上灶君之後,仍是好吃懶做,不務正業。人們信不過他,害怕他上天之後胡言亂語,便在他上天之日,擺上糖瓜來祭奠他。祭祀時,先將「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貼在灶君像的兩側,用來提醒他多為百姓說好話,辦實事。至於供品糖瓜,是取其又甜又粘的特點,用來糊住他的嘴。當他嘗到糖瓜的甜味時,就要多說點好話,如果他想打小報告說壞話時,就讓糖瓜的粘性粘住他的嘴,讓他想說也張不開口。 而在河南漢族民間,多尊傳說中的泥匠張奎為灶神,其鍋台壘得好,死後作了灶神。傳說「灶神司人間善惡,回好言,保來年免災」。河南民間灶神之位多設在廚房的後牆上,灶神畫多為朱仙鎮木版印製。中為灶君夫婦,為玉宇天宮,印有當年曆法和農曆二十四節氣表,有幾龍治水,幾日得辛。中間是一聚寶盆,外有八仙,左右待立金童玉女、兩側還有雞犬六畜,稱「老灶爺牌位」。 傳說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常用的灶神聯上也往往寫着「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所以俗語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來」之說。在歲末賣年畫的小攤上,也賣灶王爺的圖像,以便在「接灶」儀式中張貼。圖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中國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以示男女授受不親。也有的地方對灶王爺與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這一說法了。 各地風俗編輯 語音 河南風俗 河南民間講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來到」的俗諺。祭灶時,凡在外的人都要趕回。豫東等地,選在祭灶節認了乾親的乾兒、乾女,也要攜帶灶糖、燒餅、鞭炮、香表和一隻大公雞來參加乾娘家的祭灶儀式,表示自己已是乾娘家的正式成員。 祭灶節圖冊 祭灶節圖冊(16張) 河南民間多尊傳說中的泥匠張奎為灶神,說其鍋台壘得好,故死後作了灶神。傳說「灶神司人間善惡,上天回好言,可保來年免災」。河南民間灶神之位多設在廚房的後牆上,灶神畫多為朱仙鎮木版印製。畫之正中為灶君夫婦,頭上為玉宇天宮,下面印有當年曆法和農曆二十四節氣表,並標有幾龍治水,幾日得辛。底部中間是一聚寶盆,外有八仙,左右待立金童玉女、兩側還有雞犬六畜,俗稱「老灶爺牌位」。 河南人祭灶歷來由男人主祭,民間傳說,月亮屬陰,灶君屬陽,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陽等地,也有家庭主婦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條、白菜、海帶等作成「祭灶湯」,端至老灶爺牌位前,然後再供上用糖糊或麥糖飴製成的芝麻酥,稱「祭灶糖」,因「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故於祀時以糖餅粘神口使勿言」。有的還烙制十八個火燒,並用公雞一隻,夾其兩翼,放在灶神前,同時將一些草、豆放在一邊以「秣神馬」。祭灶時,主祭者先將酒灑在雞冠上,然後,燃香、燭於神案前,並燃放鞭炮,祭者口念禱詞,其內容多種多樣,均為求助祈福之語。禱告畢,將灶神像從牆上揭下,用灶糖輕輕在其嘴上抹一下,置於紙馬上焚燒,同時高呼「送灶爺騎馬升天」,祭祀便告結束。祭灶後,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餅和共進晚餐。在上蔡等地,所進晚餐多用麵條等素食,不食葷腥,講究吃得越多越好,俗稱「填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祭灶節後也是貧苦人家難過的日子,稱作「年關」,這時地主多派人到窮人家討債要帳。一些難以還債者只好躲出去,謂之「躲年關」,到年三十貼了對子後再回家,因俗有「年三十兒貼花門」之後外人便不可進家的規矩,故稱「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聯。」 祭灶 祭灶 祭灶,相傳在周代已成習俗,「祭灶」最早叫「紀灶」,即紀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由於火的發現,人們才由茹毛飲血開始過渡到吃熟食,喝開水。所以上自國君,下至庶民,對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誠的。祭灶在《禮記》「禮器」篇中就有祭灶的記載。不過,祭灶的日子隨着寺、地而有不同。《後漢書》「陰興傳」記載南陽(河南境內)陰子方於臘日以黃羊祭灶,受了灶神的祝福,因而發跡,三世繁昌,周處(二四○—約二九九)的《風土記》則說:「今吳以臘月廿四日夜記。其謂神翌日朝天日一歲事,故前期禱之」。為恐灶神上天后,說了任何不利自宅的話,吳人祭灶時,會「以酒沃門、謂之醉司命」。宗懍(約四九八—五六五)的《荊楚歲時記》記荊楚一帶的祭灶習俗則是在臘日(十二月八日)「並以豚酒祭灶神」。由祭灶的供品看來,人們對這位會打小報告的灶神,敬畏的程度一直在降低。早先還用黃羊、豚酒等牲醴慎重的祭拜,到後來乾脆就酒將他灌醉。宋朝以降,灶神根本就成了被開玩笑的對象。宋人祭灶使用一種稱為「膠牙餳」的灶糖,用意非是使灶神上天后說些甜言蜜語。也有人說是要讓灶神的齒牙被糖黏住,說不出話來。北方常見的灶糖有所謂的「糖瓜」,就是麥牙糖沾芝麻做成葫蘆或瓜形。另一種「關東糖」,是以江米磨粉加飴糖製成,又硬又脆,可以久存。 習慣上,商家到歲末,就要清算全年的帳務。所以送灶同時也是催債、討債者絡繹不絕於途的時候。不過,討債最多只到除夕。一等吃過年夜飯,就算沒收到債款,主客見面時,也得拱起手來互道恭喜。所以北方有句俗話說:「要命的關東糖,救命的餃子」(除夕夜吃餃子),就是形容這種情形。祭過灶,到年底之前,還要挑一個好日子來做大掃除,俗稱「掃年」。掃年的風俗也有悠的歷史。崔寔(逝於一七○)的《四民月令》中就提到了十二月時「齋、饌、掃除」。舊式的家庭每年清掃之前,還要事先翻看黃曆,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來進行。掃除積年的塵埃,不僅是為了迎接新年,對環境衛生、維護健康也有極大的益處。俗傳灶神上天稟秦人間一年善惡後,廿五日就是玉帝下降之日。他要稽查是非,以降禍福。所以在這一天大家特別要謹言慎行。尤其要告誡小孩不得口出穢言,以免招致不祥。自廿五日至除夕這五天,由於家神俱已上天,百無禁忌,所以漢族民間也多在這幾天內舉行婚嫁。 北京風俗 昔日北京,每逢到陰曆臘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鹽店、雜貨鋪、南紙店、百貨攤都以代賣「灶王爺」。這種要木版水印的神像,大多來自華北的「版畫之鄉」天津楊柳青。那和藹、肅穆、善靜的灶王爺、灶王奶奶盛裝端坐,給人們以莊重的感覺。 每年一度,人們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不能說「買」)來代替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熏火燎了陳舊不堪的舊灶王像。這似乎是在向人們預告,除夕馬上就要來到了。 給灶王爺、灶王奶奶奉上的供品,不須用雞鴨魚肉、乾鮮果品之類,更不須用牛羊三牲,只須一些「糖瓜「(糖塊)就可以了。稍考究一點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蓮子八寶飯,他老人家就會更心滿意足。灶王爺騎的神馬,還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俗雲「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上天」,這天人們稱它為「祭灶日」。在北京,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家長都要先用糖瓜在灶門前烤化,然後抹在灶王爺、灶王奶奶的嘴唇上。即使灶王爺不饞,人們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飴放在他老人家的嘴邊,看業灶王爺賢伉儷都是喜歡吃甜食的。至更盡時分,家家院內立杆,懸掛天燈,燃放鞭炮,舉家男子羅拜,祝以抑惡揚善之詞,送灶王爺上天,去向玉帝啟秦人間一年之善惡,而婦女不能參拜,只於內室掃除爐灶,燃燈默拜。 福州風俗 在福州,不同身份的人祭灶的時間不一樣。福州有句俗話「官三、民四、曲蹄五」,指當官者廿三祭灶,老百姓廿四祭灶,曲蹄囝(疍民,連家船民)廿五祭灶。 以前,灶公坑就設在廚房內面向灶的方向。祭灶這天,灶公坑也要打扮一番。香爐放在中間,兩旁點上一對紅蠟燭。燭台的旁邊,一邊擺上一個花瓶,一邊擺上福橘。擺花瓶,祈求平平安安,而擺福橘,則祈求吉祥如意。 在灶公坑的下方,桌上擺着供品。灶糖、灶餅是用麥芽糖做成的,本意是請灶公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荸薺,則是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 大家要把舊的灶公畫像揭下來燒了,而不是撕了,意思是恭送他上天。 福州人祭灶日為何要吃甘蔗,還有個傳說。相傳宋朝福州有個窮書生,祭灶日買不起供品,只好撿別人丟掉的甘蔗頭供奉灶公灶婆,還剪了個紙馬,寫道:「一匹烏騅一條鞭,送你灶公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謂道文章不值錢!」那日,灶公上天把此事告訴玉帝,玉帝十分同情,讓書生中了狀元。所以福州小年祭灶時,要保留蔗頭。 [9] 在福州地區,祭灶還需要用到年糖年餅,又叫灶糖灶餅。相傳玉皇大帝派灶神到人間視察每家每戶的行為善惡,每年農曆正月初四到任,年末十二月廿四任滿上天稟報,這時候家家戶戶都祭灶為灶神餞行。祭灶分兩天舉行:廿三夜「祭葷灶」,供品用魚肉、美酒,希望灶神在玉帝面前能隱惡揚善;廿四夜「祭素灶」,這時候年餅就派上了用場,祭素灶只供水果和灶糖灶餅,怕灶神喝醉了酒,不分好壞,亂說一通。祭灶特別注重用糖,祭畢還抓一把糖在灶門口塗一遍,意思是把灶神嘴巴粘住,使其少說,不亂說,所以傳統的年餅一般都以糖餡為主。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