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祭陳同甫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祭陳同甫文》是辛棄疾寫的一篇文章,內容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嗚呼! 同甫之才,落筆千言。俊麗雄偉,珠明玉堅。人方窘步②,我則沛然。莊周李白,庸敢先鞭③。同甫之志,平蓋萬夫,橫渠少日,慷慨是須④。擬將十萬,登封狼胥⑤。彼臧馬輩⑥,殆其庸奴。

天於同甫,既豐厥稟⑦,智略橫生,議論風凜。使之早遇,豈愧衡伊⑧?行年五十,猶一布衣。間以才豪,跌宕四出。要其所厭,千人一律。不然少貶,動顧規檢,夫人能之,同甫非短。至今海內,能誦三書⑨。世無楊意,孰主相如⑩? 中更險困,如履冰崖(11),人皆欲殺,我獨憐才(12)。脫廷尉系,先多士鳴(13),耿耿未阻,厥聲浸宏。蓋至是而世未知同甫者,益信其為天下之偉人矣。

嗚呼! 人才之難,自古而然,匪難其人,抑難其天。使乖崖公而不遇,安得征吳入蜀之休績(14)?太原決勝,即異時落魄之齊賢(15)。方同甫之約處,孰不望夫上之人謂握瑜而不宣(16)。今同甫發策大廷,天子親置之第一(17),是不憂其不用; 以同甫之才與志,天下之事孰不可為?所不能自為者,天靳之年(18)。

閩浙相望,音問未絕。子胡一病,遽與我訣(19)! 嗚呼同甫,而止是耶?而今而後,欲與同甫憩鵝湖之清陰(20),酌瓢泉而共飲,長歌相答,極論世事,可復得耶? 千里寓辭,知悲之無益,而涕不能已。嗚呼同甫,尚或臨監之否(21)?

鑑賞

祭文一般是生者對死者的哀悼性文章,最早濫觴於《詩經·黃鳥》篇。原意是祭奠死亡的親友,使其魂魄前來享用供品。魏晉後逐漸盛行,範圍也大大拓展:既以祭人,又可祭天地山川諸神。祭人的哀辭主要是介紹死者生前的言行業跡,以表祭者哀傷難忘的情意。語言形式有散文、韻語、辭賦。韻語中又有散體,還有四言、六言、雜言、騷體、駢體等。本文屬於以四言為主而雜以長短句的駢體。

祭文通常是應請或奉命而為,故充滿違心之言和不實的諛詞,較少真情實感。本文哀祭的對象陳亮是個深懷壯志奇才的愛國者,曾多次上書議論國事,反對「和議」,力主抗金北伐,卻遭當權者嫉恨而三度被誣入獄。到五十一歲中進士第一,才授以地方官,還沒上任就病故了。同陳亮在政見、抱負、品格、遭遇及詩文風格上都很相近的作者,對於他的早逝,有着滿腹的悲慟和感慨,不吐不快。本文可說是兩個豪傑之士的共鳴和兩顆愛國之心的共振。

作者在第一段由衷地頌揚了陳亮的才思敏捷、胸懷大志,採用了比喻(明喻和暗喻)、誇張、排比、對偶和用典等多種修辭手法,先鋪敘其才,再陳述其志。這兩部分句式大致對仗,分別用了寬韻(言前轍)和窄韻(一七轍),注意了平仄相間,因而給人以音調和諧、琅琅上口之感。在讚賞陳亮的文章和才華時,先分別以事物(珠、玉)和人(莊子、李白)作明喻,再徵引歷代風雲人物的典實來暗喻。整飭的四言鋪陳中,作者注意了以下變化: 以二字句開頭,沒一韻到底,注意了仄平相間; 比喻方式有變。作者將陳亮比李白、莊周,是否過分?多讀幾篇古人碑、銘、祭文,就不難看出,大都有些誇張的諛詞,或想討好活人,或為安慰亡靈。對於別有用心者,古人譏之為「諛墓」。本文雖也有此誇張的比喻,基本上是陳亮的真實寫照。《宋史》本傳便稱他「才氣超邁,喜談兵,議論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後人讀其文也稱譽「芒彩燦然,透出紙外」,「行間猶有勃勃生氣」。辛棄疾為文推崇他,一是抒寫共同的遭遇感受,表達共同的理想豪情,同時為了反襯和鞭撻那些竊居高位、陷害忠良的奸佞小人賣國求榮的醜行劣跡。

第二段,續以四字句鋪敘陳亮天資的優厚、智略和辯才的超群,概述了他一生的多難,沒被及早發現、起用,行文中充滿了讚揚、惋惜、同情與關切。作者同樣以韻腳轉換、平仄相間和段末雜以長句來避免行文的呆板,這段在用典上也有變化: 除引古人古事,還化用了杜甫的詩句。

第三段的行文隨着陳亮命運出現轉機筆鋒也隨之一轉: 由敘事轉為議論,將文章推向高潮。作者為了宣洩自己的滿腹感慨,發表自己的議論、政見,將四字句式過渡為參差不一的大量長句,以便酣暢地表達為文的深刻用意。段末儘管將陳亮未能一展雄才歸結為老天讓他早逝,實際上這一託詞飽含了作者對最高統治者的深深譴責。辛棄疾一生的遭遇便清楚地說明,在奸臣當道、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多數愛國者都是屢遭排斥壓抑、壯志難酬的。這其實是社會因素所造成的。

第四段,復以四字句為主,集中敘述了自己和死者的交往、友誼及思念哀悼之情。作者僅用二十四字,便將悲痛欲絕的愁情傾瀉無遺,讀來深感誠摯、淒楚,催人淚下。接着又以四句勾出一幅舊日密友同游的難忘圖畫。隨之綴以「可復得耶?」這一問句緊承其後,使人不禁產生音容宛存、往事歷歷在目的幻覺。最後五句再次深深地抒發了作者對亡友、知己的懷念之情,讓我們仿佛看見一位泣不成聲的志士,正在荒涼的曠野里仰天長嘯、焚紙招魂。

反覆吟詠這篇祭文後不難看出,作者由敘事轉議論到抒情,全篇情真意切,既一氣貫之,又跌宕起伏。結構緊湊,筆力雄健。語調時而高亢激越,時而低沉紆徐,節奏時慢時快,句式時而短促、整齊,時而又參差變長。全文言簡意賅,活用典實,富有高度的概括力、表現力和感染力。[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