禇遂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稱褚河南,唐朝政治家,書法家。晉末南遷為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西)人。先祖為褚少孫,曾補《史記》,父褚亮時遷杭州。他的書法初學虞世南,晚年取法鐘繇、王羲之,融匯漢隸,豐豔流暢,變化多姿,自成一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書家。《唐人書評》中把褚遂良的字譽為「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宋代大書法家米芾也稱頌他為「九奏萬舞,鶴鷺充庭,鏘玉鳴璫,窈窕合度」[1]。
「初唐四大家」
初唐四大書家指的是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又合稱「初唐四大家」。這四人均以楷書見稱,且書法風格較為接近。受初唐時期審美觀的影響,他們的書風走中庸之道,合度適中,剛勁中透著雄渾之氣,清秀瘦勁。
但是,四人的楷書又各有自己的特點,歐陽詢書法險勁銳利,虞世南書法溫潤清逸,褚遂良書法婉媚道勁,薛稷書法秀勁剛健,可以說是同中有異,各具風采。
出身名門 學習諸家
褚遂良(西元596~659年),字登善,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褚遂良出身名門貴族,他的父親褚亮是唐初名臣,又是當時的一位文學大家,與虞世南、歐陽詢等人為好友,過從甚密。在這樣的環境中,褚遂良耳濡目染,勤習文史,博學通識,學識與日俱進。尤其是書藝,在歐陽詢與虞世南的指導下,更是出類拔萃。
褚遂良的書體學的是二王、虞世南、歐陽詢諸家,且能登堂入室,又融匯漢隸,靈動妍麗,變化多姿,自成體系[2]。
書法方圓兼備 波勢自如
褚遂良的書法特色是方圓兼備,波勢自如,比前輩更顯舒展,別開生面。《書譜》中記載:「唐評:字裏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貞觀十二年(西元638年),唐太宗視同師長的大書法家虞世南逝世,這使唐太宗感到特別傷心,曾歎息:「虞世南死,無與論書者!」
魏徵適時將褚遂良推薦給唐太宗,說:「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王羲之)體。」太宗即刻命他為「侍書」。褚遂良從此受到重用,先後任起居郎、諫議大夫、中書令。唐太宗評價他說︰「褚遂良鯁亮,有學術,竭誠親於朕,若飛鳥依人,當自加憐愛。」
貞觀二十三年(西元649年),褚遂良受唐太宗遺詔輔政。唐高宗即位,褚遂良任吏部尚書、左僕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人稱「褚河南」[3]。
“S”形運筆是《雁塔聖教序》的一個典型特徵。而其小豎,尤其是左豎,波浪形尤為明顯,達到了弧線擺動,整體表現出一種柔韌之美。但是,不可徒書其形。這種S形勢只在部分字中出現,因其獨特,故印象深刻。臨習時,應結合其他筆劃的自然銜接為根本。全篇每字落筆處往往不是虛入,而是重按而行,形成一種大膽落筆、大膽收拾之勢。為用筆輕重先行準備了一個變化起點,由重至輕,從而使用筆非常豐富,且有成竹在胸之意[4]。該帖在筆勢往來中看似無意自然,卻也蘊含著豐富的起收之勢。看似獨立的筆劃之間,通過乘勢而入、順勢而出,在字裡行間如言語往來、問答之間的無所障礙,有行雲流水之意。
視頻
參考資料
- ↑ 唐-褚遂良書法.
- ↑ 褚遂良書法欣賞:褚遂良的書法受了誰的影響. 2018-07-27.歷史趣聞網
- ↑ 古雅絕俗 瘦硬有餘──唐初四大書法家之 褚遂良. 2019-03-31.大紀元
- ↑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