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是一篇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经典短篇小说,屡次入选语文课本。作者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这篇文章描写每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人物之间的交流,表现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创作热情 。
作者简介
莫泊桑,法国作家(1850-1893)全名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是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又称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擅长从平凡琐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故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代表作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羊脂球》《项链》《她的一生》《漂亮朋友》(又称《俊友》) 《我的叔叔于勒》。
选入课文
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14课 鲁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11课
文题解说
题目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也包含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可福楼拜家发生了什么?题目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可谓平中见奇。
内容简介
那时福楼拜住在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他很讨厌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来装饰屋子。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把桌上的稿纸、书、笔、字典所有工作用的东西都遮了起来。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日都要回家的。 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屠格涅夫对他有一种很强烈并且很深厚的爱。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晳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但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接着来的是左拉。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并把他们卷入一些富于想象的人所喜爱的却又是极端荒谬、忘乎所以的学说中时,他还变得忧虑起来,晃动一下大腿,不时在发出几声:“ 可是……可是……”然而却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过了一会儿,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1]
出现人物
福楼拜(1821-1880) 肖像:蓝色的大眼睛 作品:《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屠格涅夫(1818-1883) 肖像:白皙的脸,比福楼拜略高。 语言: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无论讲什么事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行动: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性格特点: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睿智,博学多识。 作品:《猎人笔记》《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 肖像: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 语言: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他语言精练 行动: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 性格特点: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作品:《小东西》《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 左拉(1840-1902) 肖像: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语言:很少讲话。发出几声:“可是……可是……”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行动: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性格特点:温和,沉默寡言,坚毅聪慧。 作品:《小酒店》《萌芽》等
点评鉴赏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写的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还有写作方式。 作者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对四个作家都进行了肖像描写,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语言描写方面,四位作家的具体谈话内容,都没有具体铺开来写,只是由作者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对他们谈话的声调仪态,作了不少描绘;对他们的口才,也作了一些评论。在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福楼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对他的动作的描写,当然详细一些;左拉的坐姿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的笔墨描写;对屠格涅夫的动作描写,只有一句。写四位作家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则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作者在记叙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共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与思想、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2]
生字词
博学多识 拼音:bó xué duō shí 解释:有广博精深的学问。 一拍即合 拼音:yī pāi jí hé 解释: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寻欢作乐 拼音:xún huān zuò lè 解释: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 忘乎所以 拼音:wàng hū suǒ yǐ 解释: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义愤填膺 拼音:yì fèn tián yīng 解释: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