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三首 趙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端午三首是一組七言絕句,第一首詩寫端午節人們對屈原的祭念,表現了人們對屈原的同情;第二首詩是端午時詩人對於屈原忠不見用,陳江而死、但詩文傳千古的感概和惺惺相惜之感;第三首詩是詩人端午時讀歷史有所感觸,卻找不到人傾訴。全詩反映出趙蕃的詩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和其善於運用對仗的藝術風格。
原文
趙蕃〔宋代〕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譯文
都說作詩是為了贈汨羅江,作為當今的快樂又奈何。我曾經聽說對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試着向艾人祝福啊!
明明是忠言,卻不被楚王採納,最後落得個沉江而死的下場,但是留下的文章卻像星星一樣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為屈原而擊節歌唱吧!
每年端午節都會下雨颳風,像是為屈原喊冤陳情。我想要找人談談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鵓鳩。
鑑賞
《端午三首》是南宋趙蕃的一組關於端午節的詩。
第一首詩是寫端午節人們對屈原的祭念,表現了人們對屈原的同情。
第二首詩是端午時候詩人對於屈原忠不見用陳江而死,但是詩文傳千古的感概和惺惺相惜之感。
第三首詩是詩人端午時候讀歷史有所感觸,卻找不到人傾訴。這裡有一種可能是這個詩人也受到冤屈,跟屈原的處境相似。
創作背景
趙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詩人,他和當時居住在上饒的韓淲 (號澗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齊名,號稱「上饒二泉」,同為江西詩派的殿軍人物。當時著名學者弋陽人謝枋得曾提到,江西詩派傳至「二泉」,隆昌極致,但此二人死後,江西詩派的氣脈也因此而斷絕,風華不再。
簡析
《端午三首》是一組七言絕句,第一首詩寫端午節人們對屈原的祭念,表現了人們對屈原的同情;第二首詩是端午時詩人對於屈原忠不見用,陳江而死、但詩文傳千古的感概和惺惺相惜之感;第三首詩是詩人端午時讀歷史有所感觸,卻找不到人傾訴。全詩反映出趙蕃的詩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和其善於運用對仗的藝術風格。
趙蕃
趙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號章泉,原籍鄭州。理宗紹定二年,以直秘閣致仕,不久卒。諡文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