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端午的味道(王贺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端午的味道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端午的味道》中国当代作家王贺岭的散文。

作品欣赏

端午的味道

一叠叠粽叶,一捆捆马莲,一束束艾蒿,装点着五月的街头。大大小小色泽艳丽的葫芦挂上架子,在夏风中轻舞飞扬。最惹眼的是,街头竟然摆出了包好的粽子。心动了,猛然又觉得少了点什么,空空的心够不着底儿。

成了商品,那还叫粽子吗?抽掉了融融的暖意,隔绝了柔软的亲情,横生了距离,哪有心中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粽香。粽香飘,深藏着对过往的挽留,对美好的寻找,对亲人的探望。深深浅浅的乡愁升起,母亲就渐走渐近,炊烟里温润了她的笑容。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家乡的端午有折柳插柳的习俗,柳条清新了门庭,是否也染上离别的味道?恰是柳絮飞扬时节,折柳枝,孩子们会呵口气,用力吹,看柳絮飞扬。

柳絮年年飞。“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母亲离世,心无所依,苦味萦头,柳絮舞起的情愁也不归黛玉独有。如若折柳枝,还能否折出我儿时的情怀?

泡米包粽子,粽锅煮鸡蛋,忆及从前,甜甜暖暖。

母亲大概在端午前一周开始忙碌。清水淘米,反复滤尽泥沙,米淘干净了,放进瓦盆里,用水浸泡。一遍一遍换水,黄米白净酥软,手指肚相对,轻轻一捻,黄米碎成面粉时,端午就来了。

母亲端来泡好的黄米,捞出煮好的粽叶和捆绑用的马莲,地中央摆上方桌,拉过小凳儿或蒲团,稳稳地坐下。淡淡的清香,是粽叶和黄米的味道,还是母爱的味道?

一片一片粽叶,压住边缘叠放,平铺在桌面上,母亲用力伸直手掌,来回抹平。铺好粽叶,双手小心地托起,左手回转,围出角的粽叶托在右掌中。腾出的左手,捞起水淋淋的黄米,放进围成角的粽叶里,填满后折叠粽叶盖住,一手托住,一手扯过马莲来回缠绕系牢。欣赏几遭,清水涮一涮,放进身边的盆内。母亲面露喜色,她把自己放进五月,用温情绣花。

起初,小孩子好奇地围过来,蹲下身不动声色地看,撅着腚瞪大眼睛边问边看,看着看着就急了,四下飞散。外屋地上的方桌前,只有母亲耐住性子,稳稳地坐住。她端坐在五月,五月燕子飞,五月雨点亮,五月树叶绿。母亲用温柔的举动用细腻的心思把饱满的爱填进岁月的缝隙。

傍晚,粽子下锅,上面小心摆上鸡蛋,添水没过,锅盖轻轻一合,锅下生火。火是硬火,一般是父亲劈柴,母亲守在灶边。暖洋洋的火苗舔着锅底,一家人心底被捂得熨熨贴贴。

端午清晨,炊烟在宁静的小村升起,粽香飘溢。饭前,踏着露水采艾蒿,折柳条儿插在窗棂门楣上,挂上红艳艳的葫芦。红绿相映,色泽艳丽,粽香飞扬,喜悦写在一家人的脸上。艾蒿浸泡的清水洗脸,父亲说能驱除瘟灾。姐姐手腕扎上五彩线,扬着手在人眼前晃。我睁开两眼,盼的是母亲分鸡蛋给我。

平时,整个鸡蛋是吃不到的。在姐姐眼里,鸡蛋是五分钱一支顶着橡皮擦的铅笔,是七分钱削铅笔的小刀,或者是同样贵重的田字格、红趟本。在我眼里,鸡蛋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煮熟的鸡蛋放上菜板,热水蘸一下刀刃,母亲利落地把鸡蛋切成四瓣,摆进小盘子里端走。飘在空中的余香,引得我啧着嘴双眼直勾勾不会拐弯。

五月,云淡天蓝。燕子梁间绕,满巢雏燕,大张着稚嫩的嘴巴,挣着挤着等食。母亲把鸡蛋均匀分给我们,私下比较着,查个数,比大小,偷偷奸笑,猜想母亲偏向谁。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母亲把鸡蛋分给了我们,她自己还有没有。今生,再也吃不到母亲包的粽子了,再也吃不到母亲递过来的鸡蛋了。“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谁的词,温婉清丽,让春夏的风景之舟,满载缕缕哀愁?

[1]

作者简介

王贺岭,辽宁建平人,中学教师,辽宁省作协会员,散文作品在《岁月》《教师报》《天下美篇报》《朝阳日报》有发表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