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內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竹內好,日本文學評論家,漢學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家。以研究魯迅文學為基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性和思想性意義加以了整體性的詮釋,形成了所謂竹內模式或者竹內范型。其著述對日本學術界發生過巨大影響。
竹內好
(1908-1977)日本文學評論家,中國文學研究家。畢業於東京大學中國文學科,後作為自由職業者專門從事著述活動。著有《竹內好全集》17卷。著有《魯迅》、《中國的近代與日本的近代》、《現代中國論》、《中國革命的思想》、《新編魯迅雜記》、《作為方法的亞細亞》,其著述對日本學術界發生過巨大影響。
竹內好 - 大事年表
1908年出生。
1931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中國哲學文學科學習。
1932年赴中國參觀。
1933年與岡崎俊夫、武田泰淳等組織中國文學研究組。
1934年東京帝國大學中國哲學文學科畢業,中國文學研究組改稱中國文學研究會。
1935年該會創辦《中國文學月報》(以後改為《中國文學》),擔任該雜誌主編。
1935-1937年第二次赴中國考察。
1940年任回教圈研究所研究員。
1942年赴中國內蒙等地調查。
1942-1944年參加《東洋思想叢書》(83種,日本評論社刊)的編寫,撰寫第44種《魯迅》,此後即被稱為「竹內魯迅」。
1944年應徵入伍參加日軍,派駐中國湖南省。
1946年7月復員後專心致力於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1949年任慶應大學文學部副教授。
1952年起任東京都立大學中國文學教授。
1953-1954年編輯《現代中國的作家們》(和光社刊)。
1955-1957年參加岩波書店組織的《魯迅選集》(13卷)的編譯。
1960年為抗議當時的日本政府通過新安保條約而辭職,其後組織思想科學研究會、魯迅之友會、中國之友會等。
1959-1962年參加《亞洲歷史事典》(10卷本,平凡社刊)的編寫。
1962年參加《中國現代文學選集》(15卷本,平凡社刊)的編譯。
1963年參加《現代日本思想大系》的編寫。
1964-1966年任《中國的思想》(13卷本,德間書店刊)的主編。
1966年參加《世界文學全集》(豪華版)的編譯,主編《中國·魯迅》。
1967-1973年編寫《為了理解中國》(3卷),獲第24屆每日出版文化賞。
1968年參加編輯《日本現代文學全集》(講談社刊)的編輯,主編第93卷《竹內好集》。
1969年編譯《世界文學全集》(彩色版)第35卷《魯迅、老舍》。
1970年編譯《現代中國文學》(河出書房刊)第1卷《魯迅》和第2卷《茅盾》。
1970年起開始《魯迅全集》的翻譯。
1973年發現癌症後,堅持參加《中國講座》(5卷本,築摩書房刊)的編寫,與野村浩一共編《革命與傳統》卷,並開始整理《轉變時期——戰後日記抄》,繼續《魯迅全集》的翻譯。
1977年3月1日因癌症去世。
竹內好 - 學術貢獻
竹內好最引人注目的業績是魯迅研究。它不僅在戰後具有絕大的影響力,而且至今仍繼續被研究者引為參照。並且不止是魯迅研究,在日本有關中國現代作家研究的領域,如:對丁玲、茅盾、郁達夫、林語堂等的研究方面,竹內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並且,他的業績並不限於文學研究。以魯迅研究為基礎,他介紹了孫文、蔡元培、毛澤東等的思想和傳記,以民族主義為中心,對於新中國亦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性和思想性意義加以了整體性的詮釋。所謂竹內模式或者竹內范型,就是在這裡形成的。立志於中國研究的下一代人,把它作為理論框架加以繼承,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竹內好以雜誌《中國》為基地,連載《為了了解中國》等啟蒙文章,對於他來說,亞洲,特別是中國的近代化亦即中國革命,使得對於近代日本進行批判成為可能。對於他來說,亞洲首先就是中國。竹內經常說中國通過徹底否定傳統而再生於現代。中國開闢了史無前例的道路,在這一意義上,竹內好得出了中國走的是不同於歐洲的近代化之路的結論。這是因為,它以對於歐洲入侵(也包含日本的)的抵抗為媒介,通過「回心」而創造出新的自我。到這裡,可以說竹內模式便完成了。
竹內模式的主題來自魯迅與毛澤東。他認為,魯迅所走過的道路作為一種定式,也適用於毛澤東的革命戰略,廣而言之,亦適用於中國革命。毛澤東在落後的農民那裡發掘出了革命的動力,依靠它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引導革命走向成功;在抗日戰爭中,在解放戰爭中,雖然革命的敵人具有強大的實力,然而實力可以削弱,亦可補充。處於劣勢的一方可以依靠精神道德的力量戰勝強大的對手,這種可能性便在「回心」中產生。
竹內好指出:近代落後了的中國,勿寧說通過對於落後的自覺而將民族主義轉化為道德感召力,從而帶來新中國的再生。可以說,這是將魯迅模式擴展至毛澤東,進而依靠這兩者解釋中國近代化亦即當時的新中國成立過程。這是一個宏大的假說。但是,這一通過對落後的自覺而使現存力量的關係相對化的思想本身,並未失掉它的意義。對竹內好來說,這是一個關鍵性的思想構架。例如,下述引文可以有助於對這一點的理解:「中國的近代化在時間上落後了,但同時使其在質量上處於優勢」。「魯迅這樣的人之所以得以產生,沒有激烈的抵抗作為條件是無法想象的。不是如同歐洲的歷史學家所說的亞洲的停滯、日本進步歷史家所說的亞洲的停滯的那種落後的社會,不會出現這樣的人物」。他所強調的是,在落後的事物當中,蘊藏着產生優秀思想與道德的力量,其優秀性僅僅依靠經濟的和物質的力量關係是無法理解的。竹內時代,是冷戰機制支配世界,反殖民主義尚具明確意義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里,不去探尋毛澤東與林語堂的差別而是着眼於他們共通的民族主義部分,不能不說是竹內好的真知灼見。
竹內思想的「焦點」,在於他作為思想家的態度。這是通過否定的過程而使被否定的對象獲得新生的思想態度。從中,可以抽取出有關落後所暗含的道德優勢、為消滅惡而存在的惡這一內在批判的邏輯等等悖論性的結構。
竹內好與他的同時代日本知識分子一樣,是一位活躍於多個領域的人物。他與大學時代的夥伴商談,在1935年發起中國文學研究會,編輯出版了雜誌《中國文學研究》,從率先將現代中國文學作為正式研究對象這一意義上說,在日本,它起到了先驅性的作用。
竹內好 - 學術成果
《賽金花》(劉半農原著,生活社,1942年) 《魯迅》(日本評論社,1944年) 《日本的意識形態》(岩波書店,1952年) 《現代中國論》(河出書房,1951年) 《魯迅入門》(東洋書館,1953年) 《文藝的創造與鑑賞》(5卷,岩波書店,1954-1955年) 《文藝講話》(毛澤東原著,岩波書店,1956年) 《戰後的民眾運動》(青木書店,1956年) 《魯迅選集》(岩波書店,1956-1957年) 《魯迅評論集》(岩波書店,1957年) 《無產階級文學》(岩波書店,1959年) 《現代中國論》(普通社,1963年) 《預見與錯誤》(築摩書房,1970年) 《為了理解中國》(3卷,勁草書房,1971-1973年) 《從日中出發點開始》(河出書房,1972年) 《日本與中國之間》(文藝春秋社,1973年) 《近代日本與中國》(朝日新聞社,1974年) 《轉形期——戰後日記抄》(創樹社,1974年) 《為了亞洲研究工作的開展》(創樹社,1975年) 《魯迅雜記(新編)》(勁草書房,1976年) 《魯迅著作集》(7卷本,未完,1971年) 《竹內好評論集》(築摩書房,1977年)
竹內好 - 參考資料
[1] 嚴紹璗《日本的中國學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2] 〔日〕代田智明《論竹內好——關於他的思想、方法、態度》世界漢學,1998
[3] 中國國家圖書館漢學家資源庫 http://form.nlc.gov.cn/sino/show.php?id=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