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870年至1914年的工业革命。其中西欧(包括英国、德国、法国、低地国家和丹麦)和美国以及1870年后的日本,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紧跟着18世纪末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从英国向西欧和北美蔓延。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电灯的发明为标志[1]4。
工厂
工厂将生产集中至单独特定的区域,并受专家指导(而并非在家进行生产)。劳动分工使得技术或非技术劳动更具生产效率,使得工业中心的人口迅速增长。钢铁厂,铁路,煤炭,纺织工厂等起着推动性作用。工业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刺激了更多产业的发展。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支持人口增长,且许多政府(不包括英国)利用关税来保护本国经济。这两次大范围的革命使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人阶级开始受到关注;人数众多、逐渐有专业知识的中产阶级的出现;童工人数下降以及以消费者为基础的物质文化的发展。
到了1900年,美国占全球工业生产的24%,之后是英国(19%),德国(13%),俄国(9%)以及法国(7%)。欧洲共占62%。
科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电力,内燃发动机,新材料与物质,包括合金和化学品,以及如电报和无线电等通信技术。炼钢的关键发明,比如“贝塞麦转炉炼钢法”[2] 和“西门子平炉”,都在1871年的前十年间出现。生产钢铁变得更便宜,使得蒸汽机运输更加便宜和快捷。这次革命集中围绕着钢铁、铁路、电力和化学品的发展。
化学、电器、石油生产和钢铁行业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创新。具体的成就包括燃油蒸汽涡轮机和内燃驱动的船的出现,飞机的发展,汽车的实际商业化,消费品的大量生产,机械制冷和其他保鲜技术以及电话的发明 。
铝及合成纤维(19世纪20年代以前称作“人造丝”)花了许多年来降低它们的价格和提高其质量。这是由专业科学家的贡献才得以实现,通常体现在1914年以前个人的成就以及之后的商业研究实验室。
视频
第二次工业革命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科学范|无线充电之路 ,搜狐,2018-11-19
- ↑ 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