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筼筜谷》 | |
---|---|
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筼筜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现了的文同的清廉,也借以赞美文同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体现了表兄弟之间情谊之深厚。全诗笔调轻快,富有内涵。
这首诗是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组诗中的一首。组诗共三十首,这是其中第二十四首,于1076年(熙宁九年)知密州任上作。文与可,即文同,善画竹及山水。他是苏轼的从表兄,二人相交甚厚,经常有诗交往来。文与可守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时,曾寄给苏轼三十首《洋州园池》,苏轼皆依题和之。
根据宋代学者家诚之所编的《石室先生年谱》中"先生赴洋州,在熙宁八年秋冬之交,至丁巳秋任满还京"的记述,可知文与可守洋州是在1075年-1076年(熙宁八年至九年),其时正是苏轼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时期。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筼筜谷[1]
创作年代;宋代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苏轼
作品原文
筼筜谷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白话译文
汉水一带长竹繁茂贱如蓬草,斧头何曾将鲜嫩的竹笋轻饶?料想你这个清贫嘴馋的太守,定把渭滨千亩青竹吞进肚了。
词句注释
⑴筼筜(yúndāng)谷:在洋县城西北十里,文同知洋州时,曾在谷中筑披云亭,经常往游其间。筼筜,一种高大的竹子,皮薄,节长而竿高。汉杨孚《异物志》:"筼筜生水边,长数丈,围一尺六寸,一节相去六七尺,或相去一丈。"
⑵汉川:指汉水流域,汉水一称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北蟠冢山。
⑶斤:斧头。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
⑷渭滨千亩:指渭水流域千亩修竹。渭滨,一作"渭川"。渭,指渭河,黄河主要支流之一,流经陕西省。
作品鉴赏
文与可的《筼筜谷》诗的原文是:"千舆翠羽盖,万铸绿沈枪。定有葛陂种,不知何处藏。"大意是说,谷中竹林繁茂,俯看,犹如千万顶碧翠的车盖;平视,宛似武库架上矗立的万杆长枪。其中定有葛陂湖中化龙的神竹,只是难以找到它藏身之所。葛陂湖,在今河南新蔡县北,相传后汉汝南人费长房学道十年而归,受师命投竹杖于湖中,化为飞龙,于是百怪不生,水物灵异。文与可的诗写出了筼筜谷茂竹的长势和他临谷观竹时的欣喜之情,同时寓有以竹托人之意。而苏轼的和诗却不写竹而写笋,写竹笋给文与可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情味,其中也不乏以笋托人之情。
首句"汉川修竹贱如蓬",开篇就表明他没有观赏修竹的意思。"贱如蓬"三字,极言竹之众多。竹多笋亦多,隐隐关合第三句,为"清贫"、"馋"作铺垫。当时苏轼在北方的密州,眼前没有茂密的修竹,提笔写竹就不能太实,像文与可诗中"千顶翠盖"、"万杆绿枪"那样的实景,很难从笔下流出。眼前无景,不便杜撰,于是避实就虚,写想象中的情事。所以第二句"斤斧何曾赦箨龙",笔墨转向了作为美味佳肴的竹笋。唐代诗人卢仝《寄男抱孙》诗有"万箨抱龙儿,攒迸溢林薮。······箨龙正称冤,莫杀入汝口"的句子。苏轼此句,从卢仝诗中脱出,却另辟新境,借惜竹之情抒发贤才遭受摧残的感慨,同文与可借竹托人的用意暗合,可诗人并不想在这里过多地借题发挥,以免引起不愉快的回忆,勾出更沉重的心思,于是笔锋一转,唱出了轻松愉快的调子。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这两句诗,既有羡慕之情,又有赞美之意,同时有戏谑的成分,体现了两位诗人之间亲密的情谊,深刻的了解。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道:"余诗云:'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此文与该诗可相佐证。
这首诗既沉重又轻快。其暗喻和寄托造成了沉重的一面;其戏谑与赞美又使情调变得诙谐而轻松。大手笔作诗,总是舒卷自如,举重若轻,而又内涵丰富,底蕴深厚。
对文与可的《筼筜谷》诗,苏轼的胞弟苏辙也有和诗,诗中说:"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盈谷万方竿,何曾一竿曲。"(《栾城集·和筼筜谷》)赞美中亦有嬉戏之意,与苏轼此诗可相参阅。
名家评价
王元明《苏轼的故事》:"诗写得意趣横生,故引得文同喷饭大笑。"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2]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