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简读日本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张宏杰 2021年重磅新作!抽丝剥茧日本人历史上的“大现象”与“小事件”,祛 除偏见,消解误读,解读独特的日本历史底盘与精神世界。

★张宏杰重点解读日本文化史、政治史、外交史、国民性史,以多元视角与理解路径,解答关于日本的困惑,也为认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提供一个参照物。

★立足于日本独特国民性的视角,梳理日本文化脉络,以神话时代到明治维新为重要线索,诠释日本文化独特的世界观念与统治世界的意识,展现中国与日本根本性的文化差异以及日本与世界的密切联系。

★作为一个特别的国家,日本文化的内核超稳定而外表却极易变化,让世人捉摸不定。理解了日本历史的独特性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才能理解日本对东亚、乃至世界历史走向的影响!

★旅日作家、日本文化研究学者李长声重点推荐!

日本是一个特别的国家,文化内核超稳定而外表却极易变化,让世人捉摸不定。理解了日本历史的独特性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才能理解日本对东亚、乃至世界历史走向的影响。

本书从四个维度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立体而丰富的日本历史。

第一部分从日本人独特的性观念切入,分析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第二部分按时间顺序,简述从绳纹时代到明治维新的历史,重点是分析日本为什么进行大化改新,以及大化改新何以失败,对比日本历史轨迹与中国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第三部分分析日本人的世界观念以及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第四部分则总结日本国民性的成因及特点。

本书以多元视角与理解路径,解答关于日本的所有困惑,也为认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提供一个参照物。

作者简介

张宏杰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

著有《简读中国史》《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全三册)《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

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原文摘录

日本国民性的另一个特点是转弯快。 有一个日本朋友说,她发现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对明治维新特别感兴趣,几乎所有人都会和她聊起明治维新。 其实中国人最感兴趣的,是日本在世界剧变面前为什么能这么迅速地转身,而且变得这么彻底? 确实,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舆论主流是“攘夷”,充斥着各种排外声音,但是当萨摩和长州被西方人痛打了一次之后,全日本马上清醒过来,迅速转向,彻底改革。明治维新触动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但仍然顺利完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日本实现了“脱胎换骨”。 因此,一些日本知识分子认为,要改变日本人的国民性,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由政治家在上层大刀阔斧地改革政治制度,以开辟国民性健康发展的空间,另一条腿是由知识分子面向大众进行启蒙,唤醒民众的精神。 日本的国民性改造运动由此开始。在明治政府效法西方进行变法的同时,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知识分子写作和翻译了大量的著作,对日本人的精神觉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后来中国的国民性改造之路,开头与日本极为相似。在政治上,中国通过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全面移植西方制度。在文化上,中国的精英们如梁启超、鲁迅等,也效仿福泽等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启蒙元动。然而,两国的国民性改造运动结果却相当不同。 那么,中日两国国民性改造的主要差异在哪儿呢? 一般来说,后发展国家接受西方文化,都是通过精英阶层开始的。因为精英阶层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知识视野比较广,比较容易接触到新鲜事物和 第四编日本人的国民性新的观念,但是普通民众的知识更新却比较困难。因为他们通常知识水平比 低,处于闭目塞听的社会底层,受制于巨大的文化惰性,沉溺在集体无意中,传统观念极为顽固。他们在日本是社会转型的最主要障碍。 用西川长夫的话来说,如果将一个社会比作大地,精英人物和知识分子表层,这些底层民众就是下面的黏土层,启蒙运动的雨水很容易浸润表层,却很难突破黏土层。 西川长夫说: “国民,应该是很多的人通过各种深层的交往联结在一起,比如这块土地,在最上面的是沙层,沙层和小石层粘在一起,就形成沙砾层。其下有黑士、植物叶腐化后非常肥沃的黑土层,再下面是黏土层。日本社会原本是不毛之地,不通水,地下水就沉积在那里。文明开化、西洋文化或者是基督教文化这些东西一进来,就像雨一样不停地下,虽然容易通过沙砾层,却很难渗透到黑土层去,要花费很多时间。一般的大众、庶民就位于黑或黏土层...

书评

英国人额尔金,二次鸦片战争的指挥者之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经去日本修订《英日友好条约》。其时他对于这个国家的印象是两极化的。

一方面,他认为日本的城市很整洁,日本人也很友善有礼,令人感到非常舒适;另一方面他也非常惊讶于从街上走过是,能看到日本女人在屋子前洗澡。额尔金感到十分困惑:“女人爱干净当然没错”,但是干嘛非要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爱干净证明给别人看呢?”

虽然这是发生在数百年前的事情。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人对于日本的印象依然是相当两极化:一方面认为日本社会很文明,日本人很有礼貌;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某些“蛮横无理”的行为感到难以理解。


中国一位叫陈言的学者曾经写文章谈及自己到日本旅行的经历。在预定京都鸭川先斗町的纳凉床时,她误以为是六个人一万日元,到店之后发现是每人一万日元。陈言想取消订单,老板态度十分冷漠,拿出计算器并打出清单说:如果取消,要支付84300日元;如果按照原计划进行时82000日元。她们只好付款消费。结果对方马上回复了礼貌和热情,前后判若两人。

曾经听一位朋友说起过,下班后一起唱歌时,日本高管和她们一起又唱又跳,high得很;但是第二天在电梯里遇到,对方又是一幅不苟言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似乎昨天晚上一起唱歌是另一个人。

对于外国人来说,这种前后不一,捉摸不定的行为让人不知道如何掌握相处的尺度。对于日本人而言,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这就是规矩啊。日本人的“规矩”意识令人印象深刻。


上班有上班的规矩,下班有下班的规矩;商家也是如此,如果你遵守规矩,他们对于恭敬如仪,如果你破坏规矩,日本人那种毫不通融的无情特质就显露出来了。学者陈言遇到的店主的“变脸”行为也就很好理解了。当你消费时,你是客户,享受如温暖春风般的热情服务,但是当你取消订单时,你是规则的破坏者,日本人非常讨厌破坏规则的人。

日本人为何会如此强烈的规则意识,作者认为集团式的生活方式是原因之一。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举世闻名。在集体中生活,成本最小的方式便是大家都按照规则进行。当所有人都按照一定之规行动,消耗最小,效能最大。

其实,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也是可以看做促使日本人形成规则意识的因素之一。从打招呼的寒暄语开始,人际交往需要按照双方社交距离的远近来选择。在两个日本人之间的社交,需要按照对方与自己的亲疏远近,年龄大小,辈分高低、职位上下等等来使用不用的敬语,并伴有相应程度的鞠躬或跪拜。划分之细致,大于相当于日本主妇厨房收纳的精细程度了。


对外国人来说,这些规矩令人十分头疼。但是对日本人而言,正是这些不成文而又在日本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规矩,让日本社会保持着微妙又明确的秩序。

不过,这种强烈的规则意识于日本社会,同样是利弊相随。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遵守规则给日本人带来安全感。对个体而言,规则之下,权利与义务都是相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也需要遵守自己的义务。所以,每一个人只要安守其份,便可以获得安全感。对于集体而言,守规矩的习惯不仅利于事务推进,也让日本人保留了比较强的自治能力,比如在遭遇海啸地震时,日本人通常也能井然有序地开展自救和互助。

不过,这种强规则社会固然有稳定的好处,弊端也十分明显。在人际交往中,日本人虽然言语客气,但谨守本分的客气,未免让人有一种不易接近的距离感。而在社会层面,过于看重规矩会导致社会缺乏创造力。这大约也是为什么在日本出现了很多优秀产品,但是大的技术突破却往往不多见的原因之一。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