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腹嶺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粉紅腹嶺雀 |
中文學名: 粉紅腹嶺雀 |
粉紅腹嶺雀[1](學名:Leucosticte arctoa)為雀科嶺雀屬的鳥類。體重25-34克,體長150-182毫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深色嶺雀。分布於俄羅斯、千島群島、日本、朝鮮半島、北美以及中國大陸的黑龍江、內蒙古、東北、河北等地,多見於海拔2700m 以上的高山岩壁、石礫堆、高山盆地、叢林高地、沿海砂地港口及灌木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阿爾泰山脈。
外形特徵
粉紅腹嶺雀雄鳥額和頭頂前部、眼先、頰和耳覆羽概為黑褐色,次端斑銀灰色,形成灰黑鱗狀斑。前額和眼先不明顯、較黑,耳羽羽緣有的微沾玫瑰紅色,頭頂後端、眼後緣的頭頂兩側、枕至後頸灰白色具寬闊的棕褐色羽緣,常常遮蓋灰白色而使該部呈棕褐或銹褐色。背、肩淡棕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縱紋;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末端呈玫瑰粉紅色,也有的標本基部黑褐色,次端斑玫瑰紅色,在黑褐色與玫瑰紅色次端斑之間還雜有銀灰色,端斑為棕褐色,從而使玫瑰紅色呈鱗片狀排列。尾黑褐色具窄的棕色羽緣;翅上覆羽和飛羽黑褐色,翅上覆羽末端粉紅色或具粉紅色斑。初級飛羽和外側次級飛羽外翈羽緣綴粉紅色,內側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外翈具寬的淡棕褐色或銹褐色羽緣。下體頦、喉、胸灰黑褐色具銀灰色或灰白色端斑,尤以胸部灰白色斑點較顯著並微沾粉紅色,腹和兩脅灰褐色,次端斑銀灰色,渲染玫瑰紅色甚顯著。尾下覆羽暗灰褐色具寬的白色羽端並微沾粉紅色。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上下體粉紅色少而不顯著。
虹膜紅褐色或暗褐色,嘴夏季黑色、冬季橙黃或黃白色,尖端黑褐色,腳黑色。
叫聲:鳴聲為緩慢下降的一連串chew聲,從地面或於螺旋形下降飛行時發出。叫聲為重複的單音chew,乾澀的peut聲或似麻雀的唧叫[2]。
生活習性
習性:常成小群、有時亦見與領岩鷚混群活動和覓食。停息時多站在地上和岩石上,地面奔跑迅速,頻繁地在地上或岩石間奔跑穿梭,偶爾也短距離的從一處飛向另一處,並發出單調的叫聲,為緩慢下降的一連串chew聲,從地面或於螺旋形下降飛行時發出。
食性:主要以野生植物種子為食,也吃灌木果實和種子,此外還吃部分昆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
棲身環境
棲息於樹線以上的山頂苔原、灌叢、草地和有稀疏植物生長的裸露岩石地上和岩坡上,海拔高度1200-1900米或更高。冬季常遊蕩到溝谷或岩石海岸地區,有時也出現在林緣灌叢和稀樹草坡,但一般不進入森林。繁殖期間則多棲息於低山和平原地帶的岩石苔原地區。
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通常營巢於岩壁縫隙和岩石間,1年繁殖1窩,常成群在一起繁殖。巢呈杯狀,由枯草和草葉構成,內墊有獸毛和鳥類羽毛,結構較粗糙。每窩產卵通常3-4枚,卵白色。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東北亞從阿爾泰山至西伯利亞及日本。
分布狀況:指名亞種可能在阿爾泰山有繁殖;亞種brunneonucha繁殖於黑龍江西部,冬季遷至黑龍江南部、遼寧及河北。地區性常見於海拔3600~5500米[3]。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1 | 粉紅腹嶺雀指名亞種 | Leucosticte arctoa arctoa | Pallas, 1811 |
2 | 粉紅腹嶺雀東北亞種 | Leucosticte arctoa brunneonucha | Brandt, 1842 |
3 | 粉紅腹嶺雀俄羅斯亞種 | Leucosticte arctoa cognata | Madarász, 1909 |
4 | 粉紅腹嶺雀貝加爾湖亞種 | Leucosticte arctoa gigliolii | Salvadori, 1869 |
5 | 粉紅腹嶺雀蒙古亞種 | Leucosticte arctoa sushkini | Stegmann, 1932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
參考資料
- ↑ 塔城地區託里縣發現罕見鳥——粉紅腹嶺雀(附圖),新浪網,2018-12-17
- ↑ 粉紅腹嶺雀外形特徵,鳥類-百問中文庫,2016-06-28
- ↑ 粉紅腹嶺雀地理分布,鳥類_百問中文,2016-10-21
- ↑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