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沙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已列出参考文献,但因为没有文内引注而使来源仍然不明。 (2020年2月4日) |
红沙蟒(学名:Eryx miliaris),中国还未将之列保护动物,CITES附录:Ⅱ。红沙蟒(Eryx miliaris)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蟒科沙蟒属,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小型到中等的无毒蛇类。本属已知11种,分布于亚洲。[1]
形态特征
红沙蟒体长一般不超过1 m,头、颈区分不明显,尾短、末端钝圆当地人称其为“土棍子”或“两头齐”。红沙蟒眼小,瞳孔直立,有的眼已退化。背部灰色、沙褐色或红褐色,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腹面灰白色,散有黑色点斑。通体被覆较小鳞片,背鳞更小,平滑或起棱,环体一周60枚以下;吻鳞及唇鳞上没有唇窝,尾下鳞单行。
分布范围
中国: 内蒙,甘肃,宁夏,新疆。
世界: 阿富汗,中国,伊朗,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种群现状
野生种群
中国: 数量不详。许多分类学家把红沙蟒和东方沙蟒作为一个种。
全球: 是常见种,但有些亚种群处于下降趋势。
人工繁育
中国: 有较多人将其作为宠物饲养。
全球:
物种价值
常用部位: 活体,肉,皮
主要用途: 观赏,药用,食用
红沙蟒保护级别
CITES附录:Ⅱ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