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八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红花八角(学名:Illicium dunnianum),是毛茛目、木兰科、八角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常绿中乔木。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福建、贵州、湖南、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000米的地区,常生于湿润山坡、山地林中、山谷水旁、河流沿岸和岩石缝中,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中文学名:红花八角
- 拉丁学名:Illicium arborescens Hay.
- 别 称:红八角、八角、八角仔、台湾八角、邓氏八角(香港)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毛茛目
- 科:木兰科
- 族:八角族
- 属:八角属
- 亚 属:肉被亚属
- 分布区域:中国福建南部、广东、广西、湖南西部、贵州南部和西南部
形态特征
灌木,通常高1-2米,稀达10米。幼枝纤细。叶密集生近枝顶,3-8片簇生,或假轮生,薄革质,狭披针形或狭倒披针形,长5-12厘米,宽0.8-1.2(-2.7)厘米,先端急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明显狭翅,中脉在叶上面稍凹下,在下面突起。
花单生于叶腋或2-3朵簇生于枝梢叶腋;花梗纤细,直径0.5-1毫米,长10-35毫米;花被片12-20,粉红色到红色、紫红色,最大的花被片椭圆形到近圆形,长6-11毫米,宽4-8毫米,雄蕊(19-)24(-31)枚,极少11枚,长1.7-3.3毫米;心皮8-13,长2.5-3.5毫米,子房长1.2-1.5毫米,花柱长1.4-2毫米。[1]
果梗纤细,长20-55毫米;果较小,直径1.5-3厘米,蓇葖通常7-8枚,少13枚,长9-15毫米,宽4毫米,厚2-3毫米,有明显钻形尖头,长3-5毫米,略弯曲。种子较小,长4-5毫米,宽2.5-3.3毫米,厚1.7-2.2毫米。花期3-7月,果期7-10月,也有的花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00-1 000米的河流沿岸、山谷水旁、山地林中、湿润山坡或岩石缝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福建南部、广东、广西、湖南西部、贵州南部和西南部。模式标本采自香港九龙。
木材可制各种器具。
树皮可提取染料。
药用:性味:蓇葖果:辛、甘。效用:蓇葖果:芳香健胃剂。果实为健胃剂,但用法及用量需经医师指示后方可使用。
【侗药】野八国(三江语),【瑶药】樟木钻(龙胜语):根、茎浸酒搽患处治风湿,跌打《桂药编》。
根:苦、辛,温。有毒。散瘀消肿,祛风湿,止痛。外用于跌打损伤,挫伤骨折,风湿疼痛。
近种区别
本种主要特点是叶常3-8片成假轮生,至少在小枝近顶端是如此;叶较狭窄,通常宽1.2-2.7厘米,狭披针形或狭倒披针形,叶柄常有狭翅。花被片12-20片;雄蕊19-31枚;心皮通常8-10枚,有时多到1/3 ;花梗较纤细;果较纤弱。本种与小花八角 I. mi-cranthum Dunn 区别是后者叶为倒卵状椭圆形,狭长圆状椭圆形;花很小;最大的花被片长仅5-8毫米;雄蕊10-12枚;心皮7-8枚。
茎:树高 18~20 公尺,径 30~50 公分,树干通直,树皮平整,老茎有细粒突起,树枝多呈斜上升状。
叶:单生,互生,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 8~15 公分,宽 3~5 公分,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革质,全缘但略反卷,侧脉不明显,表面有光泽无毛茸;叶柄长 0.6~1 公分。
花:被片 15~20 枚,暗红色或紫红色,常带有腺点,长 0.8~1.2 公分,宽 0.6~0.8 公分,仅在中间者最大,内及外层者较小:雄蕊多数,排成 3 列,心皮 12~16 枚,紧密排列呈压缩状,花柱锥形,长 0.1~0.2 公分。
果实:蓇葖果丛呈扁平八角形,由成熟心皮 10~15 枚所组成,每 1 心皮内仅含种子 1 枚;种子略呈长卵形,基部略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