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麩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麩楊 | |
---|---|
圖片來源 | https://ypk.familydoctor.com.cn/tcm_6022/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紅麩楊 漢語拼音:Hónɡ Fū Yánɡ |
紅麩楊,中藥名。為漆樹科植物紅麩楊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ehd.et Wils.的根。具有澀腸止瀉的功效。主治痢疾,泄瀉。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紅麩楊
拼音名:Hónɡ Fū Yánɡ
出處
《湖南藥物志》
來源
為漆樹科植物紅麩楊的根。秋季採挖。
原形態
落葉喬木,高7~12米。小枝被有短柔毛。單數羽狀複葉,小葉7~11片,最多可達17片,葉軸的上部有狹翅或在幼時葉軸全部有翅;小葉無柄,小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7~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下面脈上被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1~20厘米,具開展的分枝,被細柔毛;花小,白色;花葯紫色。果序下垂,核果紅色,近圓形,密被柔毛。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功能主治
- ①《湖南藥物志》:"治痢疾。"
- ②《貴州藥植目錄》:"澀腸。治痢疾,腹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1]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