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牛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约翰·牛顿(牧师) | |
---|---|
牧师 | |
出生 | 1725年7月24日 |
知名于 | 写出了著名的赞美诗《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 |
知名作品 | 《奇异恩典》, |
诗人约翰·牛顿(John Newton,1725年7月24日-1807年12月21日),英国牧师。之前从事大西洋上的贩奴生意,在皈依基督教并放弃其生意之后,写出了著名的赞美诗《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 1743年应征入海军,之后大西洋上从事贩奴生意,1764年放弃其生意并在立志加入基督教,经十六年努力,终于获圣公会按立为牧师,1807年12月21日约翰·牛顿逝世。约翰·牛顿这一生共写了二百八十首圣诗,其中以赞美诗《奇异恩典》这一首为大家所熟悉。
简介
诗人约翰·牛顿[1](John Newton,1725年7月24日-1807年12月21日),英国牧师。之前从事大西洋上的贩奴生意,在皈依基督教并放弃其生意之后,写出了著名的赞美诗《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
1725年7月24日,约翰·牛顿出生于英国伦敦,是一个从事地中海贸易的船长的儿子。母亲是一位敬虔的基督徒妇女,以基督教的信仰来教育他,为的是希望约翰·牛顿长大后能够从事圣职,所以他从小就懂得背诵教会问答及许多以撒华滋的圣诗。虽然母亲在牛顿七岁时就辞世,但慈母对牛顿一生的影响是极大无比的。牛顿曾和他父亲共同出海6次直到1742年他父亲去世。在1743年他应征进入海军,在皇家海军“哈维奇”号上作为海军少尉替补军官服役。在海上的生活,很快便染上了水手的放荡习惯,道德日益堕落,吃喝嫖赌、奸诈狡猾,以致于恶名远扬。某日在航途中阅读关于肯培多玛的遵主圣范一书,心受感动而改行。但此后六年仍进行不道德的职业─在非洲一带贩卖黑奴。直到1764年才归正路,在圣公会担任圣职,终身致力于反对蓄奴制度。当他请求任圣职之时,考试委员认为他不学无术而拒不受理,但经过伦敦主教详细考验之后,才发现他并非不学无术之徒,他精通拉丁及希腊文,并且满腹经纶。他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写过多首感动人心的赞美诗。1807年12月21日约翰·牛顿逝世,他为自己写了一座墓志铭:‘约翰·牛顿牧师,从前是一个犯罪作恶、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隶之仆,但藉著救主耶稣基督的丰盛怜悯,得蒙保守并赦免,指派宣传福音。’他曾交代后人,除此墓碑以外,其他的纪念物都不要,但他所写的圣诗比任何纪念物具有不朽的价值,除了最有名的奇异恩典以外,还有数首诗歌流传于世。
著作
英语原文: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my fears relieved;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 I have already come; This grace has brought me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me home. The Lord has promised good to me, His word my hope secures; He will my shield and portion be, As long as life endures. Yes, when this flesh and heart shall fail, And mortal life shall cease; I shall possess, within the vail, A life of joy and peace. The earth shall soon dissolve like snow, The sun forbear to shine; But God, who called me here below, Will be forever mine.
一种译文: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我心已得安慰;
初信之时,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宝贵!
许多危险,试炼网罗,我已平安经过;
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领我归家。
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
喜乐颂赞,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现。”
上面这一首“奇异恩典”可以说是作者牛顿·约翰的自传。他虽然是一位伟大的布道家,又是圣乐诗人,无论是他所写的圣诗或讲道,都有极大的感力,他一生都不能忘记,他原来在罪中生活,作罪奴隶;那是蒙神恩典,才把他从祸坑内和淤泥中拯救出来,所以他口唱新歌(共写了二百八十首圣诗,似乎以“奇异恩典”这一首为代表作。)
一生经历
曲折的童年
他在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但虔诚的母亲在生前不断为他得救祷告,也盼望他能做牧师,终于在三十年后才得见果效。他幼年随父亲航海,染上水手放荡恶习,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后来被征兵,曾逃脱又被捉回。以后利用海运做贩卖奴隶生意,想不到因闹出事来,自己反在非洲沦为奴隶,备受痛苦,幸亏父亲知道,派人把他救回。在他乘船途中,忽遇大风浪,船几乎沉没,他知道自己一生离弃 神,于是认罪悔改,得以平安回国。重生以后,生命有了奇妙改变,献身终生为主所用。
由于他学历太浅,只读了两年的书,所以不够资格被按立牧师,但他并不灰心,仍努力自学,除研读神学以外,他学希腊文、希伯来文等。经十六年努力,终于获圣公会按立为牧师,被派往奥尔尼工作。因为他有重生的经验,为人谦和,满有爱心,圣洁自守,在属灵生活上又继续不断地追求,所以讲道十分有能力,许多人从他得到帮助。他在那里大见果效之后,又应邀去伦敦工作,并出版了一本讲道集,名为《弥赛亚》,很受欢迎。
主张改革的壮年
他竭力主张传福音,领人信主耶稣得救,与有些教会重仪式不同(有的墨守教会中的规矩,例如若非会友请求,牧师不能自动去探访他们)。他除了主张废除奴隶制度以外,也推动教会家庭化,把福音带到每一个人的家里。他工作无论怎样忙碌,都乐意与人个别的交谈,以便在特别的问题上帮助人。他的讲道也影响了许多牧师,使一些人大发热心,竭力向海外宣扬福音。牛顿的属灵儿子多马司各脱,是牛顿等人所筹组的“教会传道会”的首任秘书,海外差传之父威廉克理受他讲道的影响极深。
改变风气的中年
当时英国著名的国会议员威伯福斯,因对信仰问题心中起挣扎,遂写信给牛顿,约晤之后,从他谈话中获益极大,于是他们成为好友。牛顿不劝他放弃职位,只鼓励他尽忠职守,同时坚定自己的信仰,使他自己在与 神交往之中,感觉到 神把整顿社会风气的责任交托了他,结果把十八世纪的颓废社会焕然一新。伦敦的一班“上流人”受到这风气影响,也使福音运动日见兴盛。
吸取教训的老年
他讲道的两个特点是:一是注重谈话式;二是关心听众的需求,用生活实例解明他所讲的道。可能因为他本身曾犯罪又蒙拯救的经验,所以能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述一切。他生活体验非常丰富,直到八十岁的时候双目失明,不能读经,但照样用口传道。
英勇无畏的一生
他在八十三岁离世以前,自己写好墓志铭:“牛顿·约翰,生长英伦,离经叛道,罪恶沉沦,放逐非洲,身经大劫,蒙主恩佑,履险如夷,且膺圣职,年八十三,辞世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