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紀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紀姓,中華姓氏之一,作為姓氏的"紀"讀音應為Jǐ。 唐、宋期間,紀氏族人逐漸向沿海一帶遷移。明、清時候,更進一步向台灣島遷移,逐漸發展成為大姓。

紀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2018年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七位,在台灣省是第七十一位大姓,人口約一百三十五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85%左右。

紀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地,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記載,西周初年,為了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地(今山東壽光),他建立了紀國。紀國,是神農氏直系後代的直系封國,後來因為腐敗而衰敗。紀國始祖曾在一金壺中留下治國妙計,但歷任國君都未能開封過,因此被齊國滅後,"齊主嘆之。"紀國建立於商朝後期,在周朝分封列國時正式確立為國在今山東壽光,國家一共存在了五百年(公元前1046~前523年),其中公元前1046~前691年是獨立國家,公元前691~前523年則是齊國的附庸國。紀國被齊國滅亡後,紀侯仍然作為一城之主並作為齊國的附庸國而又存在了一百六十七年,歷十代"君主"。

亡國後的紀國王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為姓氏,稱紀氏,世代相傳。不過,與其他諸侯國被滅後國民多有採用國名為姓不同,紀國基本上只有王族的人繼承了國姓紀氏。

源流二

源於紀族,出自上古伏羲氏之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上古時期有一紀族,伏羲氏之臣中有個人叫紀侗,據說即其族人。後來在舜還未為帝時,身邊有個老師名叫紀後,也是古紀族後人。

在古紀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氏族名稱為姓氏者,稱紀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三

於子姓,出自大禹執政時封賜之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該族先祖原居南陽(今河南南陽)河畔,因在大禹執政時,曾有族人出策導河入海有大功,故賜以紀國(今山西沁縣),該紀國境內有紀河(今庶紀河),因以為國名,族人以國名為姓氏,稱紀氏,世代相傳。

該紀氏在上古時期是一個顯貴的家族,有悠久的歷史,其聲望可以和虞舜、黃帝的氏祖相提並論。

源流四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官爵紀王,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紀王,是金國初期由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設置的督官,由親信宗親王族承擔,負責監督所有官員,為王爵,官秩一品。金國初期,金太祖的第八子完顏•宗強(金熙宗完顏•亶的叔叔,金國唯一的水軍主將完顏•阿魯保)、金太祖的第十三子太尉尚書令完顏•守道(完顏•習尼烈)等,都曾擔任"紀王"官職。

在完顏•宗強、完顏•習尼烈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王爵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紀氏,世代相傳。

源流五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官爵紀和大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紀和大夫,是金國模仿宋朝國政機構所設置的一種官職,即是司天翰林官階中的官職之一,負責執掌天文、曆法等,官秩為正六品上。

在紀和大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王爵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紀氏,世代相傳。

源流六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官蒙古族官吏丑驢,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丑驢,是蒙古韃靼部人,元朝末期的工部尚書。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在明朝永昌侯藍玉為大將軍率軍擊潰北元殘餘政權的"捕魚兒海之戰"(今俄羅斯貝加爾湖)以後,丑驢歸附於明太祖朱元璋。

由於丑驢精通蒙古文、突厥文、漢文、回回文等諸多文字,因此出任通譯書。明太祖很喜歡丑驢學時淵博,特賜其漢姓名為李賢,授燕王府紀善。紀善,就是明朝中央政府派遣至各王府的專職老師,官秩正七品。李賢在燕王府侍奉燕世子朱棣最恭謹。後來這位燕世子發動了"靖難",李賢有輔佐重勛,直至朱棣成為明成祖,紀善李賢因功累遷至都指揮同知。此後,凡塞外表奏及朝廷所降詔敕,皆由李賢譯書。而且李賢亦屢陳所見,明成祖皆採納之。到了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念李賢舊勞,晉升為後軍都督僉事,再進右都督,賜賚甚渥(賞賜甚豐)。後又封李賢為忠勤伯,食祿一千一百石。

在李賢逝世前,令其二子以其先官職"紀善"之稱為姓氏,改姓紀氏,以念明太祖的知遇之恩,其後以紀氏世代相傳。

源流七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赫爾濟氏,亦稱和和濟氏,滿語為HergiHala,漢義"綱紀",世居長白山地區,後多冠漢姓為紀氏。

⑵.滿族紀里氏,亦稱濟禮氏,滿語為GiriHala,漢義"正",世居駑宜(庫頁島,今俄羅斯薩哈林島)、占尼河(今吉林梨樹葉赫河支流)、長白山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為紀氏、鄭氏等。

⑶.滿族錫瑪喇氏,亦稱錫瑪拉氏,滿語為SimaraHala,世居額楚(今黑龍江額爾古納河北岸),後多冠漢姓為紀氏、計氏等。 [1]

得姓始祖

紀侗、紀後、姜叔姬、紀隱侯、失必兒•丑驢(李賢)。

郡望

平陽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

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置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

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置"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高陽郡:戰國時期為高陽邑,東漢桓帝時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晉朝泰始初期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時轄四縣,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北魏時期置青州高陽郡,轄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縣西北部一帶。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

堂號

平陽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高陽堂:以望立堂。原是黃帝孫子顓頊的名字(黃帝→昌意→高陽),漢朝時期設有兩個高陽縣,一屬幽州涿郡,二屬徐州琅邪郡。晉武帝泰始元(公元265年)立高陽為郡國,管轄地區在河北省高陽縣一帶。

考證

2012年前後,山東沂水縣境內紀王崮發現春秋時期國君級大墓,這一發現也許會揭示很多紀國滅亡前後歷史未記載的信息,同時甚至會解密印證紀氏各分支春秋戰國時期的擴散與發展細節。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