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要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組織要素是中國的一個特定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組織要素是組成組織系統的各個部分或成分,是組織的最基本單位。組織要素決定了組織的結構、功能、屬性和特點。區分和研究組織要素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有利於對組織成員,組織內的類群及其相互關係的調節和預測。
組織要素的理論回顧
1.古典組織要素理論
早期的組織理論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前後,主要側重於靜態組織的研究,注重組織效率。馬克思·韋伯的思想決定了古典組織理論的主流。他認為,任何組織都是以某種形式的權力為基礎。沒有權力的作用,組織就不可能達到目標。有了適合行政組織的權力基礎,韋伯勾畫出的理想官僚組織是一層層控制的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體系。組織成員間的關係只有對事的關係而無對人的關係,完全以理性的、制度化的準則為指導。由此可見,韋伯從組織的構成基礎的視角,認為組織本質的構成要素就是權力,一切組織管理均以權力為基礎,權力是組織的隱性要素。而在管理過程中的權力來源於制度,制度是組織管理過程中的主要顯性要素。
韋伯的組織要素劃分是基於他所理解的組織的本質。而這種認識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將組織看成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只注重組織內部的適應性,強調大棒加蘿蔔的組織管理方式;只注重正式組織,忽視人的高層次需求。
2.現代組織要素理論
20世紀30年代後,組織理論得以蓬勃發展,組織的研究由靜態轉向了動態。人際關係,個人,組織行為和組織環境成為研究重點。現代組織理論認為組織是一種開放的,充滿決策的系統,強調組織對外部環境的適應和組織內部結構的協調。同時,它也強調組織成員的價值和期望,重視人性,人與人之間的協調,個人與群體的協調及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協調。其中,社會學派和系統學派對組織要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1)社會系統學派的組織要素劃分。社會系統學派創始人巴納德認為,組織是有意識的協調兩個以上的人的活動或力量的一個體系。社會各級組織都是一個協作的系統,它們都是社會這個大協作系統的某個部分或方面(巴納德,1938)。組織需和其整個外界環境達到平衡,既要有效的滿足組織目標,又要「有能率的」滿足個人動機。從這一組織存在的視角,巴納德提出了組織的三個基本要素:信息交流,做貢獻的意願和共同的目的。對於任何級別,任何規模的正式組織,三者缺一不可。
巴納德的研究揭示了組織的部分本質,即組織的存在是由於組織可以通過人與人的有效協作來達到單憑個人努力所無法達到的目標。但他對組織要素的劃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他過分強調組織中人的因素,而忽視了其他物質要素的存在,只是以部分替代整體。其次,雖然他在組織的整個理論體系中強調了社會協作大系統,但對組織要素的區分還只局限於組織協作體系內,將組織看成是封閉的系統,忽視了對組織的外部要素的研究。
(2)系統管理學派的組織要素劃分。卡斯特和詹姆斯·E·羅森茨韋克認為,組織是由各個子系統有機聯繫組成的系統。構成組織的系統具有開放性和整體性。組織要生存和發展,除了要保持系統內的均衡,還要與外界環境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保持動態平衡。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從系統論的角度提出,組織要素就是組成組織系統的五個子系統:目標與價值子系統,技術子系統,社會心理子系統,組織結構子系統和管理子系統。
系統要素的提出揭示了組織系統的部分特徵。但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對子系統劃分的依據比較含糊。五個子系統間相互交叉重疊,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有學者認為,技術子系統和組織結構子系統其實是組織要素的表現形式。
組織要素的劃分
如前所述,組織是一個開放的,具有特定目標的協作系統。結合巴納德,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對組織要素的研究,我們認為,組織具有開放性、系統性、目的性和協作性的特徵。作為系統,組織同時又具有整體性的特徵。
根據這些特性,組織要素分為:組織外部環境,組織內部環境,組織目的,管理主體和管理客體。組織的開放性和系統性決定了組織的一個重要要素就是組織環境,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系統的目的性決定了任何組織都有其存在的目的,構成組織的重要要素。系統的協作性和整體性說明組織作為一個整體,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離不開內部相互協作,相互調節的要素。根據系統論的觀點,系統內相互作用的要素系統為施控系統和受控系統。組織管理的施控系統和受控系統分別是組織內的管理主體和管理客體。這五個基本要素相互結合也相互作用。
1.組織的外部環境是指組織的成員或群體向組織的外部觀察時的視角。任何組織都處於一定的外部環境中,並與外部環境發生着物質、能量或信息等各種交換關係。組織的宏觀外部環境有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等;中觀環境是組織所在行業的市場環境,生產環境,科學研究和技術環境等;組織的微觀環境是指組織的利益相關者所構成的環境,如地方政府,顧客,供應商,競爭者等。
2.組織的內部環境是指組織內部的成員或群體之間的關係模式所構成的環境,如結構環境,制度環境,文化環境等。組織的內部環境須和外部環境發展相一致。外部環境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組織須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調整內部環境,才能使組織的內外要素相協調。
3.組織目的。組織目的是得到組織所有成員認同的共同願望。巴納德認為,當兩個或更多的人為一個共同的目的而協作時,組織就形成了。目的是使組織統一起來的因素,沒有了組織目的,組織就不可能建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組織的目的通常有兩種:物的目的和社會的目的。物的目的是指物體或物的存在。社會目的指組織同社會發生信息交流形成的特定的相互關係。理論界普遍認為,組織的終極目的應重在後者。組織在確定組織目的這一要素時,應充分認識到,既要反映組織中個人的目的,又要反映組織的共同目的。
4.管理主體作為系統的組織,它的構成要素應是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實現組織目的的過程就是一個內外部要素相互作用及內部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內部要素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管理實踐的形式來體現的,即通過管理主體和管理客體的相互協作來完成的。管理主體可以是人或機構,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擁有相應的權威和責任來從事協調和控制活動。
5.管理客體是指被管理,協調和控制的對象。管理主體領導管理客體實現組織的目的,而管理客體完成組織目標的狀況又對管理主體產生反作用,從而使之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調整。積極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能使組織更好地實現組織目的;而消極的作用會使組織走向滅亡。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搜狐,2019-05-26
- ↑ 漢字演變簡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漢字字形看五千年社會變遷,搜狐,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