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資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結構資本是個專業術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結構資本是指企業的組織類無形資產,它包括企業管理當局的領導力、戰略和文化、組織規則和程序、管理制度與措施、數據庫和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品牌形象等等。結構性資本是影響企業人力資本效率,進而影響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環境因素。
結構資本是使個體人力資源真正轉化為企業人力資本的有效轉換機制。企業通過各種制度安排所形成的組織力具備了資本所特有的性質,這就是結構資本在企業組織中存在的基礎,它反映了系統效率的提升對於企業的重要意義。
結構資本的存在基礎
目前,國內外對結構資本的研究尚未形成體系,雖然有許多文獻都提到結構資本。但對其內涵以及表現形式還很難達成一致。例如,瑞典的卡爾·艾里克·斯維比認為,「結構資本是組織自身蘊涵着的結構性隱含知識」,弗郎西斯·赫瑞比認為。「組織中的結構資本,可以是計算機系統、網絡,也可以是簡單到電話、會議室,這些結構資本對於充分發揮智力資本的作用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按照現行的國際主流觀點,結構資本是蘊涵在企業組織機構、制度規範、企業文化中的組織性資產,它體現了組織聚合人力資源、創造價值的潛在能力和運作機制,而不是單純地指企業組織結構本身。
在傳統經濟學理論中,資本一直被認為是用於生產並且能夠實現價值增值的物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了這種觀點,認為不僅要看到資本作為「物」的生產性,更要看到資本的本質其實是被物的屬性所掩蓋的人與人的關係。因此,在研究企業內部管理的過程中,更需要從社會性的角度考察資本的概念,只要能夠為企業所擁有並且可以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的生產經營要素就完全具備了資本的屬性。結構資本是由企業組織所內生的一種組織力,它直接反映了企業整合各類資源、發揮系統效率的競爭能力,並且這種能力是可以不斷積累並持續發揮作用的。
在政治經濟學中有一個重要的貨幣資本循環公式:G—W—G ,它反映的是資本主義經濟的運作模式,即資本家把貨幣資本投入生產形成產品,然後將產品拿到市場上交易換得新的貨幣財富,只有當G'>G即實現剩餘價值時,這種循環才能不斷延續下去。從管理學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將這個公式進行重新演繹。把G由單純的貨幣資本擴展為包括貨幣、人力等在內的一切能夠投入生產活動的資源要素,並且將其中的W換成0,代表企業的組織力(Organization)。此時,這個公式就轉變為G—O—G'=G+△G,即只有當企業具備一定的組織力O(Organization)時,才能有效整合各類資源G,實現企業的價值增值△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G值的大小不僅要看投入企業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是否優質,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企業內部組織力的大小,組織力越大的企業擁有越高的組織系統效率,從而產生的△G也必然更大。企業通過各種制度安排所形成的組織力具備了資本所特有的性質,這就是結構資本在企業組織中存在的基礎,它反映了系統效率的提升對於企業的重要意義,因而結構資本也成為每個企業不可或缺並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資本要素。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倉頡,為何叫「倉頡」?甲骨文揭開了顛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