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麼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麼管 |
《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麼管》是一本可讀性很強、很有針對性的實務管理書,他的特點是將那些每天發生在管理者身邊的「平凡瑣事」、「日常煩惱」提煉成一個個具體的問題,用作者自己的感悟與讀者交流,提供解決之道。作者南勇用自身數年來在工作中的見聞,以及在管理中的追尋和探索,寫下了這難能可貴的80個管理心得,這些心得都是從作者的工作中來,也必將指導着更多的管理者應用到工作中去。《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麼管》擯棄了理論性和學術性的枯燥乏味,文筆輕鬆活潑,尖銳深刻、簡單易懂,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公司管理類圖書。
基本內容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開本:16
ISBN:9787540447410、7540447419
品牌:中南博集天卷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日
作者:南勇
頁數:279頁
語種:簡體中文
書名: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麼管
作者簡介
南勇,1998年至2006年在日本留學。並分別於2004年3月畢業於日本群馬縣高崎經濟大學經濟系經濟學科,取得經濟學本科學位;於2006年3月畢業於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大學院商學研究科取得商學碩士學位。2006年4月回國後,先在潤滑油行業,食品行業工作過一段時間,後於2007年初進入汽車銷售行業。現任唐山市廣汽豐田經銷店的行政總監一職。
圖書信息
作者:南勇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平裝: 280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540447410, 7540447419
條形碼: 9787540447410
產品尺寸及重量: 24.6 x 16.8 x 2.2 cm ; 440 g
品牌: 北京博集天卷
目錄
前言 於「至拙」處見「至巧」
第一篇 「閒人」與「忙人」
第二篇 「專才」與「全才」
第三篇 「管理型人才」與「業務型人才」
第四篇 偽「人才重視論」
第五篇 別拿自個當「省委書記」
第六篇 「這事兒我已經交代了」
第七篇 世上沒有「長了腿」的政策
第八篇 「句號」式管理與「逗號「式管理
第九篇 「老東西」與「好東西」
第十篇 是「一起教育」還是「個別開藥方」?
第十一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第十二篇 「抓細節」與「找茬兒」
第十三篇 「釣魚」與「撈魚」
第十四篇 管理也有「速度」嗎?
第十五篇 「平平淡淡才是真」嗎?
第十六篇 你要折騰!
第十七篇 「廁所乾淨」=多賣車?
第十八篇 「衛生」是「打掃」出來的嗎?
第十九篇「懂權謀」、「用權謀」與「弄權謀」
第二十篇 「生存」與「做事」
第二十一篇 「妥協」與「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係
第二十二篇 如何讓「儘可能多」的人成功
第二十三篇 人的「做事動機」到底是什麼?
第二十四篇 如何做到「強迫堅持」?
第二十五篇 如何防止「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現象?
第二十六篇 「七十分」主義
第二十七篇 「下意識」中丟掉的分要在「下意識」中掙回來
第二十八篇 「廉潔」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第二十九篇 「年輕人的血性」
第三十篇 「理想」是可以讓人充滿激情的
第三十一篇 天底下最大的「騙子」——年齡
第三十二篇 可以「得意」,但不要「忘形」
第三十三篇 「公交」與「私交」
第三十四篇 說「壞話」與聽「壞話」
第三十五篇 鬼才信什麼「對事不對人」
第三十六篇 「打死也不說」
第三十七篇 「吃虧」是福
第三十八篇 只有「吃吃喝喝」才能搞好「群眾關係」嗎?
第三十九篇 潛心經營好「與你身邊七個人的關係」
第四十篇 「辦法」多還是「困難」多?
第四十一篇 如何對付公司內部的「山頭主義」——求人不如求自己
第四十二篇 「兵」不善戰乃為「官」者之過
第四十三篇 逼員工「自己想辦法」
第四十四篇 時間,是可以「浪費」的
第四十五篇 「全員老闆主義」
第四十六篇 如何在「現有」條件中有所作為?
第四十七篇 也談「無為而治」——「抓權」與「放權」
第四十八篇 尊重並堅持「層級管理」
第四十九篇 「一切用數字說話」與「只問結果,不問過程」
第五十篇 「殺民濟官」與「殺官濟民」
第五十一篇 「距離」與「美」
第五十二篇 「抓細節」不應只停留在口頭上
第五十三篇 小錯誤大處理,大錯誤小處理
第五十四篇 成功「諸要素」的「可控性」
第五十五篇「中日」之別
第五十六篇 學點「宏觀經濟學」
第五十七篇 民營企業中的 「加班」、「效率」與「資源浪費」
第五十八篇 「存在就是合理」… 嗎?
第五十九篇 「民營企業中的主人翁意識」
第六十篇 「團隊精神」是可以嗅出來的
第六十一篇 允許員工「三進三出」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第六十二篇「顧客滿意度」與「員工滿意度」哪個更重要?
第六十三篇 「員工滿意度」越高越好嗎?
第六十四篇 「金錢激勵」的「陷阱」
第六十五篇 「疑人不用」與「用人不疑」
第六十六篇 珍惜下屬的每個「主意」與「點子」
第六十七篇 「感恩之心」應是相互的
第六十八篇 「別把家裡的事帶到單位來」嗎?
第六十九篇 「誇獎」的神奇功效
第七十篇 其實員工「猛如虎」
第七十一篇 不要輕易「否定」員工
第七十二篇 把「功勞」讓給下屬
第七十三篇 逗你玩兒!
第七十四篇 算你狠!
第七十五篇 「增值」的人生
第七十六篇 為「功利主義」平反
第七十七篇 「面子」與「里子」
第七十八篇 「做事」與「得罪人」
第七十九篇 不信邪!
第八十篇 「紅燈行、綠燈停」與「順毛驢」文化
第八十一篇 「沒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
第八十二篇 學做「群眾領袖」、「草莽英雄」
第八十三篇 「全息式」管理法
第八十四篇 「積累」與「雞肋」
第八十五篇 學會「欣賞別人」
第八十六篇 不合邏輯的「邏輯」——別瞎琢磨人!
第八十七篇 快樂的「壓力」
第八十八篇 靠自己!
後記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着」
序言
於「至拙」處見「至巧」
「管理」到底是什麼?是一種技巧,還是一種能力?抑或乾脆稱它為一門科學?
關於這個困擾着眾多管理者多年的命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心中各有自己的答案。
我也不例外。只不過也許略有不同的一點在於,對於「管理」,我更多地把它視為一個「哲學」命題,甚至於是一個「心理學」命題。即,管理學的真諦其實並不在於「怎樣做」(操作技巧或技能),而在於「怎樣想」(如何認知)。這就像一個「腦筋急轉彎」的遊戲,當我們將所有注意力都本能地集中於某個看似明顯的事物(我們之所以會這樣做,往往是出於一種「傳統認知」的影響,而且這種「傳統認知」的影響力往往極為強大,強大到幾乎成為我們的「認知本能」,以致到了幾乎不可能被「質疑」的程度),常常「上下求索而不得其解」,直弄得自己腦門冒汗、身心俱疲的時候,才往往會突發靈感,猛然意識到原來那個看似明顯的事物旁邊的原本「毫不起眼的事物」,才是你要尋找的「真命天子」。管理也一樣。在這個領域裡存在着太多「不可侵犯」的「常識」。明明照着這些「常識」做總是讓人碰得頭破血流,那些「常識」卻依然「不可侵犯」,只能令人埋怨責任全在自己—不是自己缺乏「慧根」,根本不可造就;就是自己「時運不濟」,老天不長眼。總之,都怪自己「廢物」。真正敢於站出來對「常識」發出質疑之聲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
那麼,在這些「常識」(應該稱其為「偽常識」才對)中,到底是哪些東西總是在阻礙人們成功的腳步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這些「常識」總是過於強調「取巧」——有一種神奇的管理方法,可以讓你的公司和員工的效率提升300%;你也可以成為比爾.蓋茨;你的智商和愛因斯坦其實沒有區別;我的成功可以複製;你的公司也可以成為世界500強……
你也許對這些煽情的語言並不陌生,因為它們已經作為一種「常識」充斥了我們這個世界。你也許曾經參加過一些令你熱淚橫流、血脈噴張的「勵志培訓」;也許曾看過不止一本令你覺得你真的與比爾.蓋茨其實只有「一步之遙」的「勵志書籍」,但是,你肯定會有過不止一次這樣的體驗——這種「熱血沸騰」的感覺撐死只能持續一個星期(這還算長的),那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又回到了一個自己習慣並熟悉了的世界,看到了那個一如既往的,茫然若失,找不到方向的自己……
久而久之,「勵志」本身就成為了一個行業——能讓你「激動」一下,身上打個激靈就行,至於是否能把你真的帶上「成功之路」,則不是我要關心的事情。但有一樣,「激動」這玩意兒有時候會「上癮」的,我的下一次培訓你肯定還得參加,我的下一本書你一樣照買不誤。「賺錢」這事兒我可不能耽誤了。這就好像是一種「成功學興奮劑」,明知沒用,卻又欲罷不能。
平心而論,這些「常識」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甚至可以說它們中的許多確實代表了一種真理。只是這些「常識」與「真理」其實離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很遙遠,遠不是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範圍之內。但是這些「常識」的製造與鼓吹者們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們善於把本來「遙不可及」的東西「拉近了」給你看,成功地讓你產生「離我很近」的「錯覺」,這一點上。
我們這個世界現在充滿了浮躁。每一個人都在渴望「速成」或「速效」。管理的世界也是一樣。每一個管理者都在渴求出現一種「神奇管理藥方」,或者是類似於「一陽指」之類的「點穴神功」——只要「此招一出」,必定「藥到病除」。反之,只要「招數不靈」,沒有「立即見效」,則肯定是一個「損招」,必須立刻淘汰,再去尋找新的「一招靈」妙藥……如此「周而復始」,在「狗熊掰棒子」的「幼兒遊戲」中虛度光陰,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企業一天不如一天,逐漸病入膏肓……。
只要我們這個社會一天不將「取巧」二字除去,我敢保證「『量產』成功人士」這一「勵志學」的終極目標將永遠只會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的管理者不將「浮躁」二字去掉,他們的企業也永遠不會踏上「可持續發展」的坦途。
與「取巧者」相比,真正的「成功者」沒有一個不是「大拙」之人。他們成功的秘訣恰恰在於一點——將「取巧者」不屑一顧,扔掉的東西一個個地撿了起來。僅此而已。而做到這一點,是絕對需要一股「拙」勁兒的。這種「拙勁兒」,追求的不是想入非非,而是「務實」與「腳踏實地」的精神;不是「一鳴驚人」,而是「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日積月累」、「積小勝為大勝」的執着;不是一塊「巨石」,而是對一粒一粒「沙子」的珍惜……,歸根結底,「成功」的最根本秘訣在於兩個字:堅持。任何一種「堅持」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成功。而真正能夠做到「堅持」二字的,無不是「大拙」之人。這些人也許會博覽群書,但是我敢保證他們不會真正把什麼「勵志」書籍當回事,因為書中說的,都是他們曾經並正在做的事。
我作為一個汽車經銷4S店的管理者,也曾不止一次地聽過「高水平」的培訓課。但現在就算絞盡腦汁,也很難回憶起這些課程的些許片段了。唯有一個短短的視頻培訓資料,令我至今記憶猶新。那是日本一家叫做「南國豐田」的汽車經銷商(這家經銷商的傳奇事跡我會在本書中向讀者詳細介紹)老闆的一席話「我實際上沒有什麼秘訣,我所做的其實只有一件事:要求我的員工每天都比平常水平好一點點,這樣一直堅持下去,10年就會是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20年來,我就是一直這樣做下來的。」如此「拙人拙語」,卻足以振聾發聵。
所以,如果你問我管理有什麼「神奇妙招」,我還是要這樣回答你:眼睛不要看得太遠,就看着你眼前的事物就行。把那些平素被你忽略掉的事物一個個地撿起來,並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假以時日,必定大有收穫。但同時我要提醒你:這件事其實一點都不簡單,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你可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
從今天開始,你要努力把浮在半空中的腳強行拖回到地面上,嘗試着做一個「至拙」之人。
而本書,也是為這種「至拙」之人而寫。她不幻想能夠為期待成功之人提供一塊「巨石」,只希望能夠灑下一粒一粒沙子,並能夠為有心人細心地撿起和收集。
推薦
《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麼管》提供的管理方法,將使你的企業員工效率提嘉300%!8年的500強企業行政管理經驗,閱讀了超過1OO部中日文管理學、心理學著作,系統整理了多達2000篇的管理雜誌文章,與50位管理專家和資深諮詢師做過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在此基礎上,作者做了反覆的論證和定性分析,使《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麼管》所貯藏的巨大能量以最簡單、最質樸的方式呈現!
老闆喜歡下屬接受的管理方法,幫你培養老闆的視野、思維和手段!「管理」與「業務」本是兩碼事——「業務」好的人未必懂「管理」,「管理」好的人也未必精「業務」,但在現實世界中,這兩個概念卻被極大地混淆了。任何一種制度與政策都不可能「只要被制定出來就會自己保證自己的執行」。所以,只負責把政策「制定」出來就「萬事大吉」不是管理者盡職盡責的表現。只有推進「執行」才是「硬道理』』。把握好與員工之間的「距離感」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可不是件小事兒——太貼心就會「添亂」,太不貼心就會「出局」。對於公可而言,任何與「金錢」有關的激勵手段都是一把「雙刃劍」:既可傷人,亦可害已。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管理也是有速度的,這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快速地執行」,即執行力的「速度」問題;一個是管理「創新」的速度問題,即只要某種制度或管理方式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老化」,就要毫不猶豫地立即予以創新,絕不拖延。
500強資深行政總監、卓越管理者分享的88個管理心得。
文摘
1、別拿自個當「省委書記」
民營企業最為重要的價值觀就是「務實」。任何一種形式的「官僚主義」都是荒謬可笑的。
都知道民營企業是以「做事」為本、「賺錢」為本的。這個大前提決定了對於一介民營企業而言,一切事物的出發點都應該是兩個字:務實。任何與「務實」無關的東西,都應該揚棄。
但在現實世界中,搞混了這一點的民營企業真是何其多也!不知是小時候電視看得太多,還是從前「計劃經濟」時留下的「遺毒」太深,現在的很多民營企業的管理者看上去幾乎與「省委書記」無二,十分有「領導派頭」,說話必打官腔,言必談「開會」。誠然,「開會」是在任何一種組織中落實「管理」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可或缺。但如果事物僅僅停留在「會」開了沒有,而不是「事兒」辦了沒有的程度的話,那麼「會議」本身就僅僅流於了形式,成了為「開會」而「開的會」,「開會」這件事兒就會成為一種在民營企業中極為可笑的「官僚主義」的典型象徵(儘管在事業機關中這樣的事情司空見慣,但人家那是吃的「皇糧」,有國家養着呢,而你是民企,你的「食兒」得自個兒「掙」,千萬別搞錯了角色)。 當然,也許每個人都幻想着自己擁有一個「夢幻般的團隊」,做事兒刷刷刷,利索得不行——遇到問題趕緊開會,會開完了弟兄們立馬兒行動,齊心協力,三下五除二就把事兒漂亮地辦了,根本不需要你操心——多爽!這種執行力不是蓋的! 問題是,你是否擁有這樣的「夢之隊」?
恐怕絕大部分時候讓你鬱悶甚至痛苦的事兒是——甭管你開了多少會,基本上說的都是「重複」的話,講的都是「重複」的事兒——意味着你的「會」開得極沒效率,開了也等於白開,因為什麼事兒都沒解決,什麼事兒都沒辦成。也就是說,你這就叫為了「開會」而「開的會」,或者也可以稱之為典型的「官僚主義」——甭管事兒乾沒干成,反正「會」我開了,「事兒」我布置了(意味着我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職責),沒幹成是「他們」的事兒,和「我」無關。
現在問題來了,你雖說可以這麼理解這件事兒,但就像我前面說的一樣,你畢竟不是「國家隊」,有國家養着,你是民企,得「自食其力」,如果企業垮了,你也就沒飯吃了。沒人給你「包底兒」,你的「底兒」得自個兒「包」。事情就這麼簡單。
歸根結底,「開會」是為了「解決」事兒,「解決」不了任何「事兒」的會不如不開,或至少應該少開。
那不開會的話,怎麼解決問題呢?很簡單,有些事兒「一對一」地做效果更好,且更結實。
因為「開會」,說白了就是「把大伙兒招到一起商量一件事兒」。這種形式重不重要?實話實說,重要。但走了形式主義的話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很多事兒可以不用「把大伙兒招到一起商量」的話儘量不要這樣做。因為如果你這樣做了,就等於給了很多人「濫竽充數」的機會——表面上也事兒事兒地往筆記本上記錄着什麼,實際上腦子裡根本就什麼都沒聽進去。所以,很多時候,與其「大傢伙兒一塊兒說」,不如「一對一」地說來得「實在」。這樣做表面上看似乎效率不高,但「結果」卻很結實也很真實,一點一點地積累這種真實而結實的結果,最終你會收到你想要的成效。總比你開了一萬多個會,事情還在原地兒「紋絲未動」強得多。
「開會」就好比「一刀切」的辦法,表面上看是你想來個「一舉搞定」的「大動作」,而實際上其效果往往就像一塊玻璃一樣,易碎而不堪一擊。退一萬步講,就算是它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也往往不具備「可持續性」,就是說成果很「脆弱」,不「結實」。
而「一對一」、「人盯人」的方法就好比「挖牆腳、摻沙子」的「游擊戰法」,靈活機動。雖說每次的成果都極為「微小」,但卻很「結實」、也很「真實」,這樣的「微小成果」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的話,你最終會擁有一棵真正的「參天大樹」的。這就是經典的「積小勝為大勝」的道理,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教導。
別總和自己較勁兒,老想做「大事兒」,「一口吃個大胖子」。實際上我們都是「凡人」,都習慣於做「小事兒」。但你要相信,一百件小事兒總能湊成一件「大事兒」的。
做你習慣而擅長做的事兒吧,別總是異想天開,當自個兒是個「省委書記」。
2、「理想」是可以讓人充滿激情的
現在的人們擁有「理想」的年齡,是「五歲以前」和「三十五歲以後」。而最應該擁有「理想」的二十郎當歲的年輕人,卻往往表現得過於「看破紅塵」了。這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大悲哀。
「理想」這個詞,現在似乎已經不太流行了。甚至說得嚴重一點,這個曾經是那麼美好的字眼現今卻具有了某種莫名的「諷刺」意味——如今這年頭,還能滿口「理想」,「自個兒騙自個兒」的人,實在是有些怪異,甚至是「變態」。
但是,沒有「理想」的日子裡,大家真的很快樂嗎?
失去精神支柱與人生追求的人們,你們真的過得好嗎?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理想」迅速貶值的今天,對於這兩個問題能夠給出肯定答覆的人,也在迅速變少——在沒有「理想」的日子裡,大家其實過得並不快樂。
就算我有些偏激,我還是固執地認為,人生真正「有理想」的年齡是5歲以前和35歲以後。就是說,最需要靠理想來點燃生命之火,提供拼搏動力的十幾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恰恰是理想最為缺失的一群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
5歲以前的小朋友無論說出什麼理想,哪怕他說出「將來要當美國總統」,「當愛因斯坦、愛迪生」,也不會有哪個大人狠狠地給他一個耳光,怒斥他「白日做夢」!——沒有哪個成年人不會重視和珍惜兒童的夢想,忍心刺破兒童的「夢想氣球」。這是人類的本能。同時,我發現,35歲以後的成年人由於人生的成熟(因為年屆不惑),反而倒容易重拾兒時的夢想,變得充滿激情與幹勁。而且,由於這時的理想已不再有兒時的那份稚嫩與不切實際,所以往往能夠為這一年齡段的人們提供強大的動力與激情,從而造就這些人在人生的「收穫季節」最終獲取夢寐以求的,寶貴的「成功」。但是,偏偏在20郎當歲的年輕人當中,要是還有誰大談什麼「夢想」、「理想」之類的話題,那就無疑和「幼稚」、「天真」同義,只能遭到同伴的嘲笑了。因此,我們會驚異地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不敢(或不屑)談「理想」這樣的字眼,似乎這樣做就意味着「怪異」,就會在同伴中抬不起頭來。所以,越是20郎當歲,「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就越願意擺(裝)出一副「看破紅塵」的「成熟相」與「臭架子」,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合群」,才顯得夠酷,夠帥一樣。在他們的嘴裡,你很少能聽到「真棒」、「太好了」之類激動人心的字眼,你只能聽到諸如「還行」、「湊合」、「一般吧」之類敷衍與不屑之詞,似乎這個世界上已經少有能讓他們真正砰然心動的東西了。如果你跟他們很真誠地談起某個大人物所作的善事,他們會不屑一顧地立馬給你舉出一大堆這個人做過的「見不得人」的八卦新聞;如果你跟他們說某家企業管理得很好,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十個這家企業的「幕後醜事」;如果你在他們面前真誠地稱讚某個政府部門的效率高,他們也會瞬間發出嗤之以鼻的不屑之音,「神乎其神」地向你「揭發」這些部門背後骯髒的「潛規則」……。總之,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真正值得信仰的東西,沒有美好,只有醜惡。似乎他們以自己區區20餘年的人生履歷,已經飽經了人間的滄桑,早就看破了紅塵一樣。
世上萬物都存在「兩面性」,即光明面與陰暗面。如果我們只看到事物的陰暗面而無視其光明面,我們這個世界就會迅速變成「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所有的人類都「死光了」才算真正的「公平」;反之,如果我們凡事多看「光明面」,我們的世界就會瞬間射入萬縷耀眼的陽光,一切都會變得那麼美好與可愛。關鍵看你看待事物的態度與角度。 但是,很多人,尤其是二十郎當歲的年輕人都錯讀了「成熟」的含義。他們天真地認為,對事物的「陰暗面」知道得越多就越是「成熟」的表現,整天關注事物「光明面」的人才是真正的「天真」與「幼稚」。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那些35歲以後的「成年人」怎麼會不知道人世間的「醜惡」?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們「飽覽」了人間的醜惡面與陰暗面,才更懂得主動地去發現與珍惜人世間的「美好事物」,才更願意多看、多談人世間的「美好事物」。就好像是孔雀,有的人看到的是它們美麗的羽毛——哎呀,真漂亮!而有的人卻專盯着它們沾滿糞便的屁股——哎呀,真髒!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世界觀。積極的世界觀能夠造就一個成功人士,消極的世界觀卻只能「量產」一大批「牢騷大王」和「吃不着葡萄就只能說葡萄酸」的「可憐蟲」。
聽了這些「不入耳」的話,二十郎當歲的年輕人可千萬別「氣不忿兒」。不是我給你「上大課」、「擺老資格」,你的人生閱歷真的還差得很遠——不信你就放馬過來,咱們PK一下看誰知道的「醜惡」多。我可以奉陪24小時,不說得你嘔吐出來算我沒本事。
一定要弄明白,相信「美好事物」,相信「理想」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兒,她們會為你的生命帶來寶貴的激情與動力,令你的生命充滿陽光,每一天都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每一天都快樂無比! 你是否已經對人生過於麻木了?提個小問題問問自己吧——你最後一次被感動,掉眼淚是什麼時候?如果你根本想不起,或者至少要費很大力氣才能記起的話,你就可以確定一件事——你「生命之舟」的動力之源已經接近乾涸,「拋錨」就在眼前了。
3、天底下最大的「騙子」——年齡
如果你認為你現在還年輕,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肆意「揮霍」的話,那麼十年後,你將只會收穫一樣東西 ——- 年齡。 我公司中總是有這樣的一些年輕人,他們對待知識與職業技能的態度非常消極,整天「混日子」,到公司半年多連一些最基本的產品知識與專業技能都不能很好地掌握。無論對他們進行怎樣的說服教育,怎樣加強培訓工作都於事無補,真可謂「蒸不熟煮不爛」,令你徒呼奈何!
我也曾與這些員工進行過「深度」溝通,希望他們能珍惜時間,好好掌握一些知識與技能以及為人處世的經驗。但是,總是收效甚微。在溝通中,我發現他們總會在有意無意中流露出這樣一種意識——我還年輕,一切都不着急,將來有的是機會。說簡單點,他們的意思就是——因為我們還年輕,所以還有「揮霍」時間的資本。
這真是一種令人異常痛心的「時間意識」。作為一個人近中年的「過來人」,我真想對着全世界的年輕人大聲疾呼——千萬不要相信年齡,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騙子」!如果你相信了它,你就會在「一眨眼」的工夫發現自己已經輕易地「得到」了它——大把的年齡, 但卻並不一定伴隨着這些年齡本應帶給你的人生收穫 —— 如金錢、智慧、技能、知識、社會地位等等,就是說,你收穫的將只有「年齡」,而沒有其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而且,退一萬步講,就算你的人生也會有所收穫,你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也要比其他人多得多 —— 因為在別人付出這些成本的時候,你卻虛度了那些寶貴的」光陰」。記住,欠了債是要還的。而且,如果你虛度了光陰,你今後的「還債」旅程將會更為艱辛,這種「艱辛」將遠遠大於你虛度光陰時所獲得的暫時的「快樂」與「輕鬆」。
另外,千萬不要相信這樣的鬼話: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閱歷與經驗自然會隨之而來。請一定相信我,如果你不珍惜時間,你不從現在就開始努力的話,再過多少年也沒用,等你回過頭來看時,你依然會是「白紙一張」。這還算好的,那些「越活越出溜」、越活越走下坡路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我有一個朋友,從小與我一起長大。他的才華、天賦與聰明均遠勝於我,曾是我兒時心目中的「小英雄」,「小偶像」,整天像個跟屁蟲一樣跟在他的後邊,服從他的「命令」,唯他「馬首是瞻」。但是他從小貪玩,不思進取,對日子採取一種「得過且過」、「滿不在乎」的態度。我上大學時,他進了一家工廠做了工人,由於兩人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彼此之間逐漸開始疏離。若干年後,當我從日本留學歸來,偶爾發現他在一個小區門口擺攤賣貨,見到我分外尷尬,聊起來後才得知他生活狀況的窘迫,令人不勝唏噓。
所以,年輕人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就算年輕時大家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歲月」之神卻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可以讓若干年後的「曾經的夥伴們」過着「冰火兩重天」的生活。「時間」是殘酷的,它不會給任何人「留情面」,它會以最殘忍的方式對那些「不珍惜」它的人施以懲罰。如果你不想若干年後「要飯當乞丐」,就必須從今天起開始珍惜時間。 千萬別以為你還年輕,揮霍得起時間。如果你不從現在開始就放棄這種可怕的想法,十年後,你將只會收穫一樣東西——年齡。
後記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着」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着」。這句話是我的最愛。它說的是一旦某種東西讓賊「盯上了」,就很難逃脫最終落入「賊手」的命運。
我之所以喜歡這句話,是因為它意味着一種近似於偏執的執着,意味着一種百折不撓、永不放棄、鍥而不捨的精神,尤為重要的是,還意味着一種敢於變通並善於變通的「靈活性」。
說起來,天下之「賊」都是我在本書中大力推崇的「至拙」之人。他們既善於「堅持」——一旦「瞄上」某個東西,絕不輕易放棄;也善於「變通」——他們從不固執地「一條道走到黑」,總是善於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法達到目的。
在現今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裡,「成功」是件說起來「易」(看兩本「成功學」的勵志書籍,就會覺得自己其實也是個天才),做起來「難」(放下書本實際「操練」一下,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的事兒。不具備點「賊性」(盯住不放,鍥而不捨的精神)還真的是難以將「成功」收入囊中。
其實,很多「成功學」書籍的作者(他們中的很多人往往是已經成功的人士)在他們通往成功的路上都盡嘗過各種各樣「不堪回首」的「艱難困苦」的滋味。但是為了不至於「嚇倒」讀者(或者出於某種「遮醜心理」),讓讀者望而卻步從而影響書的銷量,也有一些作者人為地隱藏(或淡化)了這一「苦澀」的部分,只將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示出來,讓讀者產生一種「唾手可得」般的,「飄飄然」的陶醉感,腦子裡能立刻幻想出若干年後享受豪車洋房,過着奢侈生活的自己的「模樣」。
但是,無論多麼不堪回首,無論多麼艱難恐怖,要想「成功」,有些「關卡」是一定要「闖過去」的,在這一點上容不得半點僥倖心理(當然,「富二代」之類的人群除外)。
在本書的某些文章,如《「次好」原則》等文章當中,我試圖幫助大家尋找一條相對容易的「成功」捷徑。但,只要「堅持」依然是成功絕對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其實,世上也許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捷徑——因為,無論多簡單、多小的事情,一直「堅持」下去也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兒。毛主席曾經這樣評價過雷鋒同志「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這就傳神地揭示了「無論多簡單的事兒,能堅持做一輩子都是了不起的人」這個道理。 所以,如果沒有一點「就怕賊惦記」的這種「惦記」勁兒,沒有一種近似於偏執的「執着」勁兒,還真的很難做到「堅持」,尤其是長久的「堅持」。從這個意義上講,所有的成功人士,所有的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堅持」的人,還真不是「正常人」,他們肯定都是某種程度的「偏執狂」。
但是,「偏執」不等於「矯情」,更不等於「固執」。「賊」之所以只「惦記」,暫時還沒「出手」,就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看到最佳的「出手」時機,還沒有具備最佳的「出手」條件。就是說,他們其實一點都不「固執」,他們很懂得變通,很有靈活性。在這裡,「變通」、「靈活性」與「堅持」、「原則性」並不是一對彼此矛盾的詞組,恰恰相反,它們彼此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通過適度的「靈活」與「變通」,「堅持」才能更好更快地升華為「成功」。 與「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着」這句話相呼應,我還十分欣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精神。其實,這兩句話具有相同的神韻。首先,就算嘗到了暫時的失敗,也絕不氣餒;然後,只要「氣候」「條件」一合適還會再從地里頑強地「冒」出來。任憑你如何踐踏、侮辱、焚燒、損毀,只要給我留點「根兒」,留點「念想」,我就依然會頑強地「捲土重來」。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生命力!!!擁有這種精神的人將無敵於天下——我是野草我怕誰?還有誰能傷害我?還有誰能阻擋我?!!!
最後,這兩句話還共同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息——「低姿態者」得天下。無論是「賊」還是「野草」都是「卑微」的存在。因為「卑微」,所以不招搖,不惹人耳目,因此就為自己「做事」提供了寶貴的空間與時間;因為「卑微」,所以不敢驕傲,因此就會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因為「卑微」,所以就會始終保持「危機感」,使自己能夠做到隨時「居安思危」,總是能夠迅速地付諸行動;因為「卑微」,所以很難樹敵,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成功路上的障礙;因為「卑微」,所以易於勾起他人「惻隱之心」,從而容易得到更多的幫助……
如果你想成功,那就放棄那些無聊的,對於「光鮮亮麗」的「成功模式」的幻想吧!你要嘗試着做一個「卑微」的存在。因為,「光鮮亮麗」的東西往往脆弱得不堪一擊,「卑微」的東西卻可以戰無不勝。從這個意義上講,卑微即強大。 又想起了一句老生常談「其實我們每個人唯一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就看你能否戰勝自己。」 別指望由別人來為你指出一條成功之路,其實每個人的成功之路都在自己腳下,欠缺的也許只是重新審視自己的勇氣與努力。[1]
參考文獻
- ↑ 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麼管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