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綠色環保是對自然環境實施保護,主要方式為減少污染,改善環保設備,研究新型環保材料,制定相關環保標準。 我國2005年開展了「環保風暴」行動,志在減少我國的空氣環境污染。綠色環保標誌的含義 :標誌由三部分構成,即下方的太陽,左右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徵自然生態;顏色為綠色,象徵着生命、農業、環保;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
環保標識
1、通過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環境標誌」十環認證的產品。該認證以ISO14024和北歐白天鵝標誌為標準,是國內最高級別的環保認證[1],認證內容包括環境體系認證和產品環保認證兩個方面,獲取該認證的企業其產品可以說已經達到最高級別的環保標準。在環境標誌國際互認的大趨勢下,已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分別簽署了環境標誌互認協議,並且在與歐盟、美國洽談互認事項。這表明中國環境標誌作為「綠色通行證」已經在國際貿易中開始發揮它的重要作用。
十環認證是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的俗稱,因為中國環境標誌的圖形由中心的青山、綠水、太陽及周圍的十個環組成。圖形的中心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整個標誌寓意為「全民聯合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認證產品種類主要包括家具、建築材料(水性塗料、溶劑型塗料、木地板、粘合劑、壁紙、陶瓷磚、衛生陶瓷、門窗、水泥、混凝土、牆體板材等)、家用電器(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空調、節能燈)、日用品、紡織品、汽車、辦公設備(計算機、複印機、打印機、傳真機等)、油墨、再生鼓粉盒、生態住宅、太陽能(熱水系統、集熱器)等。
十環認證的唯一認證機構是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
環保成果
1990年,利用水做燃料的水焊機在首飾行業應用,並於2000年全面普及。它將交流電整流為直流電,然後對水進行電化學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以氫氣做為燃料,氧氣助燃,點火形成氫氧焰,溫度高達2800度,可對各種高熔點金屬進行焊接作業。
1996年,利用水做燃料的氫氧機在煉鋼廠碳鋼切割中取得成功,並於2000年開始在各煉鋼廠普及。
1998年氫氧機在製藥廠水針劑拉絲封口中成功應用,符合製藥業GMP強制認證的行業規範,並於2000年開始普及。
2000年IAHE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第一屆國際氫能論壇。
2003年氫能經濟國際合作夥伴(IPHE)會議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國是首批成員國之一。
2004年第二屆國際氫能論壇在中國舉辦[2]
2005年第八屆亞州氫能會議在中國北京舉辦。
環保發展
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在艱難中起步,開始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穩步發展。197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使環境保護工作步入法制軌道,加快了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1983年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正式把環境保護確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制定了「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方針,明確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的環境保護三大政策。「八五」期間,特別是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後,中國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第一次明確提出轉變傳統發展模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九五」期間,全國人大八屆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務院發布了《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和《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十五」期間,黨中央提出了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2002年,我國第一部循環經濟立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出台,標誌着我國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開始向全過程控制轉變。「十一五」時期,國家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視頻
綠色環保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綠色」認證的三種分類,醫學教育網,2010-06-21
- ↑ 第二屆國際氫能論壇舉行,新浪網,200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