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

圖片來自dtmdatabase

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America-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屬直昇機登陸突擊艦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LHA)類別,由美國海軍所操作的45,000噸排水量兩棲突擊艦艦級,主要作為兩棲登陸作戰中空中支援武力的投射平台。[1]

簡介

  • 美國海軍預計建造最多達11艘、原稱為LHA(R)(R為「替代」(Replacement)之意)的此級軍艦,但是包括首號艦美利堅號(USS America LHA-6)在內、前兩艘被稱為Flight 0,與自三號艦LHA-8開始、被稱為Flight 1的改進版本,卻擁有不大相同的設計概念與構造。
  • 其中Flight 0擁有巨大的機庫、彈藥庫與維修設施,著重航空武力的強化,並取消井圍甲板設置;Flight 1將會縮小艦橋體積,以騰出機庫空間,並保留一小規模的井圍甲板(Well deck)結構 「井圍甲板」(Well deck),是一種兩棲突擊艦上常見的甲板構造,其部分船身(通常是中段或尾段)設計得較主甲板為低。
  • 只要對船殼或船底處的水艙灌水將可增加船隻的吃水深度而讓井圍甲板接近水面,以便利人員或物資在主艦與繫泊在一旁的子船之間搬運往返。,在航空與水面作戰能力之間尋求較佳的平衡性。
  • 美利堅級的首號艦、美利堅號(USS America LHA-6)於2012年10月20日下水,2014年10月11日服役,以取代艦齡35年的塔拉瓦級貝里琉號(USS Peleliu LHA-5)。

設計

  • 雖然被劃分為直昇機登陸突擊艦(LHA)類別,但美利堅級基本上是以最後一艘建造的胡蜂級馬金島號(USS Makin Island LHD-8)(LHD)為基礎所開發改良。
  • 作為美國海軍次世代「大甲板」(big-deck)突擊艦的首作,首批建造的美利堅級有45%的基礎結構沿用自馬金島號,但取消了兩棲艦艇常備的井圍甲板;並將LHD上的舷側醫療區空間縮減2/3。被取消掉的這些空間挪用給飛行設施,讓美利堅級在相同尺寸下換得一個更長的飛行甲板、更大的機庫、經重新安排與擴大的航空維修區、大幅擴充的零件與支援設備儲存空間,與更大的油料庫。
  • 同時容納2架MV-22B「魚鷹式」傾旋翼機的維修艙。
  • 美利堅級馬金島號同樣也是使用燃氣渦輪發動機(gas turbine)作為動力來源。
  • 美國海軍在1970年代大量運用奇異LM2500型燃氣渦輪發動機General Electric LM2500前,大型艦艇主要是用鍋爐推動蒸汽渦輪發動機,燃料來源早期是重油,目前則是以柴油為主;而美利堅級燃料改用JP-5航空煤油,與艦上所搭載的直昇機傾旋翼機及噴射定翼機共用相同的燃料源。
  • 相較於傳統使用重油或柴油發動機的舊型船艦,共用燃料讓美利堅級的艦上補給與調度能力大幅提升。
  • 雖然美利堅級也能搭載傳統美國海軍兩棲突擊艦所搭載的AV-8B垂直起降戰鬥機與各式直昇機,但此級突擊艦主要還是針對美國海軍陸戰隊未來的航空戰鬥元素(Aviation Combat Element, ACE)而特別打造。而所謂的ACE,則是一個由短場起飛/垂直降落STOVL(Short Take Off and Vertical Landing, STOVL)版本的F-35「閃電II式」聯合打擊戰鬥機(F-35B型),以及可以載運著海軍陸戰隊越過海岸線、將武力投射至灘頭防線後方的MV-22B「魚鷹式」傾旋翼機所組成的下一世代航空武力組合。
  • 美國海軍原使用的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因為甲板與機庫空間受限制之故,無法提供操作兩款ACE新機種所需的後勤能量,這也是促成美利堅級以加強航空戰力作為開發主軸的重要原因。

醫療設施

  • 相比起前任黃蜂級完善的醫療設施(包括6間手術室以及64張病床),美利堅級出於設計上強化了航空武力的使用,該級兩棲突擊艦犧牲了部分水面武力使用能力,連帶該級艦的醫療設施亦有所減少,美利堅級首批次(Flight 0)的艦載的醫療設施只有兩間手術室以及24張病床,尚不清楚第二批次(Flight 1)的美利堅級在修正設計後是否亦改善了醫療設施的佈置。

搭載機隊

武裝與設備

作戰策略更新

  • 不似過去在兩棲登陸作戰中,主要是以艦載投送兵力進行搶灘、與敵方岸防陣線在灘頭上硬碰硬,現代的兩棲作戰側重利用直昇機或傾旋翼機等空中裝備載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越過敵方防線後,進行防線的突破。
  • 配合這樣的作戰方式,縱使是兩棲突擊艦也逐漸需要更強大的空中作戰能力,因此才有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這種純粹強調空中支援能力的設計出現。但是,當作戰持續進行時,就不能只靠空中部隊所運輸的少數菁英士兵與輕型裝備持續作戰,一些如坦克火砲卡車等重裝備與更大量的支援兵力,仍然得靠氣墊登陸艇(LCAC)或通用登陸艇Landing Craft Utility(LCU)等水面登陸設備的運輸才能上岸。
  • 在傳統的兩棲作戰船艦上通常配備有井圍甲板構造,當船身內的壓水艙注入海水時船的吃水會變深,使得井圍甲板的高度能更貼近水面,設備與人員在大型船艦與停靠在其一旁的登陸艇之間的移動將變得便利迅速。如塔拉瓦級之類的舊型兩棲突擊艦因為船身尺碼夠大,因此其井圍甲板是設計在後段的船身內,為一種類似乾塢的構造。當需要運送的物資已經都轉移到登陸艇上後,兩棲突擊艦會開始在船內的乾塢注水,並且打開艦尾的閘門讓登陸艇駛出。但是,假如沒有井圍甲板的設計兩棲作戰艦上的設備就必須以吊車之類的設備垂降至登陸艇上,人員也必須攀爬繩梯Jacob's ladder (nautical)下船,或是依賴直升機登陸,大幅降低效率,這在作戰中將會造成重大的影響,這就成了美利堅級Flight 0的重大缺陷。
  • 因此,在經過一些相關研究與討論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海軍陸戰隊指揮官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Forces Command在2012年2月時簽署一項備忘錄,決議將會從舷號LHA-8的三號艦開始恢復井圍甲板的構造。LHA-8基本上是以LHA-6的設計為基礎,但是擁有一個稍微小一點的機庫,其井圍甲板的尺碼也會比傳統的塔拉瓦級略小,但仍能提供相當程度的水面設備支援能力,各方面性能也重回均勻。為了騰出足夠的空間供多出的井圍甲板使用,LHA-8之後的新艦將會擁有一個改良過、體積略小的艦島結構。
  • 2017年6月16日,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與英戈爾斯造船廠簽訂一紙約30億美元的合約,用於設計建造LHA-8,並公開新艦將命名為布干維爾號USS Bougainville (LHA-8)(USS Bougainville)以紀念發生於1943年的布干維爾島戰役。如同美國海軍先前已經公開的計畫,LHA-8與已經下水的前兩艘Flight 0最大的不同,在於配置了一座可以容納兩艘LCAC或一艘LCU的井圍甲板。

Flight 0與現役航空母艦的比較

同級艦

艦名 舷號 造船廠 動工 下水 服役 母港 狀態
第0批次(Flight 0)
美利堅號 USS America LHA-6 帕斯卡古拉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9年7月17日 2012年6月4日 2014年10月11日 聖地牙哥海軍基地 服役中
的黎波里號 USS Tripoli LHA-7 2014年1月22日 2017年5月1日 2020年7月15日 日本佐世保海軍基地 服役中
第1批次(Flight 1)
布干維爾號USS Bougainville (LHA-8) USS Bougainville LHA-8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19年3月14日 預計2022年 預計2024年1月 建造中
未命名 Unnamed LHA-9 英戈爾斯造船廠 已簽約[2]

相關條目

相關視頻

【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世界最強兩棲攻擊艦,能停放20架F-35B,單臺造價30億美元,噸位超過中型航空母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