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電子偵察衛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國電子偵察衛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美國電子偵察衛星

別名: U.s. spy satellites

起始時間: 60年代初期

機構: 美國國家安全局

早在60年代初期,美國就開始發展電子偵察衛星。美國電子偵察衛星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操縱的,屬於保密等級最高的美國衛星之列,列為高度機密的空間計劃,所以美國官方從未透露過有關這種衛星的情況。美國於1962年5月發射了第一顆詳查型電子偵察衛星,其後又發射了普查型電子偵察衛星。[1]

簡介

電子偵察衛星是用偵收敵方電子設備的電磁輻射信號以獲取情報的人造地球衛星。它與衛星地面接收站共同組成衛星電子偵察系統。電子偵察衛星偵察範圍廣、速度快、效率高,且不受國界和天氣條件的限制,可對敵方進行長時間、大範圍的連續偵察監視,獲取時效性很強的軍事情報,是現代軍事偵察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電子偵察衛星具體應用有:精確測定對方雷達的位置,尤其是防空雷達和反導雷達的位置及其性質;偵察對方軍用電台的位置及其無線電信號特徵並截獲有價值的軍事情報和實戰情報;偵察和接收對方導彈試驗的遙測信號。

分類

電子偵察衛星與照相偵察衛星一樣,也可分為普查型和詳查型兩種。

普查型

普查型的掃描範圍可達2000千米左右。電子偵察衛星按照定位方法可分為單星定位制電子偵察衛星和多星定位制電子偵察衛星。按偵察對象可分為偵察雷達和遙控、遙測信號的電子情報型衛星和竊聽通信的通信情報型衛星。電子偵察衛星有實時的自身定位能力。

詳查型

為了保證較高的定位精度,單星定位時,要求對衛星進行精確控制。多星定位時,則需採用軌道控制系統,嚴格保持衛星之間的相對位置。電子偵察衛星的軌道一般要比照相偵察衛星高。電子偵察衛星的軌道為圓形或近圓形,為了增大對地球的監視地區、減少阻力、延長壽命併兼顧定位精度的需要,其軌道平面的傾角都較大,軌道高度大都在300千米~600千米,有的高達1400千米。有的部署在地球同步軌道上。衛星軌道高度的選擇主要取決於其所擔負的特定任務和星上設備的性能。

發展

1971年美國開始發射多星定位制電子偵察衛星。70年代後,美國又先後發射了三代地球同步軌道電子偵察衛星。80年代以來,美國發射了少量電子偵察衛星,以補充在空間運行中的電子偵察衛星網,保持連續不間斷的偵察監視。在1971年印巴戰爭、1973年中東戰爭、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和1979~1989年兩伊戰爭中,美國都曾利用電子偵察衛星給友方國家提供軍事情報。

1962年5月至1971年7月,美國曾發射過17顆詳查型電子偵察衛星。這種衛星星載設備較為複雜,重約1500千克~2000千克。美國通過普查型和詳查型電子偵察衛星已基本上掌握了前蘇聯和中國的雷達部署情況,以後再沒有發射過這種衛星,只需持有幾顆普查型衛星就夠用了。70年代初期,當美國已掌握了對方電磁輻射源基本部署以後,即不再發射詳查型電子偵察衛星。

1963年8月發射第一顆普查型電子偵察衛星。該衛星重60千克,作為照相偵察衛星的子衛星~起發射,在進入照相偵察衛星的預定軌道後,電子偵察衛星就從運載火箭未繳中脫離出來,爾後兩個星載小型火箭發動機依次點火,將其送入比照相偵察衛星軌道稍高的500干米左右的近圓軌道。1968年發射的一顆電子偵察衛星,其軌道高度為1400千米,主要用於偵察前蘇聯陸基反導雷達的測試和反導演練情況。隨着衛星壽命的延長和電子偵察技術的進步,普查型衛星的發射數量也大為減少。海灣戰爭期間,美軍2顆普查型電子偵察衛星,每天飛經作戰地區上空l~2次,對伊軍通信、雷達信號進行普查。

發展方向

電子偵察衛星將向多功能、長壽命、實時性強、適應範圍廣等方向發展,如電子偵察與照相偵察相結合,被動式偵察與主動式偵察相結合等,進一步增強星上電子偵察設備的信號處理能力與處理速度,提高電子偵察衛星的抗干擾能力、變軌能力以及抗摧毀能力等 。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