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坡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老君坡镇,会宁县辖镇。位于县境东南部。地处干旱山区,平均海拔1998米。面积145.3平方千米。总人口19268人(2017)。辖13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老君坡村,距县城35千米。双(铺)界(石铺)县道与苏(堡)太(平店)乡道过境。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长征会师于境内。旅游景点有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纪念碑。[1]
中文名称: 老君坡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
电话区号: 0943
邮政区码: 730713
地理位置: 会宁县东南部
面 积: 145.3平方千米
人 口: 19268人(2017)
车牌代码: 甘D
名字由来
老君坡镇原名老君公社,以驻地老君坡自然村而命名,早年建有老君庙,故名。
历史沿革
1953年建老君区。
1958年设公社。
1983年改老君坡乡。
2015年撤乡设镇(甘民复〔2015〕2号批复)。
地理环境
老君坡镇位于会宁县东南部,东邻宁夏西吉县、甘肃静宁县,西连会宁八里湾乡,南靠太平店镇,北接平头川镇。
=地貌概述
老君坡镇中部高,东西侧低,海拔 1989~2156米。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8千米,距会宁县城44千米。全镇总面积 13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89394 亩,梯田面积 6.3 万亩。
气候概述
属二阴山区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6.4℃、降雨量450ml。
人口民族
全镇所辖78个村民小组,4896户21075人,均为汉族。
经济概述
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0.94元。
老君坡镇种植作物种类繁多,品种资源较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豌豆、扁豆、玉米、糜子、谷子、莜麦、洋芋、荞麦等九种;经济作物有胡麻、芸芥、葵花、甜菜、大麻等五个品种;瓜果蔬菜有西瓜、西红柿、茄子、黄瓜、葱蒜等六个品种;药材有党参、黄芪、大黄等,还有本地野生药材(如茵陈、蒲公英、地骨皮、车前、青焦等几十种名贵药材)。
历史遗址
苏家堡子
苏家堡子位于会宁县老君坡乡谢埂村苏堡社。堡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7米,面积3249平方米,堡门南开,有外堡。内堡四角原有炮台,现已全部破毁,外堡四角有墩,亦残破,4米见方。内堡边长43米,墙基宽4米,顶宽2米,夯层厚8厘米;堡墙高5.6米;外堡墙残高内2米,外3米,基宽1.2米;外堡周围有壕,宽4米,深3米,现仅余东部一段,长约29米,其余三面壕皆被破坏。1956年,当地政府在堡内建有苏堡小学,2008年4月,学校迁至堡西50米处的川地里,现该堡已归还当地苏氏后代,为苏培月所有,对研究会宁苏门三学士事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龙山堡址
黄龙山堡子位于会宁县老君乡高石村小沟社黄龙山山顶。该堡依山势而筑,分内外堡。外堡南北长80米,东西宽75米,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堡门位西墙正中堡墩南侧;外堡墙大多坍塌,仅有北堡墙保存较好,墙外8米处挖有壕,宽10米,深3米;外堡四角及东、西、南堡墙正中有墩,四角的墩5米见方,墙中的堡墩2米见方;内堡南北长60米,东西宽55米,面积3300平方米,堡门西开于西墙正中堡墩南侧;除西墙正中有堡墩外,东北角,西北角也有墩,4米见方。内外堡之间相距7--10米;内堡墙内高1--3米,外高5米,基宽3米,顶宽2米,夯层厚7厘米,内堡墙坍塌较严重,仅余东墙约15米。该堡始筑于民国年间,是当地村民集体修筑,防御匪患。该堡对研究民国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灵霖山显圣宫
灵霖山显圣宫位于会宁县翟所乡、太平店镇、老君坡乡三乡交界处的老君坡乡后川村。正殿显圣宫,单檐硬山顶建筑,三开间两进,明间2.3米,次间2.2米,一进1.65米,二进3.8米,面积38平方米,内供显圣大王。该殿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维修,1985年又进行了维修。寺内有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刻石碑一通,刻灵霖山显圣大王赞文,碑高108厘米,宽50厘米;铁罄一口,四孔,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暑月谷旦造,口径39厘米,高26厘米;乾隆九年(1744年)四月十四日铸钟一口,口径76厘米,钟高60厘米,现存于显圣宫。该建筑对于研究清代宗教建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名人物
张嗣功
张嗣功(生卒不详)字敏斋,张家岘(今老君坡乡属)人,岁贡生。一生淡泊宁静,不慕名利。兴办私塾,教授学生。会宁、静宁、隆德、海原四县成名士子,多出其门。进士苏耀泉、苏源泉兄弟二人为其所教,后病逝家中。
苏耀泉
苏耀泉(1869—1908)字朗亭,今老君坡乡宿家堡子行政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与其弟苏源泉同榜中举,人称“双凤齐鸣”。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二甲第147名进士。曾任浙江衢州石桐税官,新昌、乌程(今吴兴县)知县。在任税官时减轻赋税,民众称颂。在新昌任中,严管吏属,不使扰民,并常深入民间,微服私访,理清冤狱,缉捕寇盗。离任时百姓焚香跪送,并立去思碑。任乌程知县时,事必躬亲,倡导男耕女织,开渠引水,养蚕缫丝,发展匠艺,使乌程得治。博学多览,对《纲鉴会纂》及其续编,详阅后皆加眉批注释。因积劳成疾,病卒任中,归葬会宁时,当地士绅民众沿途设祭,并赠“万民伞”以志悼念。
视频
会宁老君坡镇文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