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池(明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老池》是中国当代作家明白的散文。
作品欣赏
老池
可爱的故乡山美地肥、物产丰富并且交通比较便利,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一道活水。有如仙之山,却无灵异之水,每当回乡小住时总觉得少了点儿灵性与活气……
拥有近百户人家的故乡唯有一方半亩地的“老池”,聚集一潭的死水大多来自天上,以前抗旱灌溉、牲畜饮用全靠着老池的水。甚至早些年老池水质清莹的时候家家洗衣和孩子们学游泳皆会于此。
老池坐北向南呈长方形的椭圆状,南北为长而东西为宽,四角成弧形。整个老池深达三米左右,池水最深处接近过两米,其三面等高,唯有南面较低而成台阶状的一豁口供人方便取水。如今适逢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各家各户修建上干净卫生的水井,从此老池的水很少被村人汲取。年长月久其内淤泥已沉积半池,池水浑浊难闻,无人问津。
之所以我称之为“老池”,是因为自打我记事起就有了它。老池四周池壁全是用一块块雕琢方正的小则几十斤、大则一二百斤的青石头砌成,乡亲中的砌石匠们手艺精湛,从不用一根钢筋或半袋儿水泥辅助,大小方正的青石层层叠叠高达三米左右,故乡最富有的就是这些原生态的青石头,就地取材,自然环保而结实,所以在我的记忆中从未见过老池有过垮塌,也从未见到有人专门修缮维护。老池曾是我和同龄伙伴们儿时的“乐园”,如今我都年已半百,当年参与修建老池的乡亲也已大半离世,由此可见老池老矣!
在我的记忆中,老池曾是多年水碧清净的池塘,也曾作过几年锦鳞游泳的鱼塘。那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幼常喜欢光临老池边玩乐赏景、谈笑风生,热闹非凡,令人回味无穷……
风和日丽的春天,春风吹暖了满塘池水,偶见一对水鸟亲昵的打闹着自东向西飞掠水面,激起一圈圈快活的涟漪。池塘边勤快的乡民点种的一窝窝南瓜正在茁壮生长,硕大的叶子竞相伸展,数条碧绿长长的藤蔓直伸向池塘里,拳头大小的南瓜倒挂在老池边沿,倒影水中,参差披拂。忽逢村中长长的迎亲队伍经过池塘边,顷刻间池塘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乡亲们,呼哨欢笑此起彼伏。塘边飘过新娘耀眼美丽的身姿、红红绿绿的一台台嫁妆在轿杠上极富有节奏的晃荡而过,如镜的老池浮光倒影,人影攒动,一切尽收池塘水中,过电影般令人难忘。
闷热无比的夏季,隔三差五的暴雨令老池积水又增数尺,此时的老池被生产队改造成了一方养鱼的鱼塘,专程买回数百条或红或灰的鲤鱼苗放进鱼塘之中,自此老池变得更加热闹非凡。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借着在老池边捕捉蜻蜓玩耍的时机,暗自用网捕捉或者鱼钩垂钓水下红红的大鲤鱼。特别到了午后“黑云压城”,乌云密布之时,鱼塘边人影攒动,来回巡视若狩猎状,只见鱼塘水中成片集聚的鱼群纷纷浮出水面,个个嘴巴上翘着一张一翕,水下严重缺氧导致鱼群集体游行般无声抗争着,不顾一切的寻觅着存活的生机。一旦有翻身露出雪白鱼肚者,狩猎似的人们就会趁势用网捞取,小则一两斤,大则七八斤的鲤鱼,很快变成了各自家中的盘中餐。后来由于管理不善,生产队连鱼塘中一条大鱼也没售出,可鱼塘里的鲤鱼竟了无踪影,生产队养鱼致富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冰天雪地的寒冬,觉察老池里已是结冰半尺多厚,院子里的伙伴们欢呼雀跃起来,不约而同的飞奔到老池边,胆大的伙伴们偷偷从家里拿来四条腿的长条大板凳,凳面挨着冰面倒放冰上,坐上三五个伙伴,一人在后面攀着板凳腿使劲推送,一辆简陋的滑冰车如离弦之箭,在老池这个天然的滑冰场来回自由地飞舞着,开心无比地笑声夹杂着欢快地呐喊声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故乡的上空……
岁月无痕,回忆不尽。如今故乡的年轻人常年都在外面打拼,并一同带走了孩子们,也带走孩子们在老池里的那份天真烂漫的童趣,更带走了故乡的希望与活力。
留守故乡的全是体弱年迈的老人,他们才是这片土地上最忠诚的“情人”。自此,故乡显得格外寂静,老池也显得格外地寂寞。老池边偶尔蹒跚地走过伛偻而孤零零的身影,却显得格外地沧桑与凄凉,难道老池真要老了? [1]
作者简介
毛加明,笔名明白,陕西商洛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与散曲学会会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