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耍孩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耍孩儿

作品名称;耍孩儿

文学体裁;曲牌名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山西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它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的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深受观众喜爱。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儿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历史渊源

起源

耍孩儿约起源于元代,是由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六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关于耍孩儿剧种的起源,当地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是:汉元帝时,昭君王嫱出塞和蕃,出了雁门关,眼前一片荒凉,倍感思念家乡,因而哀恸欲绝,泣不成声,直到嗓音嘶哑,还是哽咽不止。后人为了纪念昭君,模仿她的悲切哭声,编成哀惋歌词进行演唱,几代辗转流传,遂成该剧。另一说是:唐明皇生下太子啼哭不休,集梨园子弟唱曲取乐,以逗太子止泣,所唱各曲均不奏效,唯唱此曲后,太子转悲为喜,破啼一笑,唐明皇随即命名此曲为"耍孩儿"。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据有人专门考证,该剧种真正起源于元代,与元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朝发展

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一开始,耍孩儿只在应县、怀仁一带活动,后来演出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南到忻州地区,北至同绥铁路,直到黄河后套一带。据说,大约在清末光绪年间,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此时同地区各戏曲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到处兴起,每个班社互相竞争,表演艺术飞快提高,班主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互相之间经常举行比赛,俗称"唱对台"。当时,耍孩儿班社如果和其它戏曲班社"唱对台",则往往是耍孩儿班子取胜。

建国后

建国后,业余耍孩儿剧团蓬勃兴起,1953年,山西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由名老艺人辛致极(艺名"飞箩面")赵真田禾等演出《扇坟》和《送妹》,引起文艺界重视。1954年,便由怀仁县组织起一个耍孩儿戏剧团,团内集中了辛致极等十几名艺人和二十多名男女青年演员;三、五年后便培养出小旦薛国志(艺名"小飞萝"),小生孙友、刀马旦张俊兰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之后又成立了应县耍孩儿剧团,由于应县耍孩儿剧团成立时间长,不断整理改革,长年流动演出,在群众中影响大,所以,以后把雁北的耍孩儿戏称为应县耍孩儿戏。

艺术特点

声音

耍孩儿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灵活多变。它吸收南罗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调,又从晋北道情、晋剧中获取了丰富养料,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听起来浑厚、质朴。

伴奏

唱腔与音乐伴奏十分和谐也是耍孩儿的又一特点。耍孩儿发声方法,使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说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觉得越听越爱听;作为当地人来说,这种唱腔是十分喜闻乐见的,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所以解放以后,有些文艺工作者试图改革耍孩唱腔,变后嗓子演唱为前嗓子演唱,取消了耍孩儿的基本特点,结果观众很难通过,唱腔改革者不得不谨慎从事。

耍孩儿的唱腔属曲牌体,名为"平曲子",有"本体"、"主插体"、"异体"三种结构类型。以"正曲"(即正板或慢板)为骨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垛钹子"、"梅花钹子"和"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吸收了梆子戏的[介板]和[滚白]等板式。使板腔体中的东西,和耍孩儿的唱曲混为一体,转换自如,不露痕迹。

耍孩儿主体唱腔"正曲"(又名平曲子)有八句三段式的严格规范,且要求四、七句倒辙,第五句末一定平声押韵。其唱腔特点是:发声使用后嗓子,听起来深厚、质朴;唱词前带衬字咳腔,便于把观众引入自己的音乐感受区域,给词意的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下句的咳腔则不只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在抒情上可补上句之不足;唱词处理上常用重叠手法。

耍孩儿传统的伴奏音乐分文、武场,文场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武场则使用大锣、小锣、鼓、钹等。音乐伴奏与唱腔紧密结合,显得十分和谐。耍孩儿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后部挤压发出,先咳后唱,以特殊的音色造成浑厚有力的音响效果。文场的传统弦乐器只有两个板胡和一支"苏梅"(大笛)。板胡壳子大,弓子和马尾粗,演奏起来声音洪亮。两个板分反弦和正弦,正弦定5-2,反弦定2-6。"苏梅"筒长孔大,音孔相距均匀,半音靠技巧掌握。虽然只有三件弦乐器,演奏起来却婉转嘹亮,正好和嗓子发声演唱融合一体,形成自己的音乐特色。耍孩儿伴奏乐器选用了大量的民间器乐曲,如:柳青娘、黄莺亮翅等;唢呐曲出队和拜场等。锣鼓经也丰富,在唱腔间奏时,一般男角配大锣大钗、女角配小锣小钗。

表演风格

耍孩儿戏的表演,首先是舞蹈性很强。《扇坟》中的小娘子自穿缟素孝衣,左手端纸灯,右手持折扇,绕灯扇动;走"挖步"(两腿并拢、脚脯点地、向后踢)前挪后腿,左右旋转,有快有慢,变化多样。实为其他剧种所罕见。花脸行的表演,比起其它剧种较为夸张。《扇坟》中猪八戒,面部的上半部画脸谱,下半部戴面具(立体猪嘴,两只大耳),身穿黑色宽袖架裟;走路时或高抬腿,慢落脚,两只宽袖左右摆动;或曲肘歪头碎步快走,其夸张程序与民间"地秧歌"相近。

应县耍孩儿剧团对耍孩儿戏的"推陈出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女演员声带限制,加之大量上演移植剧目,他们对唱法,伴奏乐器做了改革,如女演员不再用后嗓子发音,文场取消了反弦板胡,以二胡代之;正弦板胡不再定"吵弦";逐渐增添了小三弦、笙、低胡和扬琴等。[1]

发展现状

独特的演唱发音方法、欢快火爆的打击音乐、取材广泛的丰富剧目、别具一格的剧种风格使得耍孩儿这个古老剧种日渐为专家学者所瞩目,它被称作戏曲史的"活化石"。保护这一古老剧种对于中国戏曲起源、发展、流布、生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问题,更由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雁北耍孩儿在目前出现了生存危机,必须尽快加以抢救和保护。

随着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启动,山西省文化厅组织专家领导组,经过对耍孩儿剧种的审查、评审、论证,使之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第二批保护试点项目,并成为第一批18家签订责任书省区之一。

国务院批准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同市申报的耍孩儿和罗罗腔榜上有名。

传统剧目

耍孩儿有自己的传统剧目,其中代表性的有:《狮子洞》、《刘家庄分家》、《七人贤》、《千里送京娘》、《白马关》、《三孝牌》、《金木鱼》、《打佛堂》、《对联珠》、《翠屏山》、《过街楼》、《还魂传》、《绣鞋证》、《洪门寺》等。[2]

解放以后,大同市只有一个耍孩儿专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则不计其数。

相关视频

耍孩儿《搧坟》选段 朔州市第六届

山西应县民间戏曲《耍孩儿》

参考资料

  1. 【耍孩儿】之流变 , 光明日报 2017-06-05
  2. 耍孩儿《打佛堂》 , 爱奇艺 201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