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意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聖經的意義》,副標題:主題進路解讀希伯來聖經,作者: 奈德格 (Douglas A. Knight) 黎艾美 (Amy-Jill Levine),譯者: 蕭兆滿,出版:基督教文藝(香港),初版: 2020年1月,頁數: 650,尺寸: 14.8 x 21 cm,系列: 聖經與當代世界系列,ISBN: 9789622942912,分類: 聖經導論、概論 讀經方法、解經。
《聖經[1]》是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共同經典,出於希伯來文kethubhim,意為「文章」,後衍意為「經」;希臘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漢譯作「經」。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2]。
內容簡介
廣泛涉獵聖經的歷史、文學及神學元素,
融會貫通於十四個主題之中,
發現希伯來聖經的思想是如此豐富多樣!
希伯來聖經這部猶太經典,猶太人稱之為塔納赫(Tanakh),基督徒稱之為舊約,他們不單視這文本是古代書卷的選集,更視它為基督教會和猶太會堂的神聖和權威着作。
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猶太研究專家,但各有不同的學術背景及專研範圍,一位喜好研究法典、先知論述和政治發展,另一位則對文學藝術、性別角色和散居狀況較感興趣。他們就律法與公義、混沌與創造、自我與他者、性慾、智慧與神義論等十四個主題,搜羅歷史、文學及神學各方面的知識,兼收並蓄,並以最平易近人的筆觸,深入淺出地娓娓道來,從而發掘蘊含在聖經中豐富多樣的意義。
作者簡介
奈德格(Douglas A. Knight)
奈德格是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巴芬頓(Drucilla Moore Buffington)教席希伯來聖經教授及猶太研究教授。他於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ttingen)獲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日本京都的同志社大學,及耶路撒冷的基聯學院(Ecumenical Institute)。奈德格曾編輯多項出版系列,當中包括Library of Ancient Israel,另外亦着有Law, Power, and Justice in Ancient Israel及Rediscovering the Traditions of Israel等書。
黎艾美(Amy-Jill Levine)
黎艾美是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韋桑(Mary Jane Werthan)教席猶太研究教授及新約研究教授,英國劍橋大學猶太教徒及基督教關係研究中心的資助教授。黎艾美曾與人合編The Jewish Annotated New Testament,另外亦着有The Misunderstood Jew、Short Stories by Jesus及Entering the Passion of Jesus等書。
譯者簡介:
蕭兆滿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英國語文及文學),訓練及管理文憑。香港大學教育證書。英國愛丁堡大學科學(應用語言)碩士,教育(課程設計)碩士。曾任語文教師,青少年職業訓練,崇基學院及中大醫學院行政工作。參與教會工作,並義務為團體創作詩歌、編寫禱文和翻譯年報。
參考文獻
- ↑ 聖經中最讓人感動的10句話,中國日報網,2007-04-30
- ↑ 世界十大最受歡迎的宗教書籍,買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