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共和國國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肯尼亞國旗 |
中文名稱:肯尼亞國旗 外文名稱: 所屬國家:肯尼亞共和國國旗 產生: 長寬之比:3:2 正式形成時間: |
肯尼亞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旗面自上而下由黑、紅、綠三個長方形組成,紅色與黑、綠色連接處各有一道白邊,中央的圖案為一個盾和兩個交叉的長矛。[1]
國旗簡介
肯尼亞(Kenya)國旗是根據獨立前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的旗幟為基礎而設計的。
旗面自上而下由黑、紅、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構成,紅色長方形上下各有一白邊。旗面中間的圖案為一面盾和兩支交叉着的長矛。黑色象徵肯尼亞人民,紅色象徵為自由而鬥爭,綠色象徵農業和自然資源,白色象徵統一與和平;中央的矛和盾象徵祖國的統一和為捍衛自由而鬥爭。[2]
國徽
1963年制定的肯尼亞國徽以一枚與國旗色彩一致的梭形盾徽為中心,兩側各有一隻金獅,一肢持長矛,一肢扶盾徽。後面中央持有斧頭的白色公雞,是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的徽記。根據當地傳統,公雞象徵新的生活。兩隻雄獅體現了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也暗示肯尼亞與英國的聯繫。雙獅足下是非洲第二大山---肯尼亞火山,它踩着肥沃土地,結滿咖啡、柑桔、劍麻茶、玉米和菠蘿,到處是果實和芬芳,這是肯尼亞人民生活安寧、國家興旺的縮影。國徽下方的咖啡色飾帶上寫有斯瓦希里語的「共處」字樣,表達出肯尼亞人民對和平、友愛、自由和平等相處的願望。
國鳥
紫胸佛法僧(Coracias caudatus),羽毛呈藍、綠色,胸口為紫紅色,鮮艷靚麗,以昆蟲為食。鳥綱\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佛法僧屬。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阿拉伯半島南部的林地及大草原,是肯尼亞和博茨瓦納的國鳥。佛法僧的名字來自日本,羽毛都很艷麗。
國花
位於赤道線上的肯尼亞,有一座著名的赤道雪山,就是肯尼亞山,山上生長着一種著名的蘭花,這就是現代肯尼亞的國花--肯山蘭。肯山蘭的葉片又寬又厚,像一條條碧王雕成的帶子。嬌小潔白的花朵由六片橢圓花瓣組成,花朵中心有一個嬌媚的小紅點,由幾十朵小花組成一串長的花序上,兩側排列着整齊的紅心小白花,輕微地悠悠下垂,顯示出肯山蘭特有的魅力。
肯尼亞簡介
肯尼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里,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干達,北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里。國土面積的18%為可耕地,其餘主要適於畜牧業。
全境位於熱帶季風區,但受其地勢較高的影響,為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季節差異大。全年最高氣溫為22-26℃,最低為10-14℃。
肯尼亞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公元7世紀,非洲東南沿海地帶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
肯尼亞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肯尼亞政府在2030年遠景規劃中,將能源、基礎設施和建築業、農業、製造業、採礦業、旅遊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服務業和信息產業等列為重點發展領域。
2015年10月28日,第70屆聯合國大會今天改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肯尼亞成功獲選,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3]
習俗
肯尼亞的商業習慣、法律、規章等都以舊宗主國的英國為準。官僚機構衍生,機關部門的事務大多繁文縟節,有關的公職人員都需一一打點來建立人際關係,這方面挺重要。此外,由於部族主義盛行,國內政治複雜的人事背景,需要加以了解。
在肯尼亞勿談膚色問題,一切語言行為都不可觸犯國旗和總統。部族意識強烈,排外情緒強。肯尼亞有9個自然動物園,從事狩獵行時要嚴守規定。參觀的旅客並不攜槍獵獸,而是搭上狩獵車,馳騁於草原,大拍生動物的照片。旅客必須絕對遵守他們的規定。這是保護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一種禮貌。
在肯尼亞,7和以7結尾的任何數字都是不吉利的。當地人性格溫和,很容易與人交朋友。
肯尼亞總統肯雅塔2014年4月29日簽署了一夫多妻法案,將一夫多妻制婚姻合法化,以配合一些地方的傳統。
飲食
非洲美食,肯尼亞自然物產豐富,大裂谷中肥沃的火山土壤出產眾多的新鮮蔬菜,而沿海地區則有豐富的熱帶水果以及新鮮的海鮮。歷史上肯尼亞曾長期作為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因此西式餐點相當普遍而且正宗。大量的亞洲裔居民又為這裡帶來了為數眾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次大陸風味的飯店。沿海地區還是著名的斯瓦希里烹飪的發源地,這是一種中東及非洲烹飪的結合,又含有沿海地區的風味。
RiftValley(里夫特山谷)肥沃的火山土壤,出產眾多的新鮮蔬菜,而沿海地區則有豐富的熱帶水果,以及新鮮的海鮮。沿海地區還是舉世聞名的斯瓦希里烹飪的發源地,這是一種中東及非洲烹飪的結合,又含有沿海地區的風味。
肯尼亞人喜愛肉食。納亞瑪楚瑪是肯尼亞最出名的菜餚之一,簡單的字義就是『烤肉』。通常在篝火或炭火上緩慢烤制,裝盤時加上混合的綠色蔬菜,(被稱為SukumaWiki 蘇庫瑪威克)以及Ugali(烏伽黎)。
Ugali(烏伽黎)是在肯尼亞非常受歡迎的主食。這基本上是一種稠密的玉米糊,Ugali(烏伽黎)上桌的時候是大塊、新鮮燒煮的磚塊狀。把Ugali(烏伽黎)掰碎,與肉,燉菜或蔬菜一起食用。
肯尼亞大量的亞洲裔居民為這裡帶來了為數眾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次大陸風味的飯店。
特產
在眾多的非洲藝術品中,尤以木雕、石雕、手工編製品,蠟染紡織品及各類繪畫最為突出。
東非木雕藝術既是部落文化的精髓,又是傳承文明的載體。用烏木(黑檀木)雕刻的精良作品,既有青銅般的尊貴氣質,又有玉石般的珠寶光澤。
肯尼亞的咖啡豆屬於阿拉比卡種,咖啡因比較低,酸度適中,特別適合做冰咖啡,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每年都大量出口到非常注重品質的德國、法國和日本。
1903年英國人凱納(Caine)將茶樹引進肯尼亞,在之後不到100年的時間裡,肯尼亞發展成為世界第4大產茶國,年產量達到30萬噸,占全世界茶葉產量的十分之一。此外,肯尼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紅茶出口國,肯2006年的茶葉出口為其帶來了7億多美元的外匯收入。
去肯尼亞的話,可以看到坦桑藍和其他寶石,貓眼石價格很便宜。
旅遊
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大陸的最高峰,也是地球上唯一座位於赤道線上的雪峰,還是人類能夠不藉助特殊裝備所能到達的最高點,而且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孤山。它被稱作「非洲的屋脊」、「非洲之王」。[4]
東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
之所以稱之為大裂谷,主要由於這狹長的山谷在衛星雲圖上開來就像是刻在非洲大陸上的一道傷疤,巨大的傷疤。東非大裂谷是一條狹長的斷裂帶,兩旁火山星羅棋布。由於天然地勢優勢,裂谷內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從而成為了非洲人類生命的起源。
與其他的國家公園不一樣,安博塞利國家公園位於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交界地區,肯尼亞共和國的北部,氣候十分乾旱,漫天的黃沙和乾澀的颶風可以構成你對這個地方的初步印象。這裡聚集了最為剽悍的野生動物:大家熟識的獅子、角馬、犀牛、羚羊都是這裡的常客。此外,蟒蛇、野兔等其他地方不常見的動物也在這裡出現。
成立於1995年的肯尼亞萊瓦野生動物保護區,占地62000英畝。整個保護區內棲息着肯尼亞12%的黑犀牛,同時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格雷維斑馬獨立種群。
通過對瀕危動物保護和管理、建立和維護自然保護區,萊瓦地區已經成為肯尼亞私有土地野生動物保護的模範。萊瓦保護區引領着的低影響保護旅行模式是該地區所有居民的直接經濟收入來源。
同中國的關係
中肯於1963年12月14日建交。21世紀以來,兩國關係發展迅速。
自建交以來,中國為肯援建的主要項目有莫伊國際體育中心、埃爾多雷特醫院擴建工程、甘波基-塞勒姆公路等。中肯於1978年簽訂貿易協定,2001年簽訂投資保護協定,2011年3月成立雙邊貿易、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聯合委員會。21世紀以來,雙邊貿易額大幅增長。中國對肯主要出口機電、紡織服裝、高新產品等,從肯進口紅茶、咖啡、堅果等農產品。2011年雙邊貿易額24.28億美元,同比增長33%,其中中方出口23.69億美元,進口6000萬美元。目前有近200家中資公司在肯開展業務,主要涉及工程承包、商貿等領域。
2012年6月3日 南京農業大學舉行儀式,授予肯尼亞副總統兼內政部部長斯蒂芬·卡隆佐·穆西約卡(Stephen Kalonzo Musyoka)名譽博士學位。[5]
2013年9月5日,中國與肯尼亞之間達成了一項總額為4250億先令的融資協議。該融資額的三分之二將用於建設蒙巴薩(肯尼亞)至布瓊布拉(布隆迪首都)之間的高速鐵路。
2013-09-07, 為進一步擴大中尼兩國人文交流,慶祝中肯建交50周年,中國於10日至29日分別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和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辦「感知中國」活動。在尼日利亞的活動包括「中國館」贈送暨啟用儀式、媒體座談會、中國題材電視片展映、媒體互訪、推出「中國專版」等;在肯尼亞的活動內容有綜藝晚會、媒體論壇、中國題材電視片展映等。本次活動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館和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以及兩國相關政府部門共同主辦,是中國在非洲國家舉辦的一次重要人文交流活動。
長期以來中國與肯尼亞雙方領導人彼此都關注着兩國貿易的發展,兩國高層也進行了多次的國事訪問,在互訪中形成了親密貿易戰略夥伴關係,中肯之間的貿易進出口貨量也在不斷增加。但兩國之間並沒有開設直達航線,貨物進出口主要是由埃塞航空簽署的北京泛源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承運。[6]
參考資料
- ↑ 肯尼亞 The Republic of Kenya,2345實用查詢
- ↑ 肯尼亞國旗,
- ↑ 18個國家成功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新浪新聞,2015年10月29日
- ↑ 肯尼亞主要旅遊景點及城市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5-12-11
- ↑ 肯尼亞副總統成南京農業大學名譽博士,人民網,2012-06-04
- ↑ 中肯貿易,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