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隧道 (花莲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自强隧道 (花莲县) |
---|
台铁舞鹤段第一代自强隧道北口 地点 花莲县瑞穗乡 起点 瑞穗车站 终点 三民车站 铁路系统 台东线 |
自强隧道位于台湾花莲县瑞穗乡,为台湾铁路管理局台东线舞鹤号志站至三民车站之间的铁路隧道。隧道穿过舞鹤台地下方。 第一代自强隧道:民国74年(西元1985年)启用之单线隧道,由原自强一号、二号隧道连结而成,合并后全长2,899公尺。在西侧另有更早年代使用的铁路隧道扫叭隧道。 第二代新自强隧道西正线于民国106年(西元2017年)9月26日启用,东正线于民国107年(西元2018年)7月10日启用,全长2,676公尺。
第一代自强隧道
第一代自强隧道为台东线拓宽工程时新建之隧道,于民国74年(西元1985年)1月1日启用,由“自强一号隧道”及“自强二号隧道”连结构成,二隧道原长度分别为2,750公尺、90公尺,合并后全长2,899公尺。 自强一号隧道施工期间原名舞鹤隧道。自强一号隧道、自强二号隧道原各自独立,后为防止落石而于两隧道之间施做加盖结构,将之合并为单一隧道,目前原一号隧道北口及二号隧道南口之标示均已改为“自强隧道”。
兴建及施工
台东线拓宽工程前的旧台东线经由扫叭隧道穿越舞鹤台地,因扫叭隧道两端引道线形不良,坡度陡且曲线多,不利列车运行,且隧道有漏水问题,故决定于拓宽工程时另行新建自强一号、二号隧道,以取代扫叭隧道之迂回路线。
隧道由荣工处承包,再转承包一部分给日商华熊营造。 本工程于民国68年(西元1979年)3月起开凿,由于当地地质条件不佳,开挖不久即遭遇沉泥段,发生与扫叭隧道相似困境,工程一度受阻。最初试图以“迂回导坑法”克服成效不佳,后来在西德顾问建议下,自国外引进“新奥工法”才成功解决难题。
又因工程艰钜而进度拖延,导致民国71年(西元1982年)6月台东线拓宽工程通车时,自强一号隧道尚未完工,只能先在扫叭隧道铺设1067毫米轨距的铁轨,并降挖增加隧道净空,暂时供1067毫米轨距列车通行。 民国73年(西元1984年)10月17日,自强一号隧道全线贯通,随后于同年12月28日与扫叭隧道完成轨道切换,民国74年(西元1985年)1月1日启用通车,同年7月正式完工。
自启用通车后,扫叭隧道也随之停驶。自强一号隧道在该次工程中是历时最久的,亦是当时东线铁路十二座隧道中最长的一座隧道。 自强一号隧道完工后,于北侧舞鹤车站旁设置“东线铁路拓宽工程殉职人员纪念碑”,纪念殉职的六名人员。
电气化及停用
台东线电气化时,因第一代自强隧道为单线且净空不足,决定于西侧另建双线隧道(第二代自强隧道)。 然而第二代隧道同样因地质问题无法如期配合电气化于民国103年(西元2014年)6月以前完工通车,因此于第一代隧道顶部加设架空电车线,暂供电气化列车通行。 民国106年(西元2017年)9月25日深夜办理第二代新自强隧道切换后,本隧道连同舞鹤号志站停用。
第二代自强隧道
第二代自强隧道于民国106年(西元2017年)9月26日启用,全长2,676公尺。全线为双轨电气化净空。
兴建及施工
第二代自强隧道为“花东线铁路瓶颈路段双轨化暨全线电气化计画”改善项目之一,舞鹤至三民间原有之第一代自强隧道为单线隧道且净空不足,于施作电气化时将难以维持营运,故须新建符合标准之双轨隧道。工程由福清营造承包,并于民国98年(西元2009年)12月4日动工。
第二代自强隧道通过沉泥层及板、砾岩交界的复合式地质,极具施工困难度与危险性,第二代自强隧道路线在第一代自强隧道西侧处平行布设,施工方法以钻掘工法为主。最初规划时隧道总长度达3,075公尺,后于细部设计时考量先前第一代自强隧道遭遇沉泥段之经验,将整体线形再向西调整,同时提高曲线半径并且缩短隧道长度至2676公尺。
本隧道动工后遭遇类似第一代隧道之困难,参酌世界隧道案例,并邀请隧道专家学者进行谘询,由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东部工程处、中兴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福清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拟订定新的施工方法,包括中导坑开挖(国内首次采用)、开挖面预加固(国内首次采用玻璃纤维灌浆管)、复合式灌浆及短台阶降挖(国内首次采用)等对策,成功突破沉泥层。民国104年(西元2015年)10月20日第二代自强隧道全线贯通[1] 。
于民国106年(西元2017年)9月25日深夜至26日清晨办理路线切换,第二代自强隧道西正线先行通车启用,同时停用旧线上之舞鹤号志站以及旧第二红叶溪桥。 东正线亦于民国107年(西元2018年)7月10日启用,目前隧道之双向轨道已通车。
参考文献
- ↑ 花东铁路最瓶颈路段 新自强隧道历时7年贯通,台湾好新闻,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