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自然接地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自然接地体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1]。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2]。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自然接地体是指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施等的统称。自然(基础)接地体一般采用基础内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接地体,具有尺寸大和接地电阻小、节省钢材、减少工程量以及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泄流效果好,还可以形成网格,有利于减小跨步电压等特点,应优先选用。

特性分析

自然接地体一般采用基础内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接地体,具有尺寸大和接地电阻小、节省钢材、减少工程量以及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泄流效果好,还可以形成网格,有利于减小跨步电压等特点,应优先选用。在我国南方绝大多数地方仅利用自然(基础)接地体就可以满足要求,特别是埋入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也是很好的接地体,因为在周围土壤的含水量大于4%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电阻率,同时,混凝土还能对金属接地体起到防腐保护的作用。在自然(基础)接地体不能满足要求时,或无可利用的自然(基础)接地体时,要考虑增设人工及地体。

施工质量监督及分段验收情况

施工方或建设方应在开工前办理施工现场验收的手续。防雷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应从基础部分施工开始时介入,以保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

桩钢筋笼的要求

在桩钢筋笼绑扎和焊接完成后吊装至桩孔之前,应检查并取证桩钢筋笼各桩筋间的等电位连接情况,一般要求每隔6m用箍筋与各桩筋焊接一次,以保证等电位连接可靠牢固。

桩筋与承台或地梁的要求

完成桩基础后,开始绑扎承台、地梁钢筋时,应检查桩筋与承台或地梁的连接情况,每根桩要有至少两根(一般要求4根)桩筋分别与承台或地梁中的上下层主筋通∅10以上(建议用∅12以上)的镀锌圆钢连接,并在1.0m处形成环形接地体,并宜形成均压网格。

梁与梁的连接要求

地梁与地梁的主筋焊接要没有交叉焊接,使地梁周圈成为环形并实现电气连通。利用梁面主筋比利用梁底主筋要好一些,因梁底钢筋与土壤接触易腐蚀,梁面钢筋在混凝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箍筋要每隔6m与主筋焊接。

连接钢筋的焊接要求

连接钢筋的焊接必须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一1994(2000年版)的要求,单边搭接焊接时长度应不小于圆钢直径的12倍;双边搭接焊接时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搭接焊接的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多面连续焊接。用作横向钢筋与竖向钢筋连接的有转角的钢筋不宜为直角,而要用带有圆弧过渡的钢筋。焊口要饱满并涂防锈漆或沥青加以保护。

注意事项

(1)有些钢筋混凝土不能作为自然(基础)接地体,如防水水泥、铝酸盐水泥、矾土水泥及异丁酸盐水泥等人造材料水泥做成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2)当基础的外表涂有含沥青质的防水层或其他新型防水涂料时,应由生产厂家提供电气导通试验数据,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利用基础中的钢筋作自然(基础)接地体。

(3)当基础的外表有防水油毡、防水橡胶等绝缘质的防水材料不能满足接地电阻要求且建筑物采用等电位连接措施时,宜在基础槽的最外边作周圈式的接地装置(宜同时施工)。此时基础或人防地下室地面内的钢筋仍需与其连接成一体,作为等电位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