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苏铁蕨(学名: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是乌毛蕨科,苏铁蕨属土生,大型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1.5米。主轴木质,坚实,鳞片线形,先端钻状渐尖,边缘略具缘毛,红棕色或褐棕色,膜质。叶簇生于主轴的顶部,叶柄棕禾秆色,坚硬,叶片椭圆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片对生或互生,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能育叶与不育叶同形,叶脉两面均明显,叶革质,叶轴棕禾秆色,孢子囊群沿主脉两侧的小脉着生,最终满布于能育羽片的下面。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南部、台湾及云南。也广布于印度东南亚至菲律宾的亚洲热带地区。生长在海拔450-1700米的山坡向阳地方。
苏铁蕨是古生代泥盆纪时代的孑遗植物,为植物学有着极其重要的科研意义。苏铁蕨树形美观,观赏价值极高。苏铁蕨以茎入药,有清凉解毒,止血散淤、抗茁收敛的作用,还有治鼹伤、感冒和止血之用。[1]
- 中文学名:苏铁蕨
- 拉丁学名: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
- 界:植物界
- 门:蕨类植物门
- 纲:蕨纲
- 亚 纲:薄囊蕨亚纲
- 目:真蕨目
- 科:乌毛蕨科
- 属:苏铁蕨属
- 种:苏铁蕨
- 命名者及年代:(Hook.) J. Sm.,1856
形态特征
土生,大型草本。 植株高达1.5米。主轴直立或斜上,粗约10-15厘米,单一或有时分叉,黑褐色,木质,坚实,顶部与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鳞片线形,长达3厘米,先端钻状渐尖,边缘略具缘毛,红棕色或褐棕色,有光泽,膜质。
叶簇生于主轴的顶部,略呈二形;叶柄长10-30厘米,粗3-6毫米,棕禾秆色,坚硬,光滑或下部略显粗糙;叶片椭圆披针形,长50-100厘米,一回羽状;羽片30-50对,对生或互生,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为不对称的心脏形,近无柄,边缘有细密的锯齿,偶有少数不整齐的裂片,干后软骨质的边缘向内反卷,下部羽片略缩短,彼此相距2-5厘米,平展或向下反折,羽片基部略覆盖叶轴,向上的羽片密接或略疏离,斜展,中部羽片最长,达15厘米,宽7-11毫米,羽片基部紧靠叶轴;能育叶与不育叶同形,仅羽片较短较狭,彼此较疏离,边缘有时呈不规则的浅裂。[2]
叶脉两面均明显,沿主脉两侧各有1行三角形或多角形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单一或一至二回分叉。叶革质,干后上面灰绿色或棕绿色,光滑,下面棕色,光滑或于下部(特别在主脉下部)有少数棕色披针形小鳞片;叶轴棕禾秆色,上面有纵沟,光滑。孢子囊群沿主脉两侧的小脉着生,成熟时逐渐满布于主脉两侧,最终满布于能育羽片的下面。染色体2n=66。
主要价值
科研:世界蕨类植物品种繁多,但高大的木本蕨类并不多见,苏铁蕨是在泥盆纪时代出现的古蕨属种子蕨,虽然它没有真正的种子。却有胚球,叶大型,其木质部发达,茎能增粗,是介于蕨类植物向裸子植物过渡的中间类型。研究苏铁蕨,对于研究植物的物种进化以及植物的区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苏铁蕨是古生代泥盆纪时代的孑遗植物,对苏铁蕨的研究,特别是研究该物种的基因,打开它的基因库,了解为什么它能经得起地球亿万年的变迁而存活下来,并利用它的基因,为植物学的研究注入新内容,更好为人类服务,这对于苏铁蕨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礼品:苏铁蕨是中国独有的植物品种,是世界上珍稀植物,应把它像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一样视为中国的国宝,也可以作为中国领导人及国事活动中赠送给友好国家的珍贵礼品。
观赏:苏铁蕨树形美观。它那饱经风霜、叶痕斑斑、苍老粗壮圆柱形茎干以及绯红色的嫩叶,观赏价值极高,把它引入园林作为新的园林观赏植物,效果极佳。
药用:中国民间常用它的茎入药,有清凉解毒,止血散淤、抗茁收敛的作用,还有治鼹伤、感冒和止血之用。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3]
产地生境
从印度经东南亚至菲律宾的亚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东方、琼中)、福建南部(安溪、平和、云霄)、台湾(南投)及云南(河口、屏边、澜沧、江城、富宁、孟连)有分布。生长在海拔450-1700米的山坡向阳地方。模式标本产地:印度(Khasya)。
繁殖方法
苏铁蕨主要靠孢子繁殖,也可利用孢子和幼叶进行组织培养。采用常规孢子繁殖时,可将具成熟孢子的叶片剪下,装人蜡纸袋中,待自然干燥后孢子散出,播种于泥炭土与河沙等量混合的培养土中,1个半月左右可发芽,再经过1-2个月的培养可长成小植株。如采用成熟孢子进行组织培养,萌发的速度比常规播种快,发芽率高,能形成大量的小苗,大大加快繁殖速度。苏铁蕨幼叶的组织培养也已成功。
栽培技术
小苗管理要格外小心,过干、过湿及浓肥均会引起大量死亡。种植小苗时,阳光宜弱,随着小苗的生长再慢慢增加曝光度。培养土宜疏松、透水,可用腐叶土、河沙和泥炭土等量配制作基质。在日常管理中,应每月施肥一次。地栽的可用豆饼、蘑菇肥等固体有机肥料;盆栽的可施些固体或液体有机肥,并叶面洒施稀薄无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