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茄子黄萎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
原图链接

茄子黄萎病又称凋萎病、黑心病,俗称半边疯,是由大丽花轮枝孢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茄子上的病害。主要为害根、茎、分枝及叶柄等,是日光温室茄子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对茄子生产危害极大,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绝收或毁种。

茄子黄萎病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以及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河北、陕西、山东等省。茄子黄萎病是为害茄株维管束的重要病害。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发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和品质。据调查,一般年份减产30-40%,重的达70%以上。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采取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茄子黄萎病

别 名: 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

茄子黄萎病
原图链接

为害植物: 茄子

为害部位: 根、茎、分枝及叶柄等

病 原: 大丽花轮枝孢

病原特征

病原为大丽花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轮枝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五色纤细,基部略膨大,呈轮枝状分枝,在一根主轴上常有2-4层轮枝和1根顶枝。每层轮枝3-5根,长10-35微米。轮枝和顶枝端部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3.3-10微米×1.6-4微米。微菌核黑褐色。

病菌适应气温最低5℃,最高30℃,在19-25℃时适合病菌发育,在60℃时菌丝、菌核经10分钟后致死。可侵染茄科蔬菜、棉花、西瓜、南瓜、甜瓜、龙葵、大豆、烟草、芝麻等。

分布为害

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发病率10%-20%;减产20%-30%;重病地发病率可达90%以上,减产40%。

症状

茄子黄萎病苗期发病少,多在门茄开花坐果后发病重。多自下而上或从一侧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和叶脉间褪绿变黄,逐渐发展到全叶。晴天的中午病叶失水萎蔫,下午或夜间可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不能恢复正常,病叶由黄变褐,严重时病叶萎垂脱落。茎部维管束变成褐色,有时全株发病,有时半边发病,植株明显矮化。

茄子黄萎病病原

Vertilliumdahliae称大丽花轮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体初无色,老熟时变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梗无色纤细,基部略膨大。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1]

发病规律

茄子黄萎病是由大丽花轮枝属真菌侵染致病的,除了茄子外还可侵染甜椒番茄马铃薯、瓜菜等多种作物,但以茄子受害最严重。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上越冬,种子也可待病菌进行远距离传播,带有病残体的有机肥,也可以传播病害。病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在土壤上可存活6-8年,所以连作病情较重。[2]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如长茄1号龙杂茄1号等。选用无病良种,可从无病田采种或从无病区凋种。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20~30 min:或者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

2.无病土育苗或进行床土消毒 苗床应选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土质肥沃、无病原菌的地块。播种前,苗床土应充分翻晒,施足腐熟堆肥,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用药量8~10g,进行苗床消毒。

3.实行轮作倒茬。与水稻轮作1~2年,与非茄科蔬菜轮作4~5年。

4.采用穴盘育苗。穴盘苗一穴一株。植株分布均匀,营养土养分充足,通透性好,故菜苗粗壮,根系发达;起苗定植时,一般不伤根或伤根轻,栽后无返苗期,增强了抗病性。

5.应用嫁接育苗技术。据系统观测和资料记载,茄子嫁接苗抗黄萎病能力强,发病率能降低4.7%~34.5%。

6.施腐熟有机肥,并追施氮、磷、钾混合肥,及时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

7.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携出菜田外深埋或烧毁。

8.药剂防治。在定植时,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kg搅拌细土100kg制成药土,撒在定植穴内,作预防处理。定植后,町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DT杀菌剂350倍液喷洒根部和地面,或灌根。一般每10~14 d施药一次。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处理,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7~10d喷(灌)一次,连喷(灌)2~3次。[3]


相关视频

一根铁丝就能解决茄子枯黄萎病,你还不知道吧?


农民的智慧是无限的,茄子黄萎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起来看看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