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白星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茶白星病
茶白星病又称茶白斑病、点星病,是由茶叶叶点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茶上的病害。一般以高山茶园发生较重,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导致茶树新梢生长不良、节间短,芽重减轻,叶片易脱落,减产10-50%,严重时,整个叶片枯萎死亡。感病芽叶制成的干茶,冲泡后叶底布满星点小斑,破碎率较高,茶汤滋味极其苦涩,汤色浑暗,香气低,品质差。
茶白星病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前苏联、巴西、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茶白星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一般发生始期为3月下旬,流行期4月上旬至6月上旬,当旬平均温度20℃、相对湿度达80%时,病害常可突发和流行。
基本信息
中文名:茶白星病
外文名:Tea white scab disease
别 名:茶白斑病、点星病
为害植物:茶
为害部位: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
病 原:茶叶叶点霉
为害症状
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l~2毫米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湿度大时,病部散生黑色小点,病叶上病斑数达几十个至数百个,有的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导致叶片变形或卷曲。叶脉染病叶片扭曲或畸形。嫩茎染病病斑暗褐色,后成灰白色,病部亦生黑色小粒点,病梢节问长度明显短缩,百芽重减少,对夹叶增多。严重的蔓延至全梢,形成梢枯。
病原
茶白星病的病原为茶叶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大小32~80×32~80(微米),暗褐色,顶端具乳头状孔口,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形,单胞无色,大小3~5×2~3(微米)。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长出白色菌丝,后变为黑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菌丝生长温限2~25℃,适温为18~25℃,高于28℃则生长停止。光照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1]
分布范围
茶白星病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前苏联、巴西、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在中国安徽、福建、贵州、四川、江西、湖南、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均有发生。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活体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10℃以上,病菌开始生长发育,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在水湿条件下,主要从茶树幼嫩组织的气孔或叶背茸毛基部细胞侵入萌发进行新一轮侵染。2-5天即出现病斑,条件适宜又可不断地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侵染,从而导致病害扩展蔓延,以致流行。
传播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病茎中越冬。翌春茶树初展期,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在湿度适宜时侵染幼嫩茎叶,经1~3天潜育,开始形成新病斑,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气温16~24℃,相对湿度高于80%易发病。气温高于25℃则不利其发病。每年主要在春、秋两季发病,5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高山茶园或缺肥贫瘠茶园、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采摘过度、茶树衰弱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增施磷、钾肥,合理采摘,促使树势健壮,以提高抗病力。②分批采茶、及时采茶可减少该病侵染,减轻发病。③茶园应注意雨季开沟排水,降低相对湿度。④及时清除茶园及周围杂草,夏季园地铺草以助抗旱保树。⑤冬春季节结合修剪进行病残枝叶的彻底清除。
化学防治
①春茶萌芽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5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②倍式波尔多液。非采茶期还可喷0.6%~0.7%石灰半量式倍式波尔多液防治。[2]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