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茶碗)
茶盏,是东亚传统用以盛茶汤的碗或杯形茶器,也称茶碗、茶锺、茶盅、茶碗、茶圆、茶瓯、茶杯等,而大小、材质、文饰不一,有多种形制。在中国,茶盏的主流,因为食茶法的不同,器形大小从唐宋的大盏发展到明清的小盏,色彩从唐的尚青、宋的尚黑发展到明的尚白,经历了数次嬗变过程[1]。
名称
茶盏一形的茶器在古代汉文典籍中有多种名称,但并无严格的定名标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廖宝秀指出,茶盏、茶碗、茶瓯的器形较大,茶杯、茶锺较小。明清的茶杯沿用茶盏、茶碗等名,但器形大小已与唐宋茶盏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据清宫档案所载,清代宫廷作为品茶用的茶碗、茶圆、茶锺,口径有不同,茶钟口径约10公分,茶碗约11公分,高度无明显差别[2]。
茶盏
盏,《博雅》:“杯也”;郭璞注《方言》:“最小杯也”。本作盏。《说文》:“玉爵也;夏曰盏,殷曰斝,周曰爵。从玉戋声;盏,或从皿。”
- 《大观茶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 《茶录》:“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
茶碗、茶碗、茶椀、茶埦
碗,《说文》:“小盂也”。椀,《正韵》:“与碗同”。埦,《集韵》:“与碗同”。
- 《茶经》:“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
- 王世贞诗:“隠囊匡坐自煎茶 窗前竹色分茶碗。”
茶杯
- 《红楼梦》:“家下仆妇们将带著行路的茶壶茶杯、十锦屉盒、各样小食端来,凤姐等吃过茶,待他们收拾完备,便起身上车。”
茶锺
锺,《说文解字注》:“酒器也。古者此器葢用以贮酒。故大其下,小其颈。自锺倾之而入于尊,自尊勺之而入于觯。故量之大者亦曰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俗呼小杯为锺”;《通雅》:“今谓茶锺曰瓯,古则曰甂”。
- 《弁而钗》:“吃了茶,将茶锺放在椅上。”
茶瓯
瓯,《玉篇》:“椀之小者”。
- 《茶谱》:“茶瓯,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
- 《中山传信录》:“茶瓯,...瓯上造一小木盖,朱黒漆之;下作空心托子:制作颇工。茶瓯颇大,斟茶止二、三分,用菓一小块贮匙内:此学中国献茶法也。若国中烹茶法,以茶末杂细粉少许入碗,沸水半瓯,用小竹帚搅数十次,起沫满瓯面为度;以敬客。”
茶圆
- 《清稗类钞》:“嘉庆款茶圆、茶碗、茶撇及瓶壶等类,计百七十四类。”
茶盅
- 《文明小史》:“又取出三个茶盅,倒了三碗茶上来。”
- 《清稗类钞》:“金如意茶盘成对,金福寿碗盖成对,黄地福寿瓷茶盅成对,黄地福寿瓷盖碗成对。”
茶盏的美名,又有啜香、陶宝文等[3]。
视频
茶盏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你所不知道的,宋八大民窑“茶盏”!,搜狐,2016-03-12
- ↑ 茶盏的历史文化价值! ,搜狐,2018-08-02
- ↑ 建盏为什么叫盏?茶杯、茶盏、茶碗到底有什么区别,搜狐,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