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茼蒿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茼蒿菜学名Glebionis coronaria),別名 '春菊打某菜茼蒿菜艾菜皇帝菜 ,是一種菊科[1] (Asteraceae)茼蒿屬(Glebionis)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地中海南岸。

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

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茼蒿在歐洲原本是庭園中美麗的觀葉植物,但在宋朝引進中國後,卻成為餐桌上美味的佳餚。

名稱由來

俗名

茼蒿一名的來源,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茼蒿一條下之釋名指其別名為蓬蒿

且「形氣同乎蓬蒿,故名。」[2]又,「茼」字有些文獻寫作「同」、「蕫」、「董」、「唐」等。

它有數個別名:

  • 閩南語俗稱拍某菜。由於茼蒿的嫩株富含水份,一經受熱炒煮,體積極度縮小,經常下鍋前看似一、二鍋的量,炒煮後則僅剩一小盤。

不明事理的先生認為太太偷吃或偷藏,因而拳腳相向,拍某菜之稱由是傳開。[3]

  • 菊花菜冬子蒿[3]
  • 春菊是日本所使用的羽裂葉茼蒿,但「青味」(草味)較重。[3]
  • 英文名稱為 Garland Chrysanthemum[3],意指其花(頭狀花序)形似代表勝利的花環,亦是林奈命名學名種小名採用 coronarium 之意[4]

功用及營養

茼蒿在歐洲原本是庭園中美麗的觀葉植物,但在宋朝引進中國後,其幼株作為蔬菜使用。

栽培方法

茼蒿适合在温和或略冷的环境中生长,在温暖的夏季很快开花成熟。种子于初春或秋季播撒。

茼蒿屬於含水量高的蔬菜,葉片容易變黃,因此需新鮮使用。[3]

在台灣,茼蒿各地均有栽培,但以台北社子士林,以及彰化雲林最多。[3]大約於十月上市,供應至清明節前。[3]一般台灣大眾將第一個寒流與第一批茼蒿視為冬天的特別聖品[5]

料理方式

除了煮湯、清炒、火鍋配料,由於茼蒿本身的季節性,其料理模式亦反應在節令。

  • 火鍋配料,作為時令之涮煮青菜[3]

參考文獻

  1. 菊科的特徵,認識植物
  2. 本草綱目/菜部卷二十六。1930年商務本。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簡錦玲,2007。第46-49頁。
  4. 《Dictionary of Botanical Epithets》拉丁文字根coronari指花環:wreaths, garlands, crowns。 擷取。
  5. 茼蒿 - 皇帝菜茼蒿菜的營養價值及功效,素食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