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辛棄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圖片來自搜狐網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這首詞的上片描寫在賞心亭的所見所感,其中含蓄地表達了對葉丞相的傾慕之情,同時也表現出詞人對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的熱切希望;詞的下片集中寫「愁」,雖筆調輕快,實是反映詞人內心積鬱的心情。

原文

辛棄疾〔宋代〕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譯文

青山有意要同高雅之人交談,像萬馬奔騰一樣接連而來。卻在煙雨中徘徊,遲遲不能到達。

人們都說頭上的白髮是因為愁苦所致。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不禁要拍手嘲笑那些渾身白色的沙鷗,它們豈非渾身都充滿了愁緒啊。

賞析

  上闋寫賞心亭的所見所感。賞心亭,據《景定建康志》,「在(城西)下水門之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開頭兩句由寫山到寫人,緊緊扣住了題目。蒼翠的群山仿佛有意要同高雅的人交談,他們聯翩而來絡繹不絕,有似萬馬奔騰.它們在茫茫的煙雨中迷了路,徘徊起來,眼看着臨近了,卻終於沒能到達跟前.暗示着自己雖有才卻不得施展,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報國無門。高人即葉衡。青山有情,高人難遇。而今斯人一登上賞心亭,那逶迤的青山有不知有多少心裡話要向他傾訴呵。其勢如萬馬奔騰,接連不斷。不說人之眺山,而說山之就人,這就把靜景寫活了。不僅如此,而且對突出人物也有很好的映襯作用。詞里葉衡的高大形象進行了,描繪因為葉衡是一位很有才幹的主戰派官員。《宋史·葉衡傳》說他「得治兵之要」。葉衡對作者極為賞識,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即是對葉衡推薦的 ,以後又向朝廷極力推薦他「 慷慨有大略」。對於這樣一位「經綸手」,加之有知遇之恩,詞人對此十分感激。三、四兩句借煙雨之景,轉突兀奇崛之筆而為低徊宛轉之波,充分表現了無限的悵惘,無窮的感慨,可以說是寄託遙深。葉衡主戰,因而不能不受到主和派的反對,他收復失地的大計遇到了極大的阻力,詞人也就由希望變成了失望。那逶迤的青山既然象萬馬奔騰而來,象衝鋒陷陣的鐵騎。詞人渴望能揮戈躍馬馳騁疆場,可是轉眼之間又煙雨迷濛,遮住了青山,而無數青山也只象是萬馬在煙雨中低徊不前 。「望來終不來」寫盼望之切而失望之深 。不說愁,而愁極深;雖極感慨,仍以蘊藉出之。

  下闋,由眺望青山之悵惘陡轉而為揶揄沙鷗之詼諧,但曲斷意不斷,其脈絡仍清晰可見。雖着筆輕快,實則發自積鬱。人們都說頭髮總是由此愁悶變白的。「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水上的沙鷗通體皆白,豈不是一身都是愁嗎 ?詞人故意發此狂想,而且拍手笑之,似乎把上闋歇拍低徊沉鬱的氣氛一掃而光了;然而仔細體味,就會察覺到那貫穿全詞的「愁 」字並消失,或者說詞人極力排遣這如煙雨一般的無盡的愁思,是感情上的掙扎,而非心靈上的解脫。人之發白並不完全由於人心之愁;而沙鷗通體皆白 ,是其自然特徵,與愁沒有關係。詞人故意造成邏輯上的錯誤,說得越幽默灑脫 ,反而越使人感到強自解愁而又不能解的痛苦,借說鳥與愁無關,實說愁與人甚切。人愁是實,鳥愁是虛 ,「一身都是愁」的是鳥還是人,不必拘泥於字句的解釋而自曉。故「拍手笑沙鷗 」,一縱即逝;而「一身都是愁 」,卻如電影上的「慢鏡頭」在觀眾視野里由快放慢了。實際上「一身都是愁」是與「煙雨卻低徊,望來終不來」暗中息息相關的。儘管詞筆迴蕩曲折,然而透過層瀾,仍可以看清。白居易《白鷺詩》雲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也垂絲 。」辛詞蓋本於此。白詩言愁顯 ,辛詞言愁晦 ,其言愁一也。但辛詞多了「拍手笑」一層意思。不過就其形象來看,辛詞較之白詩更加繪聲繪色;就其感情來說,則更加摯濃深切。參閱作者同年在建康所作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充滿了激憤憂愁。以至於「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胸中積鬱如此,則登賞心亭之所見所感都無非「獻愁供恨」而已。由此可見,在《菩薩蠻》之中亦飽含着詞人之愁,英雄之淚。某些喜劇會使有心的觀眾在笑聲中情不自禁地掉下熱淚。笑和眼淚,就是似乎矛盾卻又融合無間的。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這時辛棄疾被葉衡推薦為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到南宋已十二年。詞人臨亭而立,遠看巍巍青山,胸中思緒不免激盪,萬般感慨,於是寫下這首詞。

簡析

  這首詞的上片描寫在賞心亭的所見所感,其中含蓄地表達了對葉丞相的傾慕之情,同時也表現出詞人對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的熱切希望;詞的下片集中寫「愁」,雖筆調輕快,實是反映詞人內心積鬱的心情。全詞將詞人內心的紛雜情緒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寫作技巧上更是設喻巧妙,想象奇特,運用移情入景等藝術手法,意蘊十足。

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