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佩金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萨姆·佩金帕 | |
---|---|
萨姆·佩金帕 | |
原文名 | David Samuel Peckinpah |
出生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1925年2月21日
逝世 | 1985年12月28日 | (60岁)
国籍 | 美国 |
职业 | 导演 |
知名作品 |
《日落黄沙》 《铁十字勋章》 《稻草狗》 |
信仰 | 伊斯兰教 |
萨姆·佩金帕 David Samuel Peckinpah(1925-1985),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导演。
他一生共导演电影15部,大都是亲自编剧,如《日落黄沙》、《铁十字勋章》。在《帝国》杂志评选的全球TOP40导演英雄榜中名列第20位。
1995年,在林肯中心有电影组织举行的回顾萨姆·佩金帕的活动中2001年刚去世的美国最顶尖的影评家宝琳·凯尔女士(Pauline Kael)就曾经评价萨姆·佩金帕电影为“ 诗意之血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萨姆·佩金帕
外文名
David Samuel Peckinpah
国 籍
美 国
出生地
加利福尼亚州
出生日期
1925-02-21
逝世日期
1985-12-28
职 业
导 演
信 仰
伊斯兰教
主要成就
“暴力美学”电影的开山鼻祖 代表作品 《日落黄沙》、《铁十字勋章》
早年经历
早 年
儿时的佩金帕不爱念书,经常逃课,跟哥哥一起去外公的农场玩,认识了不少牛仔。很早就会骑马、射击,还学过烙印、设陷阱、捕猎的手艺。
1943年他服役海军,并作为文职官员被派往中国。
1947年退役回到美国后,继续读费斯诺(Fresno)大学,转攻舞台导演。1949年获得了学位。
1948年进入到南加州大学,攻读戏剧学位,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他在洛杉矶附近的戏院导演舞台剧。
1951年到1953间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roadcasting)。 到了初中,不守纪律的佩金帕加入橄榄球队,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的斗殴和麻烦,父母没办法,把他送进军校。1943年,18岁的佩金帕正式入伍,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员,赶上二战的尾巴。
1945年8月,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佩金帕所在的部队随即被派往中国,任务是解除投降日军武装并安排遣返。佩金帕所在的营队从塘沽出发,在天津市区驻扎。对真正经历过战争的士兵来说,战后的之旅度假,大多数陆战队员把时间跟钞票花在酒精和女人上,佩金帕也不例外。佩金帕跟战友时常光顾天津的一家妓院,由中国一座七层高的商场改建,里面尽是各色欢场女子,被美国人戏称为“The House of 10000 Assholes”。战争刚刚结束,不少来自白俄、日本、朝鲜的妓女也流落至此。
1947年退役回到美国后,继续读费斯诺(Fresno)大学,转攻舞台导演。1949年获得了学位。
1948年进入到南加州大学,攻读戏剧学位,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他在洛杉矶附近的戏院导演舞台剧。
个人生活
19世纪60年代佩金帕的曾祖父举家由印第安纳州迁徙到西部。 在加州从事伐木生意,拥有辽阔的林场,至今在美国的地图上还能找到经过官方命名的佩金帕草(Peckinpah Meadow)跟佩金帕溪(Peckinpah Creek),印证着这个家族在西部拓荒时代的成就。
祖父丹佛·丘奇(Denver Church)是大农场主,四次当选国会众议员,并担任过弗雷斯诺郡的最高法官。其实,萨姆的家人大多都从事法律工作,父亲大卫·佩金帕(David E. Peckinpah)曾是当地最有名的律师;哥哥丹尼·佩金帕(Denny Peckinpah)后来也成为一名法官。
演艺经历
1951年到1953年间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roadcasting)。萨姆成为一个成功的电视剧编剧,他的西部题材作品“Gunsmoke” (1955) 、“The Rifleman”(1958) 和 “The Westerner” (1960)等都非常受欢迎成为电视界最红的西部片作家。
Sam成为一个成功的电视剧编剧,他的西部题材作品"Gunsmoke" (1955) 、 "The Rifleman" (1958) 和 "The Westerner" (1960)等都非常受欢迎成为电视界最红的西部片作家。
1961年导演第一部西部长片《要命的伙伴》The Deadly Companions。
1962年导演《午后枪声》Ride the High Country ,此片在法国、比利时、墨西哥获得很高评价,更得了国际影展奖,受到美国影坛人士的重视,Sam被誉为新一代的西部导演。
1965年拍摄《邓迪少校》。
1969年的《日落黄沙》 获得奥斯卡最佳 剧本提名,在萨姆的电影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970年的《牛郎血泪美人恩》和1972年的《约尼尔.波恩纳》所具有的共同特点都是关于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逃亡的故事,同样充满了对生命的乐观态度。《牛郎血泪美人恩》是一部很温情和宗教感的片子,他的很多代表作都是很暴力的。
1971年的《稻草狗》证实了他卓越的节奏掌控能力及独特的暴力描写手法。
1974年《惊天动地抢人头》
1977年《铁十字勋章》
他的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是1983年的《周末大行动》。
主要作品
《周末大行动》The Osterman Weekend (1983)
《霉运当头》Jinxed! (1982) (uncredited)
《铁十字勋章》Cross of Iron (1977)
《大车队》Convoy (1978)
《惊天动地抢人头》Bring Me the Head of Alfredo Garcia (1974)
《杀手精英》The Killer Elite (1975)
《亡命大煞星》The Getaway(1972)
《比利小子》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 (1973)
《稻草狗》Straw Dogs (1971)10. 《约尼尔·波恩纳》Junior Bonner (1972)
《牛郎血泪美人恩》The Ballad of Cable Hogue (1970)
《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 (1969)
《邓迪少校》Major Dundee (1965)
《午后枪声》Ride the High Country (1962)
《要命的伙伴》The Deadly Companions (1961)
人物评价
萨姆·佩金帕的电影以西部片居多,其中的暴力场面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对暴力的渲染被许多人所指责。然而,他其实是一个有着多层面的艺术家。
在他的作品像《牛郎血泪美人思》、《约尼尔·波恩娜》这样的剧情片中,除了招牌式的西部风格之外,却又分明洋溢着浪漫和温情,以及他随处可见的喜剧天分。人性复杂而又矛盾的结合体:在60~70 年代的美国社会,所谓“垮掉的一代”在精神上是迷茫的、颓废的。这种文化上的混乱,很适合佩金帕的个性。
除了他自己的艺术之外,他几乎对所有的人和事都充满了怀疑。他仇恨权利,不屑有权阶层。他将自己麻醉在毒品酒精的淫荡中。他自认为,这样才是伟大艺术滋生的土壤。而最终,他也走上了一条人格分裂和自我毁灭的道路。是他亲手 “杀死”了自己的艺术。就连他信奉的格言也是:撒谎,欺骗,和偷盗。他这个人一旦想得到什么,就会不择手段。甚至,以身试法去验证自己所鼓吹的一切。直到把自己也赔了进去。他是一个狂热的英雄,以至于他真正的生活都变得模糊。而同时,舆论界又不乏对他本人的诋毁者。他们批评他海明威式的人生观,指责在他的电影中,永远都充斥着对妇女的色情残酷和野蛮,不厌其烦地展现她们被殴打、鞭笞和强奸的情节,并肆无忌惮的将动物的残伤和杀戮赤裸裸地表现于荧幕上,推销着一种对野生生灵不敬的无知。他的助手说,萨姆·佩金帕其实游走在两种生活之间。电影才是他的现实,而真正的现实,却变成了他的“电影”——虚幻。
他是个鬼才,可是对所有的制片人都充满敌意。他是个很奇怪的人,一个彻底的完美主义者。有一次,一个小有名气的演员与佩金帕合作拍一组特写镜头。按要求,演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往盘子里放6颗豆子,而佩金帕却因他多放了几颗就解雇了他。佩金帕对现代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比他的同时代的导演影响更大。但是,后人对他的继承往往是肤浅的和纯粹画面上的,而忽略了佩金帕的电影的暴力美学。
佩金帕对现代动作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影片的经典标志:慢动作,快镜头剪辑,和子弹时间,已经成为后派金帕影院诠释的暴力和动作的标准。
1995年在林肯中心有电影组织举行的回顾萨姆·佩金帕的活动中2002年刚去世的美国最顶尖的影评家宝琳·凯尔女士(Pauline Kael)就曾经评价萨姆·佩金帕电影为“诗意之血”。在这个短小的评语中宝琳·凯尔女士准确地抓住了萨姆·佩金帕电影中最为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两个元素,强烈而和谐富有生命力的暴力美学或者乌托邦美学带领我们进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电影世界中去。有些评论甚至于把萨姆·佩金帕和海明威,福克纳,库柏等一起并列为最能代表美国文化传统的“美国之子”。正是这些积极的评价也使得公众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萨姆·佩金帕的电影。在《帝国》杂志评选的全球TOP40导演英雄榜中,佩金帕名列第20位。
1995年,在林肯电影中心组织举行的回顾萨姆·佩金帕的活动中,曾经被称为美国最顶尖的影评家宝琳·凯尔女士(Pauline Kael)(2001年去世)就曾经评价萨姆·佩金帕的电影为“诗意之血”。在这个短小的评语中宝琳·凯尔女士准确的抓住了萨姆·佩金帕电影中最为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两个元素,使得萨姆·佩金帕更加家喻户晓。
萨姆·佩金帕(Sam Peckinpah)还是很难挤进“最伟大”的导演之列。的确,他不够思想,作品也起起落落,人又比较混蛋——这应该是大部分合作者能够达成的一个共识。但要以酒量为衡量标准,派金帕肯定是电影史上最能喝的导演之一,至少位列前三。当时的天津跟北平,在街上很容易找到专门招揽外国人的酒吧,有装饰像样的美式鸡尾酒沙龙,也有土作坊模样的简陋黑店。市面上可以见到的酒,除了销量最大的五星啤酒,苏俄人爱喝的伏特加,还有用蒸馏酒跟烟叶汁勾兑出的假威士忌。中国人把这种酒拼写成Wysky,美国兵说这酒要喝多了能要人命。Wysky没要了佩金帕的命,倒培养出一个年轻的酒鬼。亲友们普遍认为,佩金帕是在中国染上的酒瘾,饮酒过量的问题也从此开始。
派金帕有多爱喝大酒,可以找个数据佐证一下。1969年,派金帕在内华达的沙漠里拍《牛郎血泪美人恩》,派金帕签下的账单累计有75000美元。而影片在严重超支的情况下,总成本也不过300万美元。
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派金帕的情景。1969年,华纳为《日落黄沙》举办试映活动,头天晚上放片,派金帕跟男主角威廉·霍尔登(William Holden)走进会场,马上整个房间都是宿醉的酒味。
在南斯拉夫拍摄《铁十字勋章》(Cross of Iron)时,德国演员瓦迪姆·格洛纳(Vadim Glowna)留心记录了一下派金帕的作息以及饮酒的状况。剧组一般每晚七点左右结束拍摄,派金帕先到酒吧喝一两杯威士忌,然后回到自己租住的别墅,吃一把镇定剂后睡觉。午夜时分,派金帕就会醒来,再吃一把兴奋剂的药片,打开当天的第一瓶酒,在住所为拍摄做一部分准备工作。凌晨两点半左右,他会到剧组租住的酒店,踢门叫醒剪辑师,到片厂看前一天拍摄的样片,这时会打开第二瓶酒。早上九点,剧组开始拍摄,第三瓶。等到午饭时,派金帕已经喝当天的第四瓶酒了。他选的一般是伏特加,或者东欧盛行的梅子白兰地Slivovitz,都是烈酒。在当地拍摄的四五个月中,几乎天天如此。或者说,在拍电影的日子里,爱喝酒的佩金帕天天如此。
在陆战队战友的印象里,佩金帕倒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从《时代》杂志到菲茨杰拉德,有时间总在读书。派金帕甚至还有一点小生意,时常主动申请去伙房帮厨,这样他就能偷出白电油,再转手到黑市上卖掉,或者直接换成香烟。
在中国的日子里,佩金帕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不过他说自己见过刑讯、虐囚还有当众斩首的处决。佩金帕经常往返于平津之间,火车沿途几乎每次都要遭到不同派系武装的袭击,有时是共产党,有时是国民党,有时是土匪。这种袭击都是象征性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只为证明地盘归属,所以基本不会伤人。可有一次,坐在车厢里的佩金帕亲眼看到一颗子弹穿过车窗,击中了一名中国乘客,当场毙命。佩金帕把这次经历称为自己生命中“最长的一瞬”。第二颗子弹飞进车厢前,所有人都趴到地上,佩金帕发现这个过程中时间变得很慢,每个人的动作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拉伸。所有看过佩金帕电影的人都会明白,这就是他招牌式的慢镜头的由来。影迷们特别钟情于这种充满暴力美学的慢镜头,起了个名叫“子弹的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