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蒲松齡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蒲松齡故居
圖片來自itsfun

蒲松齡故居蒲松齡故居「聊齋」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是一座典型的北方農家建築。蒲松齡故居在抗日戰爭中遭日軍焚毀,1954年依原貌修復。 1958年政府設立了管理機構「蒲松齡故居管理委員會」,對其進行妥善保護。「文化大革命」時期,故居一度被占,但文物遺失不嚴重。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1977年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擴建為蒲松齡紀念館。該館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設有五個展廳,館藏文物13000多件,有蒲松齡生前的文物和各種版本《聊齋志異》以及蒲學研究的論文、專著等。2006年5月25日,蒲松齡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城東約8華里,有一個至今還保留着明清建築風格的古老村落,就是這個偏僻不易被人發現的村落,卻因一部《聊齋志異》飲譽海內外而名聲大震,傳遞到五洲四海大江南北,這就是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誕生地—蒲家莊。 蒲家莊,原名三槐莊。始建於宋代,以村內三棵古槐而得名。明初,村東溝壑內有一水井,古時常滿而溢為溪,故村名稱滿井莊。據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蒲松齡撰寫的《重修龍王廟碑》記載:「淄東七里許,有柳泉。邑乘載之,忘勝也。水清以渝洌,味甘以芳,釀酒旨。瀹增茗香。泉深丈許,水滿而異,穿甃石 出焉,故以又名滿井。」這是尚能找到最早「柳泉」和「滿井」稱謂的惟一文獻記載。

村里建有滿井寺,飛檐螭首,畫棟雕梁,軒敞疏朗,典雅大方。明代邑令陳時萬《重遊滿井寺即事三首》曰:「細草垂柳一澗青,病身聊復憩幽亭。老禪行腳歸無日,閒餌僧雛學誦經。寺門南對樹峰斜,攜酒重尋上界花。病骨瘦來終跌宕,猶能擊鼓弄摻撾。敞襟露頂趁天風,疊膝臨泉萬慮空。坐對寒岩渾面壁,亂山折斷夕陽紅。」 1980年建蒲松齡紀念館,對故居、柳泉、墓園進行了修葺、擴建,徵用民宅,改建了著作版本、書畫題詠展室,資料室,接待室,辦公室,增設了南大門,使故居的管理日趨完善。故居已成為一處初具規模的蒲學研究陣地和馳名中外的旅遊點。[1]

現狀

今日的蒲松齡故居,是一座恬靜的院落。故居門前是幾株古槐,蔭翳天日。郭沫若1962年題寫的「蒲松齡故居」的金字門匾,高懸於故居大門。 穿門北折是一正兩廂的庭院。其中正房3間,東西廂房各2間,為1954年修建。正房兩側的檜柏、石榴,以及廂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紅等,均系後人所栽,院內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復後增添。故居正房為磚石、土坯結構的普通民房,木欞門窗,房內路大荒手書的「聊齋」匾額迎門高懸,匾下懸掛着蒲松齡的畫像。

個人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蒲松齡性穎慧,文冠一時,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應童子試,「以縣、府、道第一補博士第子員」。但自此以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的古稀之年,授例成為「歲貢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憤世嫉俗,常借狐鬼故事對當時腐敗現象進行諧謔,其文章詭詼塊壘,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譽滿中外的《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13卷400多篇,詩集8卷900多篇,詞1卷100多闋,以及俚曲14種。戲三部、雜著5種。 蒲松齡故居是一座幽靜古樸的庭院。院落坐北朝南,前後四進,西有側院。門楣上懸掛着郭沫若題寫的匾額「蒲松齡故居」,院內月門花牆,錯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正房三間,為蒲松齡的誕生處和其書房「聊齋」。室內陳列着他74歲時的畫像,上有其親筆題字。南院有平房兩間,舊稱「磊軒」,是以蒲松齡長子蒲箸的字命之。西院系新建的陳列室,蒲氏家譜、手跡和其多種著述以及英、俄、日、法等外文版本。聊齋正房後為6間展室,展出了中外蒲氏研究家的多種論著,以及當代文化名人老舍、臧克家、豐子愷、李苦禪、俞劍華、李樺、戴敦邦等書畫家為故居所作的書畫、題詞100餘幅。1977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個人生平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出生於公元 1640 年,卒於 1715 年,終年 76 歲。蒲松齡一生屢試不第,貧困潦倒,後人用 8 個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讀書、教書、著書、科考。蒲松齡出生在一個普通的文人家庭,由於家道中落,請不起教書先生,便隨父讀書。他自幼聰慧過人,經史過目不忘。 18 歲完婚,應父母之命,娶本縣文人劉國鼎的次女劉孺人為妻。 19 歲初應童子試,便以縣、府、道三試第一考中秀才。文章深受山東學政施愚山先生的賞識,一時名聲大振。為了求取功名,實現理想, 20 歲的蒲松齡與同鄉好李友梅、王鹿瞻、張歷友共結「郢中詩社」,潛心治學。淄川的留仙湖、般陽河等地就是他們當年經常活動的地方。 25 歲時蒲家因妯娌不合,兄弟分家,蒲松齡只分得「農場老屋三間,曠無四壁」,生活陷入困境。迫於生計,於康熙九年應同邑好友孫蕙的邀請,到江蘇寶應為知縣孫蕙做幕賓。那段時間蒲松齡開闊了眼界,寫下了不少詩文,但也飽嘗了寄人籬下之苦,加上思鄉心切,第二年便辭幕還鄉了。 歸來後的蒲松沒有考取功名,便屢屢設帳於縉紳之家,其中約三十年的時光是在淄川大家畢際有府上為塾師,在畢家他結識了當時的一批著名文人如王士禎、高珩、朱緗等,這對於《聊齋志異》的創作和傳播有極大的影響。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閒暇自娛的生活。他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將其編定為《蒲松齡集》。

蒲松齡74 歲時妻子劉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絕,倍感人生苦短,就這樣過了兩年,蒲翁也於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 年正月 22 日,在故居聊齋與世長辭。蒲翁墓中出土的東西,有錫酒壺、錫酒杯、旱煙袋、念珠、宣德爐、四枚壽山石印章,還有其夫人用的銅鏡、耳勺。一代文學大師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但是他為後人留下的財富卻是永不磨滅的 ! 蒲松齡故居,是一座幽雅古樸的庭院。院內月門花牆,錯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故居門前是幾株古槐,綠樹成蔭。金字門匾,高懸於故居大門。穿門北折是兩廂的庭院。房內,「聊齋」牌匾迎門高懸,匾下掛着蒲松齡七十四歲時的肖像:他眉頭緊鎖,好像在思索下一篇文章;他手捋鬍鬚,好像在感悟人生百態;他嘴唇上揚,好像在對自己的一生感到滿足……房內還陳列着他生前所用過的物品。一九七七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坐落在蒲松齡故居東部的聊齋園,占地二點四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為六千一百平方米。聊齋園分為藝術陳列館、狐仙園、石隱園、聊齋宮、滿井寺、觀狐園六個部分。藝術陳列館保存着蒲松齡生平的各種資料;狐仙園內的建築錯落有致,小巧美觀;石隱洞內建有各種石景;觀狐園內有各種各樣的狐狸一千四百多隻,具有極高的觀賞和經濟價值;聊齋宮內有《羅剎海事》、《席方平》、《畫皮》、《嬌娜》、《屍變》等聊齋故事的藝術雕刻作品,並採用燈光、音響、電影特技等現代科技表現手法,活靈活現地再現了蒲松齡手下的各種神鬼狐妖的藝術形象。[3]

聊齋志異

先生白天舌耕育桃李,夜晚在此揮毫潑墨、灑灑點點筆耕著文章,他聚平生之力完稿並日臻完善了《聊齋志異》一書。於是燈下寫道:「……獨是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瑟瑟,案冷凝冰,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此外,先生還在餘暇,撰寫了大量的詩、詞、曲、賦、文、銘、、書啟、引、序、疏等。如今振衣閣里有蒲松齡伏案寫書的塑像和有幾面本書的書架。桌子上則擺有先生生前的若干手稿、著作等。

蒲松齡墓

蒲松齡墓位於淄川區蒲家莊東南約500米處。墓地四周系磚石砌圍牆,內松柏樹10株古木陰翳,鬱鬱蔥蔥。墓院系蒲氏老林,內有古墓幾十個,蒲松齡墓在墓園北側,封土高約兩米,墓穴呈頭向西南,足向東北之勢。墓前立清雍正三年(1752年)同邑後學張元撰文的《柳泉蒲先生墓表》。1954年建立了一座四腳碑亭,1979年又在亭前建立沈雁冰撰寫的《蒲松齡柳泉先生之墓》碑。[4]

詳細介紹

綜述

74歲時江南著名畫家朱湘鱗為其畫的肖像,兩旁是郭沫若手書的楹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房內還陳列着他生前用過的端硯1方、在畢家教書時用過的床1張、手爐1個;還陳列着與蒲松齡有直接關係的綽然堂匾、靈璧石、三星石、蛙鳴石各1塊,此外,室內擺放的桌、椅、幾、架、櫥和木影爐均是蒲松齡曾設館30餘年的西鋪畢家舊物。

故居東西兩廂

茅檐低小,狹窄簡陋,又作重修。院內之東北隅,尚有一隙之地,蒲松齡撰文和與其有關係}的3塊碑記置於此。蒲家莊外,還有著名的柳泉和墓園。柳泉在蒲家莊東門外的「滿井溝」底。泉口青石砌就,約0.6米見方,旁立沈雁冰書的「柳泉碑」。柳泉本是一眼地下泉井,傳說他曾在此設茶待客,搜集創作素材。

墓園

墓園在蒲家莊東長40米、寬38米,內有古柏37株。蒲松齡及其父親、長孫的墓均葬於此。1980年,蒲氏始族蒲璋之墓碑也移存墓園中。 此外,故居中還收藏有當代名人題詠蒲松齡及其故居的墨寶,共計200餘件,其中郭沫若的「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對蒲松齡及其作品作了比較正確的評價。[5]

視頻

參考文獻

  1. 周雁翔. "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研究 1期:122-123.
  2. 袁世碩, and 徐仲偉. 蒲松齡評傳. 2000.
  3. 袁世碩, and 徐仲偉. 蒲松齡評傳. 2000.
  4. 朱一玄. "評《全本新注聊齋志異》." 明清小說研究 2(1991):246-248.
  5. 鄭明. "訪蒲松齡故居." 協商論壇 1(1998):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