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蒲殿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蒲殿俊(四川广安人)原图链接来自 个人简历网 的图片

蒲殿俊(1875—1934),四川广安人,辛亥保路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04年参加殿试,中进士,被授职主事,1905年公派日本留学。1909年蜀人公推蒲殿俊任四川咨议局议长,同年8月北京成立全国咨议局联合会,蒲殿俊被选为联合会副主席。1910年创办四川咨议局机关报《蜀报》,提倡民权。

因为满清政府要收回川人筹股自办的川汉铁路,引起川人强烈不满。1911年6月蒲殿俊以咨议局和川汉铁路公司为基础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并担任会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四川宣布独立,蒲殿俊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此后出任过北洋政府内务次长等职,后淡出政界,从事报刊与戏剧改良工作,在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化启蒙工作。1934年因病逝世,终年59岁。[1]

人物年表

1875年,蒲殿俊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1893年(光绪十九年),蒲殿俊刚满18岁,童试冠军,为县学生员。

1899年,24岁的蒲殿俊与胡俊、顾鳌、聂开基创办新式学堂紫金精舍。聘成都的吕翼文、南充的张表方(张澜)等为教员。后历尽千辛合并甘堂及培文书院,成为广安第一所真正综合性新式学府—广安高等小学堂。

1901年11月14日,慈禧那拉氏70岁“万寿”恩科,蒲殿俊到北京参加朝考会试,中三甲,同进士出身而未点翰,其原因不详。后冯玉祥(焕章)逼宫,档案抛弃当废纸出售,在废纸里发现了蒲殿俊的考卷,确实文思并佳,只因考卷末尾字迹不端而降格未取。

1903年,到成都参加乡试,入考场时被四川总督锡良指“与康党有染”之罪,取消考试资格而被挡于贡院门前。后经学使吴雨生说情,最后进入了考场。在这一次乡试中,蒲殿俊又夺得了冠,考中四川第一名解元1904年,中进士,任法部主事。

1904年,蒲殿俊进京参加延续千年的科举考试最后一场会试与殿试。进入圈的科举考试,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北京贡院的会试,于1904年7月4日进入在保和殿由皇帝名义监考的殿试,中二甲进士。是年公派日本,进入东京法政大学读书。

1905年-1909年,日本留学。1906年,蒲殿俊在日本悉获川汉铁路公司成立后的种种弊端与恶行,遂约集留日的川籍300余人,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他被推举为该会正干事(即会长),与主要成员一道,联合写信给四川总督锡良,寄呈了一份《川汉铁路公司商办建议书》,蒲殿俊撰写的这份建议书,措词激昂,揭露了铁路公司官府经办的种种积弊,义正辞严,入木三分。

1909年(宣统元年)四川谘议局成立,任议长(1909年10月14日上午9时,四川成都纯化街四川咨议局召开了成立大会。出席成立大会全川的议员共104人。蒲殿俊以76票的过半数当选为第一届四川咨议局议长,肖湘和罗纶被选为副议长)。

1910年,创办四川咨议局机关报《蜀报》;1910年8月9日,北京成立全国咨议局联合会,蒲殿俊被选为联合会副主席,汤化龙被选为联合会主席。1911年,保路风潮发生,任四川保路同志会会长。

1911年6月,蒲殿俊以咨议局和川汉铁路公司为基础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并担任会长,罗纶担任副会长,此后便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孙中山先生: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蒲殿俊任正都督。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蒲殿俊在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自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

1911年12月8日,因军饷迟发,军士变乱,民军入城,另组军政府,尹昌衡任都督,被迫去职。

1912年8月,加入民主党,次年当选众议员。

1913年5月,民主党与统一党、共和党组成进步党,当选理事。

1914年,成都少城公园内建成一座庄严雄伟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由蒲殿俊、赵熙、颜楷等人亲笔题字,纪念成都血案。

1916年,袁世凯暴毙,议会重组,当选众议院议员。

1917年7月,蒲殿俊任内务部次长兼任北京政务督办,因受排挤,12月被迫辞职。

1919年,蒲殿俊毅然谢绝北洋政府委任他教育部长之职,去作北京《晨报》总编辑。蒲殿俊到任不久,在李大钊的协助下,从北京《晨报》副刊栏目里,增设了《译丛》和充满民主气息的《自由论坛》,并约请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郁达夫、徐志摩、闻一多、王统照、冰心、刘海栗等一大批文化界名人写稿,大力从事新文化、新思想与新知识的倡导与宣传。当时,鲁迅用“巴人”的笔名,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阿Q正传》连载,揭露封建帝制专横跋扈的丑恶面貌,和善良忠厚的黎民百姓,在铁蹄蹂躏下的悲惨遭遇,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引起读者强烈反响与思想上的共鸣。与此同时,蒲从事戏剧改良,创办《戏剧》月刊,创立北平最早演出话剧的“新民大戏院”。他提出传统戏的改革方向必须“面向劳工”,戏剧创作必须“以民众的精神为原动力”。在《戏剧》月刊上,他先后发表《戏剧为什么不要写实》、《南通、西安两处戏剧的教育比较观》等文,探讨戏剧创作技巧、戏剧教育和戏剧评论。同时还创作《道义之义》、《阔人的孝道》两个话剧本。

1921年4月,创立上海民众戏剧社,发行杂志《戏剧》。

1922年,再次竞选众议员失败。

1922年冬,集资创办中国第一所职业戏剧学校专门学校,自任学校主任,聘陈大悲等执教。

1930年初,蒲撰《辟治广安天池议》,呼吁各界人士筹款万余元建成广安天池公园。当年农历年底,国民革命军二十军进驻,蒲因故受辱,迁居重庆。

1934年赴北平,同年10月29日因病逝世,终年59岁。 

视频

蒲殿俊 相关视频

《大波》赵尔丰捉拿保路会高层,蒲殿俊不惧威胁义正辞严
档案:辛亥档案之保路运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