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湖南省、浙江省地區傳統技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1]之一。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分純藍花布印染和彩藍花布印染兩大類:純藍花布布面素淨,沒有花紋圖案,一般用以製作衣服和頭帕;彩藍花布有複雜的花紋圖案,一般用以製作被面、墊單、帳檐、圍裙、圍腰、門帘、桌布、圍布等。印染前需要經過裱紙版、描稿、刻版、上油、調料、刮漿、入染等工藝的處理,入染之後還要經過晾曬、淌洗、卷布、碾布(又叫「踩布」)的工藝流程。

2008年6月7日,湖南省邵陽縣、湖南省鳳凰縣申報的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24。2014年7月16日,浙江省桐鄉市申報的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24。2018年5月24日,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歷史淵源

藍印花布源於秦漢,興盛於商業發達的唐宋時期。藍印花布傳入桐鄉大概在元代。明清以後,藍印花布的印染應用於民間。據清光緒年間《石門縣誌》記載,當時政府已專設織染局,其中在冊的染匠有十九戶。又據桐鄉崇福、石門、烏鎮、濮院等鎮鎮志記載,清末民國初這些地區以藍印花布為業務的民間染坊遍布各處,其中影響較大、歷史較長的有石門的豐同裕染坊和崇福的藍茂豐染坊、協大染坊等。

邵陽藍印花布約始於唐代貞觀年間,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據《邵陽縣誌》記載,當時邵陽人在苗族蠟染工藝的基礎上創造了以豆漿、石灰替代蠟的印染技法。明清兩代,由於水陸交通便利,邵陽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藍印花布生產基地。邵陽藍印花布紋樣古樸,點線細密,注重大面積對比和細部刻畫,風格清新淳樸。其紋樣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2]和傳統吉祥圖案,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鳳凰縣沱江鎮的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西漢時期,藍印花布即已出現。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有藍草可以提取靛藍的記載,同時詳盡記述了當時的制藍方法。

工藝特徵

浙江地區的藍印花布紋樣造型接近江蘇,圖案豐富多彩,風格樸實大方,造型清新秀美。湖南藍印花布紋樣品種多樣,被面以豐富的鳳凰造型為特色,以花瓶牡丹門帘為代表,紋樣結構嚴謹,典雅秀美。

邵陽藍印花布是一種集民間美術與民間工藝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分藍底白花和白底藍花兩種,以藍底白花的製作見長。邵陽藍印花布的紋樣與湘西藍印花布區別不大,主要為動物紋、植物紋、人物紋三大類,但有些紋樣是湘西藍印花布所不具有的,如動物紋中的鴨子,人物紋中的仕女是邵陽藍印花布所特有的。動物紋樣有龍紋、鳳紋、魚紋、蝙蝠紋等;植物紋樣有牡丹紋、蓮花紋等。邵陽藍印花布紋樣古樸、占線細密、巧為拼集、虛實明暗、妥加調配,注重大的色塊對比和細部刻畫,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清新的美感。藍印花布所選用的紋樣素材往往含有吉祥的意義,其圖案內容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或吉祥紋樣,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鳳凰牡丹》《獅子繡球》《金魚戲蓮》《吉慶有餘》《鳳鹿》《鴛鴦戲水》《蝶戲牡丹》等。

桐鄉藍印花布題材內容按寓意可分為四類:象徵寓意類,如鳳穿牡丹、松鶴延年、福壽雙全等;諧音寓意類,如連年有餘、五福捧壽、喜上眉梢等;比喻寓意類,如魚躍龍門、榴開百子、三多圖等;圖形寓意類,如吉祥如意、萬年不斷等。代表作品有:傳統作品《百子圖》《百壽圖》《福天壽地》《福祿壽喜》《國色天香》;現代作品《虎威》《牧羊圖》《豐子愷漫畫》《鄭板橋書法》《釀酒圖》《烏鎮財神灣》等。其花紋大多取材於民間傳統圖案,具有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

工藝流程

一、畫好花樣,選好底版。

二、根據花樣要求初刻印花所需底版(花版複雜就要底版多刻)。

三、翻刻合成底版,再塗上生漆(保護底版)。

四、用生黃豆粉和燥石灰風化成粉配方,用水攪拌和其他技術參數配合成漿。

五、土白布在印花台板上攤平,根據花樣簡單與複雜的要求,按程序分版次抹上配好的漿糊,每次塗抹均勻刮平晾乾,再上下次漿糊,次次如此,若不晾乾,會影響質量和花樣真實、整潔、生動和美感。

六、待花鳥、龍鳳樣板抹糊全部合成晾乾後,才能放入第一染缸,等土布乾燥後,浸入其他幾隻不同色澤的染缸。有序浸入,定時取出。一般為常青、深藍兩種顏色,永不脫色。

七、待浸染完畢曬乾或烘乾後,去掉抹塗上的漿糊,一幅幅清晰整潔、生動活潑的畫面,就活生生的展現在土布上了,變成了完整的土印花。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沱江鎮藝人劉大炮在單面藍印花布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雙面藍印花布,其印染手段較為複雜,具有工藝價值。

邵陽藍印花布紋樣古樸,點線細密,注重大面積對比和細部刻畫,風格清新淳樸。其紋樣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傳統吉祥圖案,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傳承狀況

沱江鎮過去從事印染行業的有上百家,目前只剩下十餘家小型家庭作坊,而且印染匠人大多年事已高,在此形勢下,鳳凰藍印花布印染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鳳凰、邵陽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受到機械印染的衝擊,日益衰落,已經陷入瀕危境地,亟待搶救保護。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7月23日,「藍色暢想」2017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創新工作坊以「邵陽藍印花布」為主題進行的設計作品。

2018年5月16日,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藍印花布在其中展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