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蔡素芬 | |
---|---|
出生 |
1963年11月5日 台南市七股區 |
母校 | 淡江大學 |
职业 | 小說家 |
知名于 | 創作以小說為主。曾獲中央日報百萬小說獎、全國學生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興文藝獎章、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南瀛文學獎等獎項。 |
知名作品 | 長篇小說《鹽田兒女》、《橄欖樹》、《姐妹書》、《燭光盛宴》,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編有《九十四年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 |
蔡素芬,1963年11月5日生,生於台南市七股區,臺灣知名小說家,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
歷任《自由時報》撰述委員、自由副刊主編、影藝中心副主任,兼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等職。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鹽田兒女》、《橄欖樹》、《姐妹書》,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編有《九十四年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及譯作數本。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聯合文學新人獎中篇推薦獎、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中興文藝獎章等多項文學獎項。[1]
她是文學編輯人,是文化活動的執行者,身分多元,但她認為自己最終是「一個喜歡寫小說的人」。繼以《鹽田兒女》感動萬千讀者,為台灣小說立下名作後,再度以更細膩更繁複的敍述,驚豔文壇,交出《燭光盛宴》。
《燭光盛宴》精鍊的文字,如詩的情懷,淋漓敍述之間,別有寄寓。引人入勝的情節、精密的結構,蔡素芬充分展現書寫魅力,開啟閱讀台灣小說的新視界。[2]
文學風格
蔡素芬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齊邦媛稱其小說的語言、生活情境飽滿豐富;司馬中原則評介其筆鋒輕俏靈動,直入生活的肌理,深深挖掘人性的根鬚,展現一般人所忽略的生命內在空間。從《鹽田兒女》到《橄欖樹》,蔡素芬開創了新型的臺灣鄉土小說;《姐妹書》全用書信形式彰顯一對姐妹的婚姻遭遇。是九○年代在文體的創新、題材的開拓上勇於實踐的一位女性小說家。曾主編《九十四年小說選》(九歌版)。[3]
文學成就
曾獲中央日報百萬小說獎、全國學生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興文藝獎章、吳三連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南瀛文學獎等獎項。[4]
1993年春天,蔡素芬完成《鹽田兒女》,以樸質的文字細描鹽田上的勞動婦女,日照下,輝映著他們討生活的姿態,一種兼容柔軟隱忍與耿介剛強的生存本事。小說以完熟的人情,濃烈的地方風土,獲得當年《聯合報》長篇小說獎,更讓人以為作者必然有一定年紀,飽經人世歷練,殊不知彼時的蔡素芬,不過年方二十九。
作品
- 《六分之一劇》,蔡素芬,希代書版公司 ,1989年1月 ,小說。
- 《告別孤寂》,蔡素芬,晨星出版社, 1992年10月 ,小說。
- 《鹽田兒女》,蔡素芬,聯經出版公司, 1994年5月 ,小說。 [5]
- 《姐妹書》,蔡素芬,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6年10月。
- 《橄欖樹》,蔡素芬,聯經出版公司, 1998年4月。
- 《臺北車站》,蔡素芬,聯經出版公司, 2000年5月 小說。
- 《蔡素芬短篇小說選》,蔡素芬 臺南縣政府, 2002年11月 小說。[6]
相關視頻
2012年8月27日•九歌出版社 蔡素芬《海邊》.wmv
外部連結
- 時代變動中,努力活出自己的樣子──蔡素芬《鹽田兒女》三部曲
- 吳三連獎得主 小說蔡素芬 繪畫陳炳宏 散文林文義 舞蹈組合語言
- 第37屆吳三連獎 文學獎-蔡素芬.得獎感言
- 小說家 蔡素芬 繁如星海的文字 說出寄寓深刻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