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薄意 |
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故名。是寿山石印章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法。由于引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影影焯焯,备受金石画画家欣赏和推崇。 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故称“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正因如此,优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赏价值。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薄意
得名: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
解释:极浅薄的浮雕
类型: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法
介绍
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著名的书画金石家潘主兰先生指出:“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界者。”薄意雕刻艺术面世较晚,才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在清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璇、周尚均二人,便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极浅的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纹。后来,潘玉茂继承杨、周遗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种图饰,以掩盖石疵。然而刻法都未能达到十分理想的程度,意境也嫌呆滞简单,因而也难达到最佳的掩饰瑕疵的效果,但已是薄意的雏形。
构图
——在消磨成形的章面,发挥作者丰富的想像力,进行构思设计,充分利用寿山石的纹理、俏色等特点,用毛笔在石面上描绘出图画。
薄意的构图布局,注重意境和气韵,与中国画同理。景物的层次一般不宜重叠过繁,交叉过密,石坯上的裂纹、砂格要尽量遮掩,“按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作到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洁挺秀,将雕艺与画理融为一体。这是艺人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
勒线
——描图定稿之后,用尖刀顺着形体的外轮廓勾勒出一道织细、准确而明显的线条,谓之“勒线”。
勒线是薄意雕刻的一道关键的工序,它对作品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稳,运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断精确,刀锋要活泼流畅,刀痕要深浅适中。
剔地
——又称“起地”。是应用平刀、铲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种刀具,削刮勒线以外的空余石面,让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如果是自然形的印材,铲地要随着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印章,底地则必须平坦完整,印体的转角线应保持垂直。
雕饰
——使用各种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浅刻雕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阴阳向背,使其富有立体感,达到笔墨渲染的韵趣。
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所以刀法应灵活多变,洗练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雕刻完毕之后,还需要对某些细节,如花蕊、叶脉、苔点、枝干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鬓发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细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鉴赏家往往以诗情画意来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国画的六法来评价作品的优劣,将薄意看作是一种隆起的绘画。所以薄意创作者多数兼精绘画,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国画的笔墨技巧,才有可能挥洒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画薄意。
除薄意之外,印身的装饰还有一种叫做“线刻”。
线刻俗称“脉花”。即以尖刀在印章的四周单线阴刻画面,犹如一幅白描。通过景物的轮廓刻画,将石面的裂纹瑕玷巧妙加以修饰。
特点
一是选材要严:多选优质石材,如田黄、芙蓉、鹿目田、荔枝冻等,有皮者尤优。
二是技法要高:许多田黄石珍品多出于寿山石雕大师之手。
三是相石要精:寿山石中的冻石、田黄、芙蓉等名贵稀少的石种,价值极高,雕琢之前,必须认真研究石材裂痕走向、表皮利用、疤点处理等等,因此有“雕人眼视不敢琢,审曲面势争分毫”之说。
四是清石要细:根据腹稿设计,完善雕件。
五是作画要美。
六是勾勒要轻:以尖刀代笔,在画笔线上,浅勾勒线条定位。
七是核稿、磨光,要尽善尽美。
相关知识
薄意艺术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康熙时已初露端倪,雍正时臻于完善,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潘玉茂兄弟,专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础。至清末民初,林清卿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新的境地,作为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薄意”雕刻的制品,一向以“重典雅、工精致、近画理”而著称,它是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并且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薄意”艺术,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康熙时期这门独特的艺术已经初露端倪,到了雍正的时候它已臻于完善。后来在同治和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潘玉茂兄弟,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础。二十世纪初期,雕刻大师林清卿在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熔雕刻、绘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由此,薄意也就成为了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虽然薄意是一门高难度的雕刻艺术,但“无限风光在险峰”,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寿山石雕刻家不畏艰难,勇攀艺术高峰,把薄意艺术发扬光大。清康熙年间,杨璇和周彬二人,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极浅的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纹或其它图饰,开创了薄意艺术的先河。后来,“西门派”鼻祖潘玉茂继承杨、周遣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种图饰,以掩盖石疵,这是薄意的雏形。从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福州寿山石雕艺术逐步发展。“西门派”大师林清卿年纪轻轻就小有名气,自感艺术功底薄弱,为了专攻薄意,图谋更大的发展和超前人,毅然放下雕刀,转而拜师学习水墨画,研究秦砖汉瓦、古代石刻和画像以及书画、金石篆刻等,从中领会中国画的笔意、章法和画理,历时五年,学有所成,自觉融会贯通之后,才又重操旧业,专攻薄意,并将其推上巅峰,成为誉满榕城的薄意雕法大师,被称为“西门清”。
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纯的色块、斑纹,即便是田石、水坑冻之类之类名贵石品也难求纯洁无暇。倘若这些瑕疵出现在印体部位,无法通过钮雕加以利用遮掩。不施艺术处理,势必影响到石章的品级,过分雕琢又容易损坏宝石的天然文彩。在这种情况下,雕饰薄意于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装饰方法
继林清卿之后,王炎铨、王雷霆、江依霖等人继续弘扬薄意雕法,形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西门薄意派”。其主要代表作品有王炎铨的《夜游赤壁》、王雷霆的《寒江垂钓》等。
新时期以来,从大中专美术院校毕业出来的年纪一代,在薄意创意上也颇有建树。如青年雕刻家林文举,既有家学渊源,又有扎实的国画基础,同时又私淑于林清卿,潜心研究,得其真谛,尤擅鸟竹薄意,曾出版《林文举薄意艺术》。女雕刻家刘爱珠毕业于艺校,又师从王雷霆,也得林清卿薄意真传,其薄意人物造像也为世人所重。
“东门派”在薄意雕术上也人才辈出,颇有建树,如林友清、林友琛、林寿甚、郭懋介等人,其薄意作品别具风格。特别是“东门清”林友清及其子林寿甚,其薄意作品风格与“西门派”迥然不同。他们的作品用刀尖利,画面层叠,意境深邃。当今寿山石薄意大师郭懋介的薄意作品不拘一格,自成一体,生活气息浓厚,艺术境界高远,文化内涵深厚,幅幅如诗如画,多是炉火纯青之作。
寿山石薄意艺术能从民间工艺中脱颖而出,把中国画的画理融于石头之中,使人间万象浓缩于方寸之间,成为一种富有人文气息的独特艺术,靠的就是艺术家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经过以林清卿为代表的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实践,才使薄意作品成为一幅幅画和一首首诗,其艺术形式、风格特点以及欣赏价值,己在寿山石雕艺术中自成体系,堪称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正因为这样,当代薄意大师郭懋介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薄意者,吾称其为‘刀画’,即在石上以刀代笔作画也,但它比作画更难,因为石料形状不一,有裂痕、有瑕疵、有皮层,必须具有扬石之长,避石之短,化弊为得之功底,非一张作画的白纸可同日而语。特别是远近呼应,虚实沉浮,意到力不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易也。”
由于薄意浅刻如画,耗材甚微,所以特别适合于雕琢像田黄石、芙蓉石之类珍品原石。田黄石素有“易金三倍”之说,其价值锱铢相计,因此雕甫琢时连石屑也不忍有所损失。
薄意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国画,取材广泛,讲求意境。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瓜果等。
总而言之
通灵之石加上高超的技艺,薄意作品才能真正达到“心开一境技不薄,清新隽永意无穷”的境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