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薄鳧林牧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薄鳧林牧場

圖片來自今天頭條

薄鳧林牧場位於香港薄扶林道141號A, 由薄扶林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活化而成,是發展局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的保育項目,並以薄扶林的舊稱「薄鳧林」命名(「鳧」粵音讀「扶」), 是當時牧場經理的居所,早於1887年落成,擁有過百年歷史,2009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歷史背景

1887年,蘇格蘭外科醫生孟生為向本地外籍人士供應安全新鮮的牛奶,特別從英國購入乳牛,並選址在薄扶林興建牛奶公司牧場。後來牧場不斷擴大,全盛時期不但飼養多逾三千頭乳牛,牧場面積更達三百畝,範圍橫跨現時的華富邨貝沙灣置富花園及沙宣道一帶,當時四周建有牛房、草蘆之餘,更散落多幢員工宿舍,只是牧場到了1985年停運後,許多舊建築均被清拆或遭到荒廢,僅餘少量得以保存,而現在的薄鳧林牧場正是其一。[1]

活化薄扶林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

發展局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項目之一薄鳧林牧場2023年3月起開幕,項目期望透過展覽、工作坊、導賞團等,展現牧場牛奶公司的歷史與薄扶林村的發展, 薄鳧林牧場現時與薄扶林村居民合作,由村民帶領的導賞團。

牧場特意沿用古名薄鳧林(「鳧」讀音亦作「扶」),而事實上,2022年4月才開幕試業的薄鳧林牧場,正是現今唯一尚存的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這裏由寓所、傭工宿舍及車庫組成,其中建於十九世紀末、作為經理寓所的主樓寶馬(Braemar),便是根據1919年宿舍的外貌記錄進行復修。

薄鳧林牧場入口處有一座以厚實麻石建成的小屋,建於1887年汽車仍未普及的時代,卻在歷史文件上被稱作車庫。天花採用雙筒雙瓦的西式傳統建築手法,有底瓦及面瓦兩層,中間還有少見的木架支撑結構。門口一條長長的鐵鎖,都有百年歷史痕迹。

主樓只有一廳兩房,面積雖小,但卻有很多有趣的細節。底層為花崗岩石組成基座,是殖民建築常見結構,4面石牆上開了3個圓形窗戶,形成通風走廊,將濕度及熱氣排走。[2]

大樓有兩條樓梯,一條供主人使用,另一條較窄的則是傭人行走。主樓梯進入室內大廳,有一座前後相連的鑄鐵壁爐、煙囱,細緻的窗口裝飾等,都是保留下來的原有建築特色。

主人睡房,帶有歐陸式的風格,向外突出的飄窗,景色格外開揚廣闊,更可眺望西高山。原裝的紅色水磨石窗台,還有傳統的窗門百頁,都忠實重現眼前。另一間房則有電視展出薄扶林村的攝影作品,還有一個社區回憶檔案,圖書索引櫃之中集合了各人意見及感受,共同累積經驗和想法。

睡房更有通道連接陽台,曾入住的卓氏兄弟,因為家人眾多,因此將這陽台密封闢作房間。復修時特意將圍板拆除,重現外廊的本來寬大的露台及拱柱原貌。為了方便傷健人士,考慮到不破壞文物,陽台旁邊建成一條全新坡道代替升降機,在此更可眺望東博寮海峽的黃昏美景。

来自 Good Lift 的图片

最吸引的還是珍貴的展品收藏,不論牛奶樽、雪糕盒及宣傳單張等舊物,或是展現牧場風貌的多幀黑白老照片,均訴說着牛奶公司逾百年的歷史故事。薄鳧林牧場督導委員會成員冼昭行表示,是次復修計劃期望展現香港歷史中人與土地的關係。[3]

遊畢薄鳧林牧場, 參加由牧場安排的付費導賞團, 由居民擔當的導賞員走訪薄扶林村, 同時又邀來村內婦女組成村姑工房,介紹各種傳統手藝,由紥染縫紉、獅頭紥作,以至製作客家擂茶及炸糖環等地方食品,都令人對昔日薄扶林村有更深入的了解 。 越過鄉公所等建築後,直向山坡上的草蘆進發。原來當時牛奶公司在山頭四周興建了牛棚、糞池等多項設施,其中由石磚砌成的圓柱形草蘆,便專供放置牧牛糧草之用,這些設施現已荒廢, 隱沒叢林中。 [4]

市民參觀薄鳧林牧場後,亦可參觀薄扶林村周邊的歷史建築如大學堂, 伯大尼修院, 修院旁邊由牧場牛棚改建而成的惠康劇場薄扶林水塘等。

交通

交通:可於港鐵堅尼地城站轉乘23或23M小巴至薄扶林村;或中環站轉乘30X 巴士於薄扶林村下車。

視頻

化歷史建築─薄鳧林牧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