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鰭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藍鰭鰺

學名 : Caranx melampygus,又稱黑尻鰺、黃臂鰺,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俗名  : 為甘仔魚,甘仔魚、白鯌仔(澎湖)、瓜仔(澎湖) 。

地理分布 : 西起非洲東岸的南部,東至馬費士群島,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洲等海域。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包括東非、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馬爾地夫、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灣、安達曼海、日本、台灣、中國沿海、菲律賓、緬甸、印尼、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紐幾內亞、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里尼西亞、夏威夷群島、鳳凰群島、索羅門群島、斐濟群島、萬那杜、東加、薩摩亞群島、加拉巴哥群島、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厄瓜多、巴拿馬等海域,深度1至190公尺。

臺灣分布 : 南部、東部及北部海域可見其蹤跡。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鰺形目 Carangiformes

科: 鰺科 Carangidae

屬: 鰺屬 Caranx

種: 藍鰭鰺 C. melampygus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背部輪廓僅略比腹部輪廓彎曲。頭背部適度彎曲。吻稍尖。上下頜約略等長,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前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前部僅一小部份,後部在大型成魚時可達眼後緣。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5-28。體被小形圓鱗,胸部完全具鱗。側線前部中度彎曲,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5-6軟條之下方,直走部幾全為稜鱗。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呈彎月形,不延長為絲狀。 幼魚時。[1]

體色銀灰,除胸鰭為淡黃色外,各鰭淡色或灰暗色。隨著成長,體背逐漸呈藍灰色,腹部銀日色,頭部及體側上半部也逐漸出現藍黑色小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近沿海礁石底質水域,幼魚時偶而可發現於沿岸砂泥底質水域,稚魚時可發現於河口區,甚至河川下游。獨立生活,較少成群游動。

主要捕食各種魚類,偶而會捕食甲殼類。

漁業利用

是商業漁業和垂釣者的重要物種,並在各地進行水產養殖試驗。

其捕撈統計數據報告很少,只有部分西印度洋向糧農組織提供信息。在該地區,捕撈量在過去十年中波動在2至50噸之間。[11]在夏威夷該物種的近岸種群自20世紀初以來一直在下降,商業上岸量從1990年到1991年下降超過300%,並且沒有恢復,因此在夏威夷出售的藍鰭鰺大部分現在都是從其他印度太平洋國家進口。

利用各種捕網和捕撈方法以及商業漁業中的鉤和線捕獲,它通常以新鮮,冷凍或鹽醃的形式出售,老成魚肉硬,適合作生魚片,中型魚紅燒、煮湯均美味,惟具有雪卡魚毒的紀錄。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Lin & Shao(1999) Cuvier, G. etc. 1833 Berry, F.H. 1965 Berry, F. H. 196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Lin, P. L. etc. 1999,[2]

視頻

藍鰭鰺獵食烏尾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