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粉桂花糖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藕粉桂花糖糕 |
中文學名:藕粉桂花糖糕 產 地:杭州(江南) |
藕粉桂花糖糕,藕粉和桂花糖都是浙江杭州地區的著名漢族小吃,所以這是一道江南風味的精美糕點。並在史太君兩宴大觀園時,有一樣很新奇的點心叫「藕粉桂花糕」(四十一回)。
基本內容
所需食材
- 主料
糯米粉:400克 澱粉:40克
藕粉:60克 熱水:260克
涼水:30克
- 輔料
糖:100克 糖桂花:2大勺
做法步驟
1. 把藕粉,糯米粉,澱粉混合。
2. 倒入熱水。
3. 攪拌均勻,加一勺糖桂花。
4. 再適度加入涼水,調成圖中的糊狀。
5. 用一個模子,包上保鮮膜,並刷上油。
6. 粉糊倒入模子中。
7. 八分滿。
8. 開水鍋,蒸上25分鐘。
9. 刷上一大勺糖桂花,再蒸上兩三分鐘。
10. 好啦,放涼後,可以切塊了。
11. 想不想咬一口呢?
相關記載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時,有一樣很新奇的點心叫「藕粉桂花糕」(四十一回)。藕粉和桂花糖都是杭州的著名特產,所以這是一道江南風味的精美糕點。
《本草綱目拾遺》稱:「冬日掘取老藕,搗汁澄粉,干之,以刀削片,潔白如鶴羽,入食品。先以冷水少許調勻,次以滾水沖入,即凝結如膠,色如紅玉可愛,加白糖霜摻食,大能營胃生津。」
《隨息居飲食譜》亦云:「老藕搗浸澄粉,為產後、病後、衰老需勞妙品。」藕粉不便單獨蒸糕,通常要與麵粉或米粉混合使用,並用白糖和糖桂花或蜜餞調味。具體做法可參考菱粉糕、山藥糕以及栗粉糕。
其他小吃
- 大慈閣素麵
大慈閣素麵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河北省保定市大慈閣禪院的齋堂,距今已有八百年歷史。
大慈閣素麵屬於佛素範疇,即寺廟裡的素齋,注重清淡、善巧。
大慈閣素麵有養眼之面、開胃之面、印心之面之美稱。
養眼之面:面相好是大慈閣素麵首個標準,大慈閣素麵強調外觀擺型、顏色搭配。面白、湯棕,配上綠菜、番茄、香菇,增進食慾。
開胃之面:主要在湯料的熬製,俗話說:面在味,味在湯,湯顯功。味道即王道,麵湯要熬,輔以養生的枸杞、大棗、當歸、薑絲等味料,經過文武火數小時的交融煮製,輔料完全釋放湯中,濃醇深厚,形成大慈閣素麵獨具匠心之味!
印心之面:好面自有好滋味,大慈閣素麵之麵粉取自麥心而成,根根勁道爽滑,加之配以大慈閣自產的大慈閣香油、大慈閣麻醬做調味品其回味無窮!
- 滄州「笑口常開」
小棗上開着小小的口子,樣子很可愛,吃起來酸酸的、甜甜的,這就是滄州的招牌菜——笑口常開。
這道菜是用滄州特產金絲小棗和白糖製成的。製作時先去掉棗核,再把和着面的糖塞進洞中蒸熟。剛入口很甜,感覺一如初戀,有發自內心的甜蜜;慢慢咀嚼,則流出一絲酸澀的感覺來,那種感覺如純純的初戀永遠美麗。
廣東人辦喜宴,最後一道甜品必上蓮子百合,意味「百年好合、連生貴子」。從這點上看,廣東人比東北人還要直爽,什麼愛情不愛情的,一結婚就直奔生子的主題了。
拔絲蘋果是東北的一道名菜,這道菜是將油鍋中的糖熬化,然後將切好的蘋果肉放在滾燙的糖漿里一過,撈出來金黃色、熱騰騰的一大盤。吃之前,把蘋果肉放在涼開水中一蘸,糖漿絲遇冷變脆,放到嘴裡,外清脆里嫩。就如已經降溫的熱烈的愛情雖然少了熱戀時的如膠似漆,然而個中味道卻是甜的。
- 新疆的饢
饢是新疆特有的一種食物,形狀如同一張大的北京燒餅。據說,新疆的男人每次出遠門前,家裡的女人都會在前一天晚上和好青稞面,用家裡的大鍋烙上一張和臉盆一般大的饢,用布包上,給男人帶在路上吃。饢雖然吃起來索然無味,但它卻是沙漠裡最好的食物。如同凡人的愛情,平凡而又深情、樸實而又真摯。
用花生油炸過的麻花,第一口吃起來確實不錯,酥脆、滿口溢香,可是太過於油膩,每次最多只能吃半個。麻花幾根條擰在一起,如同愛情那分不清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距離太近,反倒疏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