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誠的回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虔誠的回憶 |
作品名稱 《虔誠的回憶》 作者[法]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副標題 世界迷宮I 原作名 Souvenirs pieux 譯者 王曉峰 出版年 2017-2-1 裝幀 平裝 叢書 世界迷宮三部曲 |
《虔誠的回憶》 ([法]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著作)絕版十年的尤瑟納爾家族回憶錄,探究歷史與永恆的恢弘三聯畫。
作品
1. 作者瑪格麗特·尤瑟納爾的文學成就毋庸置疑。她早年因《哈德良回憶錄》蜚聲國際,後進入法蘭西文學院,成為首位綠袍加身的女性「不朽者」。她是現當代法語文學重要的代表人物,與瑪格麗特·杜拉斯並稱為法國文壇上的兩朵「雛菊」(「瑪格麗特」的法文本義)。尤瑟納爾獨樹一幟的寫作風格還影響了王小波、余華、虹影等一批中國作家。
2. 《世界迷宮》三部曲包括《虔誠的回憶》《北方檔案》《何謂永恆》,作為尤瑟納爾生前最後的作品,結構恢弘,風格成熟,是尤瑟納爾的長篇代表作,堪稱歷史小說和回憶錄寫作的典範之作。
3. 《虔誠的回憶》《北方檔案》《何謂永恆》,講述的視角、焦點依次對應母系家族、父系家族、作家自己,小說的敘述是對個人與世界的關係、歷史軌跡與未來命運的隱喻。
內容簡介
《虔誠的回憶》是瑪格麗特·尤瑟納爾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世界迷宮」的第一部。作者從自己的出生開始講起,以全景式的描寫手法回溯了母親家族的歷史,把焦點放在從未謀面的兩個舅公奧克塔夫和費爾南,以及因產褥熱去世的母親費爾南德身上。
尤瑟納爾使用大量口述材料、信件、照片、貴族家族年鑑和遺留物品來構築母親家族的全貌,儘可能地追根溯源,上溯到最久遠的過去,以冷靜客觀的筆法讓一個個先輩的形象躍然紙上。她不甘於描繪家族裡的各色人物,而是試圖藉此闡明「永恆」這一主題,將世代相襲的家族濃縮為大千世界宏觀時空里的一個象徵,而她立於時空之外,冷眼觀察,抒寫人類的命運,揭示亘古不變的歷史規律。[1]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Marguerite Yourcenar, 1903-1987)
法語小說家、詩人、翻譯家、文學批評家。
法蘭西學院首位女性「不朽者」,現當代法語文學重要的代表人物。
一九〇三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本名瑪格麗特·安托瓦內特·讓娜·瑪麗·吉絲萊娜·克里韋納克·德·克萊伊昂古爾,在法國長大,一九三九年移居美國。
一九五一年發表歷史小說《哈德良回憶錄》,贏得國際聲譽。一九六八年出版的《苦煉》獲費米娜文學獎。
一九七四年至一九八八年陸續出版自傳體小說《世界迷宮》三部曲——《虔誠的回憶》、《北方檔案》、《何謂永恆》。譯有弗吉尼亞·吳爾夫的《海浪》、亨利·詹姆斯《梅西知道什麼》等作品。
一九七〇年當選比利時皇家文學院院士。一九八〇年成為法蘭西學院首位女院士。一九八七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曾獲得法蘭西學院大獎、荷蘭伊拉斯謨獎、摩納哥皮埃爾親王獎等多個文學、文化獎項。
一九八七年在美國緬因州芒特迪瑟特島逝世。
媒體評論
尤瑟納爾女士說,當一個人寫作或計算時,就超越了性別,甚至超越了人類。——王小波
法國作家尤瑟納爾在她的一部關於中國的故事裡,一個名叫林的人在皇帝的大殿上被砍下了頭顱之後,他又站到了畫師王佛逐漸畫出來的船上,在海風裡迎面而來,林在王佛的畫中起死回生是尤瑟納爾的神來之筆,最重要的是尤瑟納爾在林的脖子和腦袋分離後重新組合時增加了一個道具,她這樣寫:「他的脖子上圍着一條奇怪的紅色圍巾。」這仿佛象徵了血跡的令人讚嘆的一筆,使林的復活驚心動魄,也是林的生前和死後復生之間出現了差異,於是敘述就有了現實的依據,也就更加有力和合理。——余華
有一種人年齡大了,創作的激情便會失去,作品也是走老路。還有一種人,年齡越大,內心激情不減,作品一部比一部成熟,比如尤瑟納爾,她不斷挑戰自己作為作家的能力,風格多變。尤瑟納爾說,「有些書,不到40歲,不要妄想去寫它。年歲不足,就不能理解存在,不能理解人與人之間、時代與時代之間自然存在的界限,不能理解無限差別的個體。經過這許多年,我終於能夠把握皇帝與我之間的距離。」——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