蛎岈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蛎岈山,地处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灶港,位于东经121度33分以西,北纬32度10分以南,在海门区东灶港东北方向4海里的黄海中,是一个天然两栖生物岛。[1]
中文名: 蛎岈山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港新区
占地面积: 3.5 km²
著名景点: 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
属 性: 两栖生物岛
别 名: 沉浮山
三大传说
无数专家学者、文人墨客、观光之士曾慕名而至,赞叹蛎岈山为天造之机巧。曾有一位文人学者来此游玩时留下华丽诗篇:
潮平滩隐间,风正一帆悬,
潮涌而势起,兴大业之举;
风正劲,借风扬帆,启动新航;
蛎岈山,千里极目,万物荣欣。
关于蛎岈山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不管是“沉船”说、沉岛”说,还是“陨石”说,都未能解开谜底。正是它扑朔迷离的成因说,更是给蛎岈山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给世人留下无数美丽的神话传说。
传说一
相传千年前,蚝将与蟹将在龙宫同朝为官,黄海龙王有一公主,自幼与蚝将习文弄武,随着年龄的增长,公主更是喜欢蚝将文才武略,并以身相许,与之私订终身。而蟹将也自幼跟随龙王,虽骄横拔扈,但深得龙王欢心,老龙王意欲嫁女给蟹将,眼见婚期已近,公主被迫不得不与蚝将乘八月初三大潮逃婚于此,便在此建将军阁成婚。后蟹将得知此事,几次寻来侵袭将军阁,欲夺回公主。
因蚝将派兵相互攀附,严加防范,以备蟹将报复,日久天长,便在将军阁外形成这一大片的牡蛎礁,因此牡蛎和蟹也结下仇敌,牡蛎见幼蟹食之,成蟹见幼蛎食之,相互戳杀。当年蟹将前来挑战,因一直未能如愿耿耿于怀,一直伺机报复不愿离去。据赶海的老渔民传说,那蟹将现已成精,身居蛎岈山老长堆两侧的深泓中的洞穴内,每年的八月初三它都会现身,浮出海面。
传说二
明代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于1405年冬至1407年10月首次下西洋,率船队百余艘,其宠大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沿海岸航行,行至长江入海口,突遇大风暴,其中一支船队偏航,漂泊于此沉没,后只有六十二艘宝船成功渡洋。
而这些沉船船身被泥沙冲积稳固,适合了牡蛎生长的习性,许多牡蛎便攀附在船身等外,逐年生长,日积月累,并形成了这淤泥质海涂上的奇观,牡蛎质贝礁——蛎岈山。
传说三
还有一种美丽的爱情神话:很早以前,黄海龙宫中有个叫蛎岈的歌女,她歌声清脆,舞姿优美,深得龙王的宠爱。龙王欲纳她为妃,怎奈龙母娘娘作梗,以贵贱不配为由而拒之门外,并瞒着龙王将她偷偷地打入蟾宫中使用,不许她到水晶宫内抛头露面。
蛎岈为人心地善良,温柔和蔼,左右关系都好,虽龙母百般刁难,可龟相鳖仕、虾兵蟹将、鱼精蚌怪对她仍一如既往。不过,蛎岈自己总感到在龙宫这小天地生活枯乏无味。 一天,龙宫大会,众水族兵将全去朝拜,无缘参会的蛎岈更觉寂寞,她就利用这一空隙,悄悄露出海面,守卫的巡海夜叉装作视而不见。于是,她顺利地溜出了海面。 到人间一看,真是另一番天地,山青水秀,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莺歌燕舞,顿觉心旷神怡。尤其看到人世间对对双双夫唱妇随的幸福景象,更觉自己单身只影的“红颜薄命”,在潸然泪下中寄希望于今后能找个如意郎君与其在花前月下、同享那人间欢乐。
在这黄海边住着一个父母双亡,无兄弟姐妹的李娃,他以下海捉泥螺、挖蟛蜞为生,家徒四壁故无家小。那天欲下海,开门却见门前有一陌生的窈窕少女,顿觉一楞。问后方知她自蓬莱到通州寻亲未遇而迷途至此。
眼下银空肚饿人疲乏,实在无法------正说到此时,一班下海的乡邻路过这里看热闹,你一言他一语地叫李娃收她为妻,姑娘是含情脉脉,笑而不语。更有人大胆提出:我们都去下海,捕些鱼虾回来为他俩办菜,今晚就洞房花烛拜堂成亲,姑娘赞同并愿同去下海。这天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多功夫就满载而归,他们怎知这是蛎岈精作的法。 这晚他们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自此,他俩是潮退下海、汐至人归,出门一对,回家一双,未几双添了一对儿女,真是享尽了人间的乐趣与幸福,可是好景不长。 一天,龙母被王母娘娘邀去瑶池,龙王想起了蛎岈。当他知道蛎岈已在人间安了家便大发其怒,立即命虾兵蟹将捉拿。他俩不忍心拆散这对鸳鸯,假意与蛎岈过了几招便退回了宫;鱼精蚌怪二次奉命前去,亦佯败回宫;第三次,龙王亲自披挂上阵,到海边要蛎岈回海,蛎岈与丈夫、儿女和众多乡邻纷纷跪下求情,可是龙王不听,还伸出龙爪一个掌心雷将在场的人打得粉身碎骨,血肉横飞,幸好龙母回宫路过,怕内的龙王丢下蛎岈等人就走。龙母见是蛎岈顿时醋性发作,她袍袖一抖,把蛎岈等到全部葬身海底。 过了好长一阵,蛎岈醒来,见此惨状,心如刀绞,幸好他们虽已粉身碎骨,但心还未死。于是,她把这些血肉与共的家人及众乡亲,紧紧地融合在一起,用最后一点法力把他们救活,以让他们能生生不息地繁衍生长,将来为人们提供一些财富。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的过去,他们就这样在海底父传子、子传孙、子孙相传,日长夜长,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而凝聚成一座小山,人们就称他为“蛎岈山”。
概况
黄海奇景
蛎岈山地处南黄海沿岸,位于海门区东灶港东北约4公里,距今已有1690年历史,因盛产牡蛎而闻名。蛎岈山东西长1.43海里,南北宽0.9海里,占地面积6600亩,处在南黄海潮间带,由牡蛎活体和各种海洋生物构成。海门蛎岈山的神秘之处在于入水为礁出水为山,被当地人称为“沉浮山”,山影犹如碧波丛中托出一盘“海龟听潮”的盆景。千百年来,当地的渔民一直称牡蛎为蛎岈,蛎岈山的“蛎”就是牡蛎的蛎,“岈”字是形容蛎岈山地形的峻峭,因此而得名“蛎岈山”。江苏省海门区位于长江与黄海的交汇之处,正是长江注入大海时所带来的大量泥沙筑成近海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牡蛎滩——蛎岈山,至今它的成因还是一个谜。
蛎岈山又称蛎岈堆,其整体是由许多牡蛎贝壳经若干年生化反应而形成的贝壳礁体,表面又布满着活体牡蛎。它似山非山、似岛非岛,由黄泥灶、泓西堆、大马鞍、扁担头、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30余个牡蛎堆坨积而成,整体呈东西走向,东西长1.43海里,南北宽0.9海里,6600多亩。岛上生物资源特别丰富,别有一番天地,除盛产有“神赐魔食,海中牛奶”之称的牡蛎外,还生长有海葵、海螺、泥螺、梭子蟹、竹节虾以及各种近海鱼类。
蛎岈山似山非山,似岛非岛。它潮落时露出海面为岛,重重贝山赏不尽;潮涨时隐入海水成礁,浩瀚大海连天涌。有楹联颂其曰:“是山非山潮落登山天下奇景扑面来;有岛无岛汐 涨离岛海上壮观踏浪去”。蛎岈山其实就是千万年来牡蛎堆积而成。一代代的渔民在此劈去一半牡蛎取肉,留下一半贝壳,上边又长蛎岈,再劈去一半留下一半,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贝壳不断长高而成山。山顶绿藻茵茵,山 脚贝林迭迭,山间溪水潺潺百川归海。海浪冲击陈旧的贝壳,又变幻成一片片一条条贝壳场、贝壳道。
美食源头
从蛎岈山上取来鲜嫩的蛎岈肉,拌和着面粉放进油锅,煎成透黄发亮的蛎岈饼,是一道营养滋补药膳。岛上还有沙参(海葵),是动物又像植物,加工后雪白粉嫩,煮成奶色汤奇鲜。此外,岛上还可见到一种奇特动物“关公蟹”,其面目好似关公脸谱,有四条大腿,四条退化如 须的小腿,被称为“人面蟹体”,奇妙无比。
中国科学院和海洋研究所专家上蛎岈山实地
考察后称:蛎岈山生物礁体十分罕见,它是在一大片淤泥中出现的牡蛎礁,而生物礁体一般都是长在石头上的,这种淤泥中出现的礁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在相关科技文献中也未见记载。特殊海洋景观,为测定近两万年以来中纬度海洋变化提供了难得的材料,给世人留下很多悬念,为古代海洋地质、气候、生物变化的综合性研究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信息资源宝库。
科普圣地
为了保护蛎岈山资源,2006年国家海洋局在此设立了海洋特别保护区,蛎岈山成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同时为了扩大蛎岈山的知名度,当地政府设立了海洋生态旅游区,蛎岈山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自然的旅游胜地。经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等有关科研单位实地考察论证,认为蛎岈山是中国惟一、世界罕见的海洋奇观,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和旅游开发价值。
据科学家实地观测,大量在淤泥中平原海滩出现牡蛎这种非石的贝礁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十分罕见,整个蛎岈山奇景引人入胜,不睹不快,可谓“是山非山潮落登山天奇景扑面来,有岛无岛汐涨离岛海上壮观踏浪去”。
苏北沿海,启海一带上了年纪的出海渔民,大都听到过关于蛎岈山的种种神话传说: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几次驾临此山,黑暗中登在锋利的蛎岈壳上,为渔船指航拨道,解救大难;观音菩萨身边的麻鱼精,常年在十米多的深潭里不操别事,一心念经拜佛,祷告海上平安;每年古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生日这天,各路神仙,四海龙王都聚集到蛎岈山顶礼膜拜。有趣的是,连东洋大海里的鲸鱼,年年六月十八至二十(按潮水变化)必定赶来烧香磕头。据说从古到今从未间断。
蛎岈山上佛光普照,紫气缭绕。几百条大小鲸鱼成群结队、前呼后拥游向蛎岈山。水面下黑压压的鱼群,列成一字形长队,拍打着浪花,浩浩荡荡向蛎岈山而去。千把斤重的小鲸鱼跳上跳下,轰隆轰隆在前开道,六七吨重的大鲸尾随其后,一起一伏博浪前行。引人注目的是大鲸鱼背上张开的银白色鱼翅,好像渔船上扬起的大蓬帆。头顶上喷出的海水清泉一般腾空向上,在海风里又纷纷落下,足有五、六层 楼房高。此时的大海浪柱百仗,遮天蔽日,其景色蔚为壮观。鲸鱼游蛎岈山之谜,恐怕只有依靠地 质考古和海洋学家来解答了。